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小儿百病「积食」为先”,怎样分辨宝宝积食?

yuzuki


积食是中医病症中的一种,常见于幼儿,是由于进食过多,脾胃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食物消化吸收掉,瘀滞在消化道而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病症,严重者可能伴有全身症状。


宝贝积食的表现主要以肠道症状为主,如食欲减退,对食物不感兴趣,有口臭,胃院胀满,摸之如鼓,大便腥臭,大便带有明显的腐败的气味,大便次数增多,舌苔厚腻,嘴唇发红,晚上睡觉不踏实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严重者可以会伴有发烧,咳嗽等其他症状。


宝贝一旦了现积该如何进行调理?

首先要暂停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家长可以先回顾一下积食前的包含,找出引起积食的原因。如果是碳水化合物引起的积食,在饮食上应该安排富含维生素B1 B2、钾、镁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积食,可以安排些小米粥、焦米糊给孩子食用;如果是由于蛋白质、脂肪引发的积食,采则需要安排富含果酸的食物,如山楂水,陈皮水等,以达到解油化积的效果。


在积食中每天要补充充足的温开水来帮助胃里填写多食物更好的向下运行,促进上肠的消化和吸收,喝水量就是基础喝水量的2倍,以温开水为主;另外适当的活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能力,随后每天加强运动,以进一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强体质,避免孩子经常发和积食。


儿童营养师魏维


宝宝积食的症状

宝宝积食现象爸爸妈妈护理宝宝的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以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多因吃东西不自节,或喂养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难以消化食物,造成食物停滞于肠胃,损伤脾胃形成的。宝宝积食对身体影响比较大,同时也伴有十分难受的表现。那具体会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呢?请一起来了解:

1、厌食,饭入口后久含不呑,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

2、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3、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烦躁易哭,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生长不良,面黄瘦弱,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酸臭或溏薄。

宝宝积食常见的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有以上症状就证明宝宝积食了,这时就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宝宝消食。积食不仅让宝宝吃不好,睡不安,长久的积累让宝宝小小的身体也扛不住。

宝宝积食的危害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会被孩子突然的不爱吃饭、腹涨、腹泻、腹痛、晚上哭闹、体质消瘦、感冒、咳嗽弄得焦头烂额又不知道宝宝怎么回事,吃药打针不出根?其实这都是食积在作怪!

宝宝积食问题不可小觑,因为孩子食积、虫积乃百病之源,在治疗婴幼儿童疾病时,应首先排除食积、虫积病因才能事半功倍!积食因宝宝饮食过快过多,暴食暴饮、多食生冷、肥甘食品等所引起,它给宝宝的身体带来的危害并非一两天的事,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消化系统。而其具体危害表现如下:

1 、胃积热攻到肝,舌苔黄厚燥,引起情绪急噪,好动,晚上12点到4点轻者不睡觉,重者哭闹,恶心不想吃饭,只吃生冷零食;

2、胃积热攻到脾,舌苔白厚,引起脾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吸收不好;

3、胃积热攻到肠,舌首黑燥,引起腹涨,形成肠痉孪、痢疾、下垂;

4、胃积热攻到肺引起易感冒,咳嗽、气喘造成过敏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抵抗力差:

5、胃积热攻到心,引起舌尖边红燥、花舌苔、口腔溃疡;

6、食积攻到肾,舌答光滑,头发焦黄,打溜,面口无光泽,体制消瘦,多汗乏离,身体娇小;

中国儿科专家称宝宝积食为百病之源,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家长发现诸如积食现象时必须及时处理病根,才能保证宝宝茁壮成长,同时,建议家长养成定期为宝宝消食积的良好育儿习惯。 相关阅读:小儿积食影响健康,来学习如何消掉“小肚腩”

宝宝积食怎么办?

一、按捏疗法:简单易学的消食推拿

当宝宝积食或消化不良时,妈妈可以给孩子捏捏积。捏积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因为捏的部位为脊椎,也被称为“捏脊”,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包括小孩厌食、腹痛、呕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气急躁、睡不踏实、爱哭闹等。以下是按捏疗法的步骤,妈妈们,赶紧动手学一学吧!

