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設計所帶來的便利早已滲透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時刻在影響著人們的習慣行為。最簡單的例子莫過於現今發達的移動支付,放到10年前也沒人想到移動支付會這麼快幾乎取代了現金的使用。而今天的我們一旦出門忘帶手機,1秒就能血壓飆高。

6.20號微信訂閱號交互版式的突然變革打得人們措手不及。網絡上存在著很多的聲音,有的認為改版強制性的改變微信公號曾經以人為中心的用戶習慣。有的認為新版本還保留以往的列表入口,使得人們保留原有閱讀習慣的同時,還能滿足用戶篩選適合自己口味公號的新追求。

之所有這樣不同的聲音,皆因大家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對閱讀公號形成了固定的習慣。因此最新的改版,無論是在交互UI(界面設計)或是UX(用戶體驗)方面上的變革,其視覺界面和交互體驗上的變革都有著其背後的“小心機”——即培養用戶形成新的行為習慣

01 UI界面的變革

“版式配色簡潔協調,內容指向性增強”

下面以Iphone7 微信公眾號界面展示為例:

界面分辨率保留原版的同時縮小間距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新版訂閱號界面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訂閱號界面

從上述兩張對比圖分析同學們能看到,新版與舊版界面佈局相比

● 相同之處:iphone7 界面分辨率為750*1334px ;狀態欄+一級導航欄相同。

● 不同之處:

1、新版公眾號間距縮小,以卡片式佈局增大圖片版面,便於快速閱讀。

2、新版弱化了訂閱號信息量繁多的佈局,使得界面產生視覺美感

▌ 配色更加“清爽”,相比舊版做出正確調整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新版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

從配色規範上面,I級最為重要,配色不超過3種,微信配色本來就簡潔,新版為了讓頁面更清爽採用了白色塊/黑色字; II級配色遵從相近色原則,這次改革的新版做出了正確的調整。

字號分配變化使文章內容指向性增強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新版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

從字體選擇方面,在APP中一般使用20-36px的字號分配。而字號的分配對於信息層次結構有著重要指向性。在新版改革中,把II、III級字號放大變成內容指向性訂閱號。弱化了I級字體中的二級標題(訂閱號名字),也就是弱化了流量大V名字,將給予中小型內容運營訂閱號更多機會。

02 UX體驗的變革

“從交互方式到內容運營,加速信息流輸出”

每款App的交互方式與內容的匹配都是密不可分的,一般分為功能性與信息性App。區別在於:功能性在於交互方式的創新,需要新穎的互動方式,比如“吃雞”。而信息性的App需要信息量的快速輸出,順利讓用戶瀏覽,比如微信。

▌ Feed流的交互方式成為APP設計趨勢

微信訂閱號最新改版中展現了Feed流的交互方式。那麼何為Feed流?它指單向下滑的交互方式,用戶選擇點擊進入查看內容。在

視覺觀感上為一個一個卡片的排列,也可以理解為卡片內容流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Feed流&Feed流交界

目前Feed流已經成為大多數App最常見的產品形式之一。從國外的Facebook、Instagram到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知乎,這種交互形式已經應用於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方方面面。

▌取消置頂,更替排名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vs新版

這一修改,訂閱號設星標更像是將微信聯繫人置頂的設置。這種類型的置頂,不會將位置固定,而是隨著信息流的更新不斷在星標群內輪換位置。正如世界盃中的強隊,也會有不同的狀態,不同的排名浮動,沒有永遠的No.1

▌菜單欄取消加速信息瀏覽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vs新版

在新版訂閱號中,點擊進入二級標題後就只有文章內容的純展示,如果要進行菜單欄選擇更多的服務內容則需要發生其他的交互行為。

此舉改版使得公號底部菜單欄不再重要,電商導流的入口消失等,而依賴於舊版微信的商業模式習慣將面臨著新的挑戰。

▌推送條數摺疊弱化廣告性質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vs新版

從對比圖中,同學們可以看到在HART最新的推文中是由4篇文章組成的。新版改革採取了第一條推文圖文預覽,第二條推文題目預覽,其餘推文以輔助文字“餘下X篇”出現。依然是強調了內容的重要性,弱化了廣告性文章

▌弱化提醒時效性,刺激信息更新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vs新版

在這裡微信訂閱號取消了讓人有強迫症的小紅點,改版後的官方其實是在這裡鼓勵信息的快速更新。如果累計了太多推文沒有閱讀,但因為推文的時效性已過,提醒的作用也將隨之弱化。

▌過濾垃圾信息

微信改版改的是“設計”還是“習慣”?

舊版vs新版

除了保留原來舊版的取關方式,用戶在新版中的Feed閱讀文章時,非常容易對垃圾信息進行過濾。沒人願意一打開自己的手機,看到的都是一些刷屏推銷以及不常看的一些低質量推文。

這樣一來就對內容導向性的訂閱號有了質量要求。所以在內容運營方面,引導公號運營者摒除過往假大空的發佈習慣。精選內容以及評測最佳發文時段與間隔才會讓閱讀效果更好

03 新版交互變革的借鑑

“拔高設計內容”

以上就是這次微信改版所帶來的UI與UX的革新介紹。總體來說,簡潔了交互方式,弱化了商業價值,清爽了界面佈局。

同時同學們在做一些新的APP的時候,也一定要時刻記得一款好的APP的設計,需要時刻思考如何將APP裡面的內容信息質量拔高

此次改版也給同學們提供了一些有關APP項目設計方面的參考方向。比如版式配色數量影響著不同的視覺效果,字體大小的變動影響著用戶對於賬號主體的關注度等。

又比如,在APP設計中運用好Feed流(卡片式)的設計形式,多加註重設計內容方向。在交互方式的設計上可以參考微信從上往下式的瀏覽,也可以從左至右或者是從右至左等等。

導師建言

一個好的設計師對於生活來說都是極端敏感的。現在這個時代,生活中處處都是交互行為。各種電子產品的使用模式,傳統非電子產品的使用方式,人與人的溝通以及互動的行為,都是獲取靈感與學習的機會。

抓緊各種機會與人溝通交流,對於從沒思考過的行為和現象直白地提出一些“蠢問題”,不知不覺之中就會累積到想象以上的知識量,並發現各種各樣的靈感與設計機會。長此以往,不僅對於留學申請,也是對於一名職業設計師來說不可或缺的優良素質

雖然當下人們關於改版還在議論著,但慢慢的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將開始趨同於這一改變,從而習慣新版的使用模式。畢竟趨勢習慣很多都是人為創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