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上榜國家森林鄉村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上榜。

幸福村位於揚中市八橋鎮,是八橋鎮最大的一個村,它是有由62個村民小組經過多輪合併而成,全村總人口數達到6250人,先後獲得省級綠化示範村,省級水美鄉村,鎮江市生態村等。

幸福村以建設生態宜居村莊為目標,科學規劃、強化措施,因地制宜,全力提升村莊綠化水平,幸福村兩委班子搶抓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機遇,逐步實現了水美鄉村,秀美幸福的精彩蝶變。

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上榜國家森林鄉村

近年來,幸福村積極搶佔鄉村振興戰略前沿,爭當美麗鄉村建設的先鋒,圍繞建設“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目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據鄉村地理位置、自然稟賦、生態環境狀況、產業發展需要等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瞄準鄉村綠化突出短板,一村一策,缺什麼補什麼。每年研究制訂綠化方案,將任務分解落實到組、到戶。成立以村黨委書記為組長,兩委班子為成員的綠化領導小組,以黨員幹部義務植樹為帶動,發動村民自覺利用房前屋後和空隙地進行見縫插綠,喬灌、花、草相結合,庭院、街道、景點相融,全村主次幹道共栽植冬青、黃楊、等近10萬餘株。投資40餘萬元高標準建成了農民樂園及廣場6個,投資近20萬元建設村內桃林,投資200餘萬元打造美麗鄉村,使村民有了休閒、娛樂的聚集地。

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上榜國家森林鄉村

保護優先、留住鄉愁。保護鄉村地形地貌,水系水體,林草植被等自然生態資源,慎砍樹、不填河、少拆房。注重鄉土味道,保護鄉情美景,維護自然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綜合提升鄉村林田河草自然風貌,突出鄉村特色和田園風光。積極推進興達路、先鋒河路、石橋河路等硬質路兩側進行綠化,建成多條人文景觀性“綠色長廊”,同時利用村莊河邊、溝邊、渠邊、塘邊進行綠化,栽植垂柳、黃楊木、垂柳;結合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林,栽植生態果園、景觀花海等。

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充分考慮鄉村發展基礎,尊重村民意願,按照鄉村建設規律,先易後難、先點後面,分佈有序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村兩委班子緊緊圍繞真心實意為民、貼心服務愛民工作思路,紮實推進牆體立面改造、連線生態建設、道路戶戶通、路燈組組亮,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作。建成幸福農家書屋2處,完成戶戶通道路建設1200餘米,整修村內道路960米,砌壘路沿石1200餘米,栽植冬青、黃楊、喬灌等綠化苗木800餘棵,整修河道邊坡基礎600餘米,實施生態護坡2400平方米,安裝浮橋護欄300米,繪製節點彩繪400平方米,安設景觀石60處,江邊種植基地集約化種植桃林86畝,生態花海420畝,逐步形成了林、河、路環環相抱的獨特鄉村風貌。興達路法制文化長廊、鄉村健身廣場、蓮藕養殖基地、生態果園、苗木種植基地依次建成,遙相呼應,各得其所。在幸福村村域範圍內,無不飽含著濃濃的農耕文化氣息。

揚中市八橋鎮幸福村上榜國家森林鄉村

為了加強後期管護,幸福村兩委班子牢固樹立造林綠化“三分栽七分管”的理念,對村內相關專項林木管育經費,明確專人進行管護;對村莊主幹道綠化樹木掛牌管理,嚴格落實村民小組和農戶管護責任;在村規民約中制定了生態保護制度,實行河長制,分段分線專人責任制,確保河流水質常清;對農田林網,全部明晰到戶,分片幹部牽頭,誰的地頭誰管理,確保栽一棵、活一棵。建立健全村莊綠化長效管護機制,確保綠化成果長期鞏固,可持續發展,使城鄉生態面貌明顯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高,居民生態文明意識明顯增強。

開展國家森林鄉村建設是示範帶動鄉村綠化美化,幸福村積極推進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措施,充分認識建設國家森林鄉村對於加快鄉村綠化美化,促進提升村容村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深入推進森林鄉村建設和鄉村綠化美化,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出積極貢獻。經過多年持續努力幸福村現在已經在綠化創森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今的幸福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村莊美麗宜人。

繆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