1、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两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二、运动疗法:吃饱就该走一走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过年吃多了,不妨带宝宝户外活动一下,既有利于健康,又能促进亲子感情!小编为您的宝宝推荐:

1、户外活动。坚持让宝宝做户外活动,可以带宝宝到公园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骑骑自行车。在冬天里,选择阳光明媚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2、饭后散步。宝宝吃饱了,要让宝宝活动活动,不要一吃饱就坐着或睡着,最好饭后去散散步,这样有助于宝宝的消化。

三、药物疗法:不同体质用药不同

除了按摩和运动外,有时也可借助药物去治疗宝宝的积食。但不同病情症状适用不同的药物,妈妈们可千万不要随便给宝宝吃药哦!针对不同体质和情况的宝宝,小编建议可以考虑实用以下药物:

1、大便干者:适合肥儿丸、烂积丸等,帮助消积、化滞。

2、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适合健儿清解液、小儿清热宁等,帮助消积、清热。

3、咳嗽者: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4、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

四、饮食调节:管住宝宝的嘴巴

以上的方法都可以缓解宝宝积食。但俗话说得好“治标不如治本”,不想让宝宝承受积食的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管住宝宝的嘴巴!

如何预防宝宝积食

①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②七分饱,益健康

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弄不好会形成食积、腹泻等状况,伤害宝宝的身体。

③三餐定量

给宝宝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④晚上不要吃得太饱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⑤睡醒1小时不进食

早上或中午宝宝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相关阅读:小儿积食的三种改善方法。


七妈咪育儿经


对每个家庭来说,每一个小小的新生命无一例外都是家中至宝,因此每个父母对他们的宝宝都是相当重视的,但是思想上的重视是不够的,还得有行动,即时时刻刻关系宝宝们的身体情况并且懂得分辨宝宝是否出现了问题。积食或许在如今看来是一种小问题,但如果宝宝出现积食情况没有及时处理的话,那会给宝宝带来危害。那么,该如何分辨他们是否积食呢?

要分辨宝宝是否积食,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宝宝是否睡觉不踏实,如果宝宝在睡眠时不断翻身,并且有时候还会伴随咬牙、盗汗等现象,那多半是由于宝宝积食造成;

二、注意宝宝的舌苔是否变厚了,如果出现变厚症状甚至整个舌头都变厚了,那毫无疑问宝宝肯定积食了;

三、如果发现宝宝出现口气重的现象,并且伴随着味道特别大的酸腐味又或者出现饮食不振,突然对喜爱的食物提不起兴趣时,那多半是积食引起的现象;

四、宝宝如果经常性的出现肚子胀、不消化等现象或者排泄次数增多且其排泄物经常发出异样的恶臭,这些情况下宝宝会出现积食,但由于孩子不会表达,所以经常性的被误解为肚子疼或者其他症状;

五、出现积食的宝宝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呕吐、发烧、咳嗽等。

对于宝宝积食的分辨问题,以上就是比较详细的解释。在这也提醒各位家长,宝宝的消化系统并不像大人那般坚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他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变化!

三甲医院工作近1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重症的诊疗。


医联媒体


积食是孩子常见问题的根源!

积食就是因为吃的太多、吃的不当,食物停积在脾胃,运化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损失脾胃,而导致小孩突然发烧、咳嗽、流鼻涕、厌食、烦躁等等系列问题孩子积食了,如果早发现,就可以避免孩子后续的发烧、咳嗽等问题。


1.掌握体温

每天小孩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温度,通常是368,或者

37度。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2.看大便

每天观察小孩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如果正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发绿,或者不成形了,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3.看舌苔

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4.看鼻梁

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5.看食欲

正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6.看眼睛

哪两天眼睛没精神,象睁不开一样,

有一小部分是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

7.看睫毛

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哪两天睫毛几根几根的粘在一起了,是要食积了。

8.看睡眠

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一会一醒,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9.呕吐症状

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肃降,现在不降反升。

10.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11.口气

孩子这两天忽然口气很重,那也是食积了。

12.腹涨

肚子没吃什么东西,肚子也很涨,那也是食积了。

13.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用户60120511249


积食是指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关注中依谷,让健康与你和家人同行】

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

【关注中依谷,让健康与你和家人同行】

从食欲看:

