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这么热,偏偏还被烫伤!夏季烧烫伤高发,记住“四步急救法”

炎热的夏天,如果再不小心被烫伤,真是叫人苦不堪言,但夏季偏偏就是烧烫伤的高发季节!天府早报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二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获悉,近一个月来,门诊接诊了近700例患者,是冬天的一倍,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占了三成。该科主治医师谭子明提醒家长,照看孩子时一定要留意,将高温、危险物品放置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另外,记住“四步急救法”,最大程度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打翻了开水壶

一岁半男童手背皮肤混合II度烫伤

几天前,一岁半的轩轩在姨妈家玩耍,没想到趁爷爷奶奶不注意,淘气的轩轩独自跑到厨房,好奇地搬弄起烧水壶,烧水壶被轩轩从炉灶上拖下来,由于水壶较重,重心不稳的轩轩就把刚开的水整个倒在了身上,滚烫的开水从孩子的右肩流至整个手臂。“我们当时在给孩子泡奶,哪晓得他出了事,当时我们吓得一时间都不知道咋个办。” 听到轩轩大声哭闹后,家人赶紧冲进厨房,随即把轩轩穿着的背心脱掉,立即赶往就近医院。由于当地医院没有烧伤整形外科,轩轩被家人连夜送往成都市二医院。在驱车赶往医院的途中,轩轩家人听取医生建议,还不停用矿泉水给创面降温。当晚11点过,轩轩及家人到达成都市二医院,医生立即对创面进行了处理。

该院烧伤科主治医师谭子明介绍,孩子手背皮肤混合II度烫伤,至少需要3周以后才能出院。后续是否需要做进一步手术还要视恢复情况而定。

奇葩“偏方”不靠谱

被烫伤后一定要冷静处理

一旦被烫伤了怎么办?不少人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偏方”,例如涂抹牙膏、敷上鸡蛋清等等,这些“偏方”究竟靠谱吗?“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被送来的病人,患处涂着各种东西,有涂清油、蜂蜜、鸡蛋清、芦荟的,还有迷信土方法,用醋、草木灰、蟑螂粉末,甚至还用盐擦拭。这些不正确的处置方法会让伤口创伤更深。”谭子明解释,醋的酸性特质、草木灰的碱性特质会侵蚀伤口导致创面加深,酒精会固化蛋白质,导致伤口不愈合,用摘来的芦荟叶子涂抹创口,很容易导致细菌、虫卵等感染,而“坛子水”、蟑螂粉等成分复杂的偏方更是不可信。

谭子明提醒,一旦孩子被烫伤,家长及监护人一定要冷静正确处理,不要错过黄金急救期,记住“四步急救法”——第一步“脱”,迅速脱离高温的环境、脱去燃烧或是浸有热液的衣物;第二步“冲”,用清洁的冷水持续冲淋,迅速局部散热。自来水即可。第三步“包裹”,利用干净的衣物或毛巾等湿敷包裹保护创面,预防创面污染及再次加深。第四步“后送”,对于较严重烧烫伤者,应立即前往当地烧伤专科医院进行救治。

提醒

注意排查儿童活动区域内的危险源

厨房是禁区,盛有热汤的锅不放地上

烧烫伤最重要的就是“预防”,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落实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对于儿童需尽量注意不放眼,如有危险可能应立即干预,教导儿童学习识别及规避危险。”医生提醒,家长要注意排查儿童活动区域内的可能危险源,包括“将热水瓶、热水杯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小儿触摸不到的位置,盛有热汤的锅、盆等一律不放在地上;就餐上菜儿童需专人看管;厨房是禁区,儿童需止步。”

此外,洗澡、洗脚时,应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温度调节适合后再将孩子带到水盆前,“定期检查炉灶、热水器,为预防电烧伤,家中应该使用保护性电源插座及漏电保护装置。”

天府早报记者 段祯 实习生 赵晓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