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董事長率聚傑微纖沖IPO 七成收入靠迪卡儂毛利漸降或構隱患

2017年,處於這位25歲董事長控制下的多家企業都發出虧損信號。儘管有迪卡儂這般大客戶可依賴,這家擬上市的江蘇小廠產量已漸難滿足法國大咖胃口,毛利率下降或也從某一側面表明其產品競爭力正在流失

25歲董事長率聚傑微纖衝IPO 七成收入靠迪卡儂毛利漸降或構隱患

《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漢林

“慈父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在外留學歸來僅半年的仲鴻天沒有想到事情發生得如此突然,時年23歲的他接到父親病逝的消息後慌忙從江西趕回江蘇,從父親手上接過重任,擔任起公司最高責任人一職。

“後生果然可畏”,僅僅兩年後,這家家族企業已然走在上市的路上。

近日,江蘇聚傑微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聚傑微纖)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欲向創業板發起衝擊。《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公開信息後瞭解到,聚傑微纖主營業務為超細複合纖維面料及製成品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招股書數據顯示,2015—2017年(下總稱為報告期),聚傑微纖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6億元、4.22億元、4.33億元,實現淨利潤6651.96萬元、7703.31萬元、7059.48萬元。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營收增長速度已經放緩,淨利更是在2017年出現下降。

有業內分析人士向《投資時報》指出,目前紡織行業面臨著市場充分飽和的狀態,聚傑微纖出現淨利下滑,說明其產品正逐漸失去競爭力。

針對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投資時報》向該公司董秘辦發送採訪提綱詢問,其董秘黃亞輝回覆稱“之後會進一步完善相關內容的披露”。

25歲董事長衝擊A股

資料顯示,聚傑微纖前身為江蘇聚傑微纖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聚傑有限),成立於2000年5月26日,現公司法定代表人為仲鴻天。2017年4月7日,聚傑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據招股書股權結構圖顯示,本次發行前,聚傑微纖的實際控制人為仲鴻天家族,該家族直接及間接控制公司86.02%股權。其中,仲鴻天共持有公司24.37%股份,陸玉珍(仲鴻天之母)共持有36.55%股份,仲湘聚(仲鴻天之姐)共持有25.1%股份。

作為聚傑微纖董事長的仲鴻天,現年25歲,2016年11月他方進入公司董事會。

資料顯示,仲鴻天2016年畢業於美國東北大學生物專業,取得學士學位。2016年4—10月,其就職於江西聚傑醫藥有限公司,擔任研發專員;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擔任聚傑有限董事。2017年4月至今,仲鴻天擔任聚傑微纖股份公司董事長。2017年前10個月,他在公司領取的薪酬為14.46萬元。

據招股書描述,2016年10月23日,聚傑微纖原實際控制人仲柏儉(仲鴻天之父)因病逝世。按照繼承關係,當年11月,仲鴻天進入聚傑微纖董事會。2017年4月,公司整體股份制變更,仲鴻天被正式選為股份公司董事長。同年5月該公司決議增資擴股,註冊資本由7000萬元增加至7460萬元,並引進自然人股東王明寰以及公司股東上海祥禾湧安、上海金浦投資。

2017年9月,該公司開始接受上市輔導。2018年6月22日,聚傑微纖正式報送招股書。

仲鴻天進入公司不久後,聚傑微纖就開始著手上市,難免讓人感嘆速度之快,而這位新董事長的資歷之淺,也難免讓市場對其經營能力產生疑問。對此,聚傑微纖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選舉仲鴻天擔任新董事長,任命原常務副總經理沈松擔任公司總經理,接替仲柏儉生前所任職務,公司其他董事、高管未發生重大變化,對公司持續經營和持續盈利能力無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投資時報》研究員還發現,仲鴻天實際控制的多家公司的經營情況並不樂觀。2017年度,江西聚傑醫藥有限公司淨利潤虧損119.86萬元,吉安聚傑醫藥有限公司淨利潤虧損5.14萬元,永新縣香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淨利潤虧損24.20萬元,吉安市仲柏生態林業有限公司淨利潤虧損20.88萬元,吉安聚傑種苗有限公司淨利潤虧損18.92萬元。

七成收入來自迪卡儂

不過,相比仲鴻天實際控制的多家江西公司經營情況不甚樂觀而言,聚傑微纖對單一客戶的依賴或許更成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聚傑微纖對單一客戶的依賴極為嚴重,而這位客戶的身份還不一般,它正是從法國恩洛斯走出來的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

目前,迪卡儂在全球正處於高速擴張階段。2018年2月,迪卡儂發佈2017年財報,數據顯示,其2017年零售營業額達到110億歐元,同比增長11%,目前其已在全世界近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共1352家實體商場,僅2017年就在全球範圍內開設185家新店。

從迪卡儂最新宣佈的中國市場業績來看,2017年該公司在中國零售營業額達到105億元人民幣,2017全年新開門店52家。目前,迪卡儂在中國約100個城市擁有共267家實體商場,同時,電商業務已覆蓋全國近400個城市。

招股書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聚傑微纖向迪卡儂的銷售額分別為1.95億元、2.58億元和3.0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6.89%、61.13%和70.85%,銷售佔比逐年上升。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因產能瓶頸,公司向優質客戶優先交貨加劇了第一大客戶佔比。

面對需求不斷高漲的知名大客戶,聚傑微纖自然不敢怠慢,其在招股書中稱,目前公司的競爭劣勢在於業務增長受產能制約,業務訂單數量增加與現有產能不足存在矛盾。

據悉,此次聚傑微纖擬募資3.47億元,分別用於超細纖維面料及製成品改擴建、細纖維無塵超淨製品建設、研發中心建設和國內外營銷服務體系建設4個項目,項目達成後,公司產能預計會有大幅提升。

但《投資時報》研究員同時注意到,招股書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聚傑微纖毛利率分別為35.11%、38.49%、34.01%,其中2017年毛利率達到報告期內最低,且較2016年下降了4.48個百分點。

有業內分析人士就此指出,毛利率下降或表明其產品競爭力正在走下坡路,若未來其產品銷售受限,新增產能存在無法順利消化的可能。

同時,《投資時報》研究員還注意到,聚傑微纖的產品主要用於出口,報告期內,該公司出口銷售收入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61%、76.38%、74.41%,出口地主要為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或地區以及新興市場國家。

業內分析人士對《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目前全球範圍內貿易摩擦方興未艾,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公司業績不確定性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