  • 中医讲“伤食者,必恶食:内有所积,外必有所恶”,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了。此时往往处于积滞的初期。有的孩子会没有胃口,一点东西都不想吃。医圣张仲景把这种方法称为“损谷”,他说这类病人“损谷自愈",损谷就是少吃东西的意思,可惜现在的家长能做到的太少了,生怕自己孩子饿着了。

  • 孩子食欲超强,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中医讲“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经常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导致积滞的时间长了化热,不仅有食积而且多伴有胃热,所以就“善饥”饿得特别快,但孩子本来就“脾常不足”,就是说脾脏的运化功能本来就弱,再加上积滞在脾胃,脾脏又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最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吃越积,越积越吃,直到积热达到一定程度,往往比较容易上呼吸道感染,而家长往往也认为是孩子抵抗力低,乱用补药希望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 孩子看似食欲很旺盛,经常吵着饿可是吃一点就饱了而且胃胀不消化。——“脾胃阴虚则饥而不欲饮食”,也就是说如果病人的得了脾胃阴虚病,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想吃东西的情况,可由于孩子本来对饥饱在大脑中就没有什么概念,饿了或者有好吃的就要吃,就会出现吃了不消化的情况。

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积食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比较长,用药不当,伤了脾胃的阴液, 造成旧积未除,反而伤了正气。而此时家长医生往往也以为孩子的积食已经好转,从 没食欲到食欲超强,这不是好转吗?

  • 看舌苔

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的很厚(尤其是舌头的中间和后边)——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有的孩子只在舌头中间出现一个硬币样的黄苔而周围没有舌苔,这种情况虽然也有积食但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通常还伴有脾胃阴伤。


从孩子嘴里的气味来看

  • 积食的孩子通常口腔会有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敏感的家长也许会发现。

看睡姿

  • 积食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往往喜欢趴着睡,而且多有夜里睡觉不踏实的情况出现。


看手掌心温度

  • 积食的孩子,往往容易手心发热,甚至出汗,而手背不热,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这种孩子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通常还伴有胃热。

看眼袋

  • 平时喜欢吃肉食的孩子,食肉过量导致肉积日久,往往下眼袋大,而且有暗红色。此类小孩往往积滞日久已经伤了脾胃阴液了,此时治疗应该在消食的同时兼养脾胃正气。

当然了,孩子积食通常还伴有其他临床症状,比如腹胀,嗳(ǎi)气,严重的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还有的孩子会出现便秘,或者大便味道特别臭,甚至有酸腐味,这些情况家长都应该注意。

中医教大家防治“小儿积食”【关注中依谷,让健康与你和家人同行】

中国有一句古话:“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别看好的东西吃起来痛快,但可能吃完后就会得病。

所以人类应该保持一种节食状态,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观念教给孩子。

  • 内外兼治,调理好孩子的积食

孩子刚刚出现积食,可以自己用以下方子来调理:

(1)饮食调理

1. 焦米汤:大米炒焦黄后煮稀饭,水多些,米煮熟,主要喝汤。一天3次,一次30-60毫

升。

炒大米方法:大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黄色,闻到焦米香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

焦米汤主要针对积食腹泻情况,焦米有燥性,如果积食便秘或大便干则不合适。

2. 炒鸡内金粉煮水或熬粥时加。鸡内金就是鸡胗内壁凉干,炒焦黄后弄成粉即可用。

3. 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熬水给孩子喝。(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焦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促进孩子脾胃功能比较好。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消失。)

(2)小儿推拿调理

建议找专业中医师根据小儿情况辨证选择配穴进行系统调理。

(3)多让孩子接触草地、泥土,接触大自然

就像小时候拿着树叶,泥巴玩过家家一样。

经常接触泥土,泥土可能就会给我们传达一些信息,比如身体会接触到一些微生物,然后就会形成一种识别屏障和防御系统,而这正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是有好处的。

而西医的脾就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也包括在中医的脾的概念里,脾属土,所以接触泥土对中医的脾也是有好处的。孩子天天待在城里是不行的,要带他去郊区,到农场上去玩土,玩沙子,去接触大地一定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这对孩子健康很重。

注意: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吃山楂,以为可以调理孩子的胃口之类。其实,山楂是不能随便吃的。

特别是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有“脾常不足”之说,也就是说小孩的的脾胃本来就比成年人的虚弱,此其一也。其二,众说周知山楂味道是酸的,而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讲“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也就是说过于吃酸的东西,人的脾胃之气就会慢慢被消耗甚至绝亡,所以不建议小孩子常吃山楂的原因所在。


