揚中幸福村首創「村企共治理事會」鄉村振興路上的「黃金搭檔」

2010年,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經過5個村的3輪合併,成為八橋鎮最大的村。

最大的村,也陷入了最窘迫的困境:地處沿江,基礎設施落後,發展較為緩慢;地廣人多,社會治理、公共事業任務艱鉅;更重要的是,合併的5個村中,有4個村都是貧困村,百萬元的債務,讓村裡舉步維艱。

百廢待興,亟待突圍。八橋鎮幸福村的村幹部們意識到,光是依靠自身的力量,難以帶動村級經濟發展,也難將基層治理和惠民行動延伸到每一個家庭。若要快速有效解決村民對環境治理、公共設施建設、困難群眾幫扶等問題的集中訴求,唯有創新路徑。

一群企業家的出現,讓發展有了轉機

揚中幸福村首創“村企共治理事會”鄉村振興路上的“黃金搭檔”

困難時刻,不得不提一位企業家,陳正香。得知村裡的困境,在外創業打拼的企業家陳正香毅然決定回到家鄉發展,並利用自身的人脈關係,動員其他企業家,帶頭成立了揚中市第一家村級企業聯合會,50多名企業老闆開始了抱團發展。

針對當時幸福村的實際情況,企業聯合會決定,在幫扶的初始階段,主要還是為村裡“輸血”,籌集一部分善款。2013年,企業聯合會共為村裡籌集善款38萬元。

揚中幸福村首創“村企共治理事會”鄉村振興路上的“黃金搭檔”

此後每年,企業聯合會的捐助從不間斷,特別是會長、副會長每年年終都要專門召開一次籌集善款的會議,為村裡送上慈善紅包。

村企合力,讓幸福村的發展逐漸步入正軌。

一種“抱團”的能量,貧困村奮起追趕

“輸血”過後,就是“造血”。

2014年,企業聯合會會長陳正香帶頭出資50萬元,啟動建設4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各會員企業也紛紛出手相助,幫助村盤活了原宏軒微晶玻璃廠老廠區1000多萬的存量資產。資產出租後,每年為村集體增加40多萬元的穩定性收入。

同時,由企業聯合會牽頭運作,成功創辦了佔地40餘畝的揚子鋁中小企業創業園,建有標準化廠房22000平方米,先後引進8家企業入駐,每年新增工業銷售8000多萬元,還吸納200多名村民就業,為農民增加工資性收入500多萬。

到2017年,村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000多萬元上升到3.5億元,村集體收入由19萬增加到120萬元,過去長期拖欠的280多萬幹部工資、工程欠款等已全部還清。

一次全新的嘗試,村企共治再翻新篇

2017年,大走訪活動深入開展,幸福村也開始全面梳理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和難點。

“經過村與村的多次合併,幸福村地廣人多,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也多,光靠村幹部估計要忙得不可開交了。”一次聯合會上,副會長陳啟國提出,作為幸福村的一份子,是不是可以開啟一種村企合作共治的新模式,讓成員單位也參與其中發揮積極作用。

於是,一次次的商討過後,幸福村與企業聯合會一道,成立了村企共治理事會。從此,村裡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小微企業解困、調解村民矛盾、資助困難家庭,大事小事,幾乎都有理事會的身影。

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黨委書記朱志銀說:“村企共治模式是全新的嘗試,成員單位基本都來自企業聯合會,他們一直把體察民情作為己任,也實實在在幫助村民解決了許多問題,調解了多次糾紛,大部分村民都非常信任他們。” □ 孫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