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在自己的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爲何一言不發?

做為楊虎城將軍的孫子,楊瀚曾在1999年至2000年,兩度赴夏威夷看望百歲老人張學良。帶著祖父的惦念、父親的遺願,楊翰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


張學良在自己的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為何一言不發?

然而,第一次讓他大跌眼鏡的是:面對曾經親密故人的孫子,本應萬分感慨、老淚縱橫張學良只淡淡說了四個字:你好,你好!隨後便不再搭理楊翰。楊翰當時認為是張學良年事已高,思維糊塗的緣故。
張學良在自己的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為何一言不發?

第二次是在張學良百歲壽辰去的,讓楊翰詫異的是:張學良與他第一次見到時,簡直判若兩人,他在講話時吐字清晰,思維敏捷,完全不像百歲老人。這次見面只是見面,張學良似乎有意迴避他,沒跟他說一句話,更別提西安事變的事。
張學良在自己的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為何一言不發?

至於為何兩次見面,張學良一直冷冰冰的對待故人之後,令楊瀚自己也十分不解,後來在楊瀚寫作的文章中,楊瀚曾提到自己斟酌此事良久,終不得其原因,按理說祖父和張學良是莫逆之交,關係十分密切,自己不應該受到張學良這種對待。


張學良在自己的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為何一言不發?

最終楊瀚得出兩個答案,第一:張學良怨恨楊虎城,因為在張學良的回憶錄中,張學良一直說自己後悔發動了西安事變,而正是楊虎城當年慫恿自己,自己被人矇蔽。介於這種原因,張學良心中對楊虎城有怨恨,繼而將這種怨恨加載於其後人身上。
張學良在自己的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為何一言不發?

第二:張學良與楊虎城共同起事,失敗後張學良平安無事,而楊虎城卻被害死,自己苟且活了百歲,愧對故人,哪有顏面見故人之後,這便是第二種原因。
張學良在自己的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為何一言不發?

正是由於西安事變,張學良才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若他不與楊虎城一起發動西安事變,僅就他帶領十幾萬東北軍,不放一槍一炮,拱手把東北讓給日本人來說,他與韓復榘真的沒有多大區別。張學良應該感謝西安事變,使他的人生中留下光輝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