中依谷


很多老人都担心孩子吃的少,身体不健康,于是总是给宝宝吃各种食物,觉得胖胖的才好,但是这样很容易让宝宝积食的,今天就教大家来怎么区分积食。

小婴儿积食的表现有哪些呢:

  1. 面部:舌苔变厚,舌红,口唇红,口腔异味,面红

    一般来说,积食的宝宝脸都会有点红,口唇变红,最重要的就是舌苔变厚,并且宝宝口腔异味比较大,有些积食的宝宝会出现口腔溃疡。

正常婴儿的舌头是淡红色的,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如下图:

但是如果小宝宝积食了,舌苔就会反应出来问题。如下图:

轻度积食表现

上图中舌头中间部位产生舌苔,而且舌苔变厚,不均匀这样多半就是有些积食了。重度积食表现如下图:

重度积食表现

上图中舌苔变厚变黄,这就是重度积食了,而且是重度积食化热的表现,这样的舌头要么就是已经生病了,要么就是正在要生病的表现。

2.手足:手足心热,指纹青紫

一般积食的宝宝,手脚心都会发热,这个可以理解,指纹青紫可能很多妈妈比较迷茫了。三岁以下小宝宝判断积食的方法可以用指纹青紫来判断,那么这个指纹指的是哪里呢,正常的位置是在虎口到手指这个位置如下图:

正常这条是红色的,很细的一条线,如果积食了,那么就会变青,如果积食化热了,那么这条线就会变紫。

3.腹部:腹胀,腹痛

一般积食的宝宝,肚子是鼓鼓的,如果家长不确定小宝宝的肚子鼓不鼓,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用你的一只手放在孩子得肚子上,另一只手敲刚放的那只手的手指上,然后听声音,如果积食的宝宝,您能听见气体在肚子里的声音。如下图:

4.大便:干,稀,气味大,排气多

有的宝宝积食后会表现的是便秘,排便干,好几天不排便,排便困难。也有的宝宝会拉肚子。但是无论是大便干还是大便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便气味大,有一种伤食的味道。而且积食的宝宝排气多,排气的味道也比较大。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积食信号灯。

5.生活作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精神烦躁,哭闹

积食后的宝宝,会出现不爱吃饭,睡眠不安,满床翻腾的现象。

还有一个特殊的表现,就是宝宝趴着睡觉。有些小宝宝还表现为半夜起来哭闹。

有的宝宝表现为夜里磨牙,有的宝宝夜里说梦话。

以上这些表现都可能是积食造成的。

那么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积食后,就会走入一个治疗积食的误区,如下图: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推拿方法。

清大肠穴位

在宝宝的虎口向指尖方向,如下图

家长给宝宝从虎口向指尖方向推,每个手推200下。如下图:


大佐小佑的妈妈


汝州宝妈联盟2月22日与您一起品读好文章

01

什么是积食?

  孩子后天脾胃尚未发育完善的阶段,未充分消化的秽物积聚、堵塞在肠道,称为“积食”。

  肠道上接脾胃,下连肛肠,是个中间枢纽环节,肠道堵塞带来的直接危害是:

  • 在中,秽物充满导致腹胀如鼓;

  • 在上,由于下方枢纽失灵而出现不思饮食;

  • 在下,由于秽物阻碍而出现大便不通。

宝宝积食,普遍有以下几种症状

  ☞ 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 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 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皮色发黄、精神萎靡、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引起孩子发烧,咳嗽等,长期积食会诱发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02

积食的危害

  积食常发生在婴幼儿,因为孩子还小并不知道饥饱,家长监管上有所放松,导致孩子在饮食上没有自控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

  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对于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小肚子常常吃得鼓了起来。

  如果积食不及时荡涤,在肠胃系统上就会向纵深发展,导致孩子脾胃发育受到抑制,形成顽固性消化不良---“疳积”。

  很多非洲的孩子瘦骨如柴却肚子很大,就属于这个情况。

03

消 除 积 食 的 方 法

小 儿 推 拿 篇

  积食是中医的说法,因此用中医的办法来解决是最有效的,而最管用的非推拿莫属。

  温馨提示:小儿推拿的门派比较多,如同武侠小说中的各门派一样,心法不同结果相同。大家要关注的是整套手法而不是单一的一个手法,不要在做一个症状推拿中混用不同门派的手法!

