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探索“黨小組+”模式發揮大作用

金山網訊 24日,揚中市八橋鎮永勝村得勝片“黨群之家”,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黨小組長範國強和7名黨員、村民代表熱烈地討論著“最美清潔庭院”評比和為“五保戶”家粉刷外牆等片組事宜。

永勝村村委會主任印金龍介紹,這個“黨群之家”就設在黨員陳留平家中,通過“黨小組+”的模式把陣地建在黨員身邊,運用黨群議事方式可以充分凝聚共識,辦好村裡的大事小情。目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當前基層的重要任務,“黨小組+”陣地正好派上大用場,村裡已建立了上百人的突擊隊伍,其中有鄉賢、老黨員、志願者……他們有的出謀劃策,有的出錢、出力、出人,環境整治相關工作做起來有時比村幹部更方便,可謂事半功倍。

永勝村只是揚中市積極探索“黨小組+人居環境整治”模式的一個縮影。自“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以來,揚中市積極創新工作思路,根據黨員分佈和黨員數量,因地制宜優化黨小組設置。他們將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扎”進田間,讓黨小組在自然埭“生根”,在村民家中“落戶”,通過黨組織引領推動、黨員幹部示範帶動、人民群眾積極行動,形成了人人爭當“責任人”“戰鬥員”,黨群齊心協力抓整治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揚中已建成群眾身邊的農村黨小組658個、黨員群眾家中的黨小組陣地“黨群之家”277個,在84個村(社區)建立起1000多人的管護隊伍。

宣傳發動,把最基層的熱情調動起來。2月27日,揚中市召開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暨“書記項目”推進會,對以“黨小組+”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書記項目”進行專門部署推進。各鎮(街、區)積極貫徹落實,第一時間制訂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各村(社區)採取黨委帶動、支部推動、黨員促動、黨群互動的“黨建+宣傳”的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小組聯繫群眾的優勢。揚中市黨小組紛紛化身“政策宣傳站”,積極採取“板凳工作法”“庭院式”微宣講等方式,點對點宣傳、面對面發動,通過村規民約、散發傳單、談心談話等形式,引導基層群眾自覺加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

示範帶動,把黨組織的活力激發出來。鎮(街、區)領導主動“下沉一級”,實行鄉村幹部網格化包保制度,按照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帶頭走向田間地頭和農戶家裡。各村(社區)黨小組將每月主題黨日活動作為黨員凝心聚力的“主陣地”,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黨員們紛紛帶頭亮身份、亮承諾、亮績效,按照“四清一治一改”要求清理農村生活垃圾,徹底清理道路沿線、公共場所、河道溝渠及其他衛生死角,美化村莊環境。以打造“最美庭院”“最美自然埭”等為切入點,通過一個黨員家庭帶動一個黨小組,一個黨小組輻射一個埭,形成了“學先進、趕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八橋鎮利民村在疫情期間創新開展的“最美庭院每日之星”活動,受到群眾歡迎,還被推廣。

黨群聯動,把全社會的力量挖掘出來。各個黨小組充分發揮貼近群眾、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組織優勢,引導各村民組長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村民廣泛參與、主動作為。油坊鎮會龍村建立志願服務突擊隊,幫助五保家庭打造美麗庭院,確保人居環境整治路上一個不掉隊。揚中市所有村(社區)已陸續成立“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退伍軍人突擊隊”……掀起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熱潮。記者 欒繼業 通訊員 王光國 何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