01

清大肠经(3分钟)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02

揉板门(3-5分钟)

  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03

顺运内八卦(3-5分钟)

  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

04

推小横纹(3分钟)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橫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

05

掐揉四横缝(5分钟)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06

下推七节骨(3分钟)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07

分腹阴阳(5分钟)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08

顺摩腹(5分钟)

  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

  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

09

揉足三里(5分钟)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积 食 食 疗 篇

  如果你觉得自己推拿找不准穴位,作用不大,那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有效的食疗方法:

1、胡萝卜酸奶粥

适合人群:1岁以上宝宝

【 食 材 】

胡萝卜1/10个、面粉1小匙、卷心菜10克、酸奶1大匙、肉汤3大匙、黄油若干

【 步 骤 】

1、将玉米掰成粒,胡萝卜、卷心菜切成细丝。

2、用黄油将面粉略炒一下。

3、加入肉汤、蔬菜煮,并轻搅。

4、将炖好的材料冷却后与酸奶拌好。

2、缤纷水果甜汤

适合人群:1岁以上宝宝

【 食 材 】

苹果200克、雪梨200克、香梨200克、猕猴桃200克、冰糖100克、清水3升

【 步 骤 】

1、分别把苹果、雪梨、香梨去核切块,放入汤锅中。

2、猕猴桃去皮,切片。

3、在锅中加足清水煮到沸腾。

4、加入冰糖转文火,煲30分钟就可以了。

3、菜末米汤

适合人群:6个月以上宝宝

【 食 材 】

油菜心适量、米粉少许、高汤适量

【 步 骤 】

1、青菜洗净切碎,米粉用冷水调开至没有结块。

2、锅内加高汤烧开,因为高汤本身有油,所以不用加油了。调好的米粉边搅拌边倒入锅内,汤变得有些粘稠就可以,不用加太多米粉,加多就变成糊,而不是汤了。

3、加了米粉的汤再次煮开,加入青菜末并搅拌开。

4、锅内的汤再次煮开,并煮1分钟左右。

4、菠萝饭

适合人群:3岁以上宝宝

【 食 材 】

菠萝1个、熟米饭1碗、鸡蛋1个、洋葱1/4个、青豆10克、玉米粒10克、胡萝卜1/4个、火腿肠1根、盐1茶匙

【 步 骤 】

1、将菠萝洗净,底部切开,再把菠萝直立,从三分之一处切开,然后用刀在菠萝肉较多的半块切除长方形,挖出菠萝肉,做成菠萝容器,菠萝肉用淡盐水泡20分钟,取出备用。

2、蔬菜洗干净,洋葱切成丁,胡萝卜去皮切成丁,火腿肠切成细片。

3、将鸡蛋磕入碗中,打成蛋液,热油锅,蛋液摊成蛋饼,捞起切成小片状。热油锅,放入洋葱、青豆、玉米、胡萝卜、香肠翻炒几下。

4、然后倒入米饭,炒散。等到米饭炒散之后,倒入菠萝块,翻炒至所有食材熟后,调入盐,再次翻炒均匀。将菠萝米饭装入菠萝容器即可。

5、消食萝卜汤

适合人群:1岁以上宝宝

【 食 材 】

白萝卜60克、干桔皮5克、生山楂2个、冰糖5克

【 步 骤 】

1、白萝卜洗净切片。干桔皮切丝。

2、将所有原料放入小锅中,加水600ml。

3、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分钟。将桔皮取出丢弃,连汤一起食用。

4、最后盛上一杯即可。

  总之,孩子积食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可能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这种积食造成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家长如果只是一味的怀疑,而不去努力做出改善的话,那么孩子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长久下去就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容易生病,阻碍身体发育。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积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汝州宝妈联盟



(一)什么是积食?积食的症状有哪些?

认识小儿积食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

积食的危害

呕吐、腹泻、腹胀、便秘、发烧、吃不好睡不好、反复感冒咳嗽。

宝宝积食的症状

1.看舌苔——变厚腻,有口气,就是脾胃出现了问题了。

2.看鼻梁——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也是积食了。

3.看大便——每天观察,如果数量增多,不成形,拉稀,或者便秘,都有可能是积食了,气味比较臭。(如果是积食泻,一定要拉出来才能好)

4.看胃口——宝宝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逢年过节多发)

5.看睡眠——睡眠时身子不停翻动,磨牙,睡不安稳。

6.看表症——呕吐/发烧/反复咳嗽。

(二)积食的6大推拿穴位

1 清脾胃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导积滞,清宿食

2 清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3 掐揉四缝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4 推四横纹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关节横纹处

作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清胀满。

次数:300-500次

5 顺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6 揉天枢穴



位置:肚脐旁两寸处,按揉

作用: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7 捏脊(积)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三)积食的食疗小妙招



积食发烧的小妙招:

可以去药店买吴茱萸粉+醋,调和后,敷到涌泉穴。引热下行。

(四)积食发烧的两大神穴

神穴1:清天河水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正中的一条直线。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向内推。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神穴2:退六腑



位置:手心向上,小臂靠近肚子的一侧直线,从肘横纹向外推到腕横纹。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五)小儿积食的注意事项



1 . 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的,清淡好消化为主;

2 . 睡前揉揉小肚子助消化;

3 . 不要让孩子吃的太快,慢点儿吃咀嚼充分;

4 . 过年过节一定要注意;

5 . 不要总怕孩子营养不足狂喂,重点不是吃多少而是可以消化吸收多少;

6 . 不要依赖益生菌。

(六)积食的核心穴位


涵妮妈妈育儿经


答: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小宝宝确实是种状况频发的“生物”,各种发育都不完善,一旦喂养过度,或者贪吃了一些食物,确实很容易积食。

宝宝积食症状一般如下:

1、 便秘。几天没大便,或者就算勉强便出来一点也很干燥。

2、 食欲不振,没胃口。

3、 精神萎靡。

4、 肚子胀或肚子有点痛。

5、 口臭,呼出的气味有点腐酸味。

6、 舌苔发白。

7、 有时候还会手足发烧。

8、 屁多且臭。

积食如何调理:

1、 饮食清淡易消化,不要吃得太油腻。

2、 不要太多食物同一餐都吃下去。

3、 宝宝胃口不好时或者不想吃了,不要强迫进食。

4、 按摩按摩小肚子。

5、 饭后不要马上给宝宝吃水果。

6、 饭后半小时后适当运动运动,比如带宝宝出去散散步。

7、 晚饭别吃得太晚(如果太晚了就适当少吃一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话不无道理。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处在蓬勃的生长发育期,其体质为稚阳之体,常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即使感受寒邪生病也较成人更容易入里化热。因此要想孩子健康,就不要吃过饱,穿过暖,以免生内热。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家长爱子心切的集中表现就是让孩子吃多吃好,孩子长成“小胖墩”才是健康的体现,可小儿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即消化系统娇嫩,无法消化吸收更多的食物,反而会造成积食,事与愿违。

积食是指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那么,积食有什么表现呢?

积食的表现:1.厌食:表现为胃口不佳,食欲不振,甚至讨厌吃饭,饭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顿饭需要很长的时间。2.免疫力低:表现为长期积食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咳嗽。3.烦躁易哭、精神不好:表现为宝宝吃太多,伤害到脾胃,导致胃肠疾患,古人云“胃不和而卧不安”,可能导致宝宝难以入睡或者睡得不安宁,还有的宝宝会表现出入睡后大汗淋漓。4.嘴唇变红:这已经是孩子积食化热的表现了。这个变化很容易察觉,家长们细心观察就好。5.舌苔厚且白、面黄瘦弱、鼻翼两侧发青。那么,一旦发现宝宝积食,家长朋友应该怎么解决呢?

1. 生活方式调整

户外运动:坚持让孩子做户外活动。天气冷的话,可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饭后散步:吃完饭后,带着宝宝温和地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

2. 饮食疗法

饮食清淡。一旦发现宝宝积食了,这几天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太多难以消化的肉类,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有助于宝宝肠胃蠕动,缓解积食。

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山药米粥。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3. 手法按摩

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家长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如果上述方法不甚奏效,可采取中医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含有枳实、大黄、黄芩、黄连、茯苓、神曲等。具体用药必须在当地中医指导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