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上午

熊选国副部长一行人

亲临视察

江苏省太仓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有哪些领先亮眼之处?

和小司一起来看

↓↓↓↓

太仓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江苏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刘旸,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以及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俞杏楠、苏州市副市长江海、太仓市委书记沈觅等领导参观太仓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一行参观太仓市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群众咨询法律问题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12348工作人员接听服务热线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人民调解员远程调解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律师远程会见看守所嫌疑人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与太仓市司法局孵化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交谈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一行在大数据处理中心观看工作人员现场汇报

2013年6月,太仓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投入运行,今年4月搬至新址。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各类别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进驻,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的为民服务平台。采用前店后场布局,分为一楼的综合服务大厅、二楼的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三楼的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创客基地和12348指挥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

中心率先建成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备智慧小司机器人、互联网无人律所、自助服务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为群众提供自助法律服务和远程公证、远程调解、远程会见等服务。建成12348指挥中心和大数据处理中心,建立“一朵云、两平台、三入口”的全新服务体系,汇聚分析司法行政大数据,指挥调度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

中心建成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目前有9家社会组织入驻。创客基地聘请专业社会组织负责运行管理,为入驻社会组织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和技能培训,并在项目申报、项目策划等方面提供帮助。目前,太仓市镇两级共有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27个,全市152个村(社区)便民法律服务“阳光屋”在民政部门进行备案。

中心积极推行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把人的生命周期分解为出生求学、成家立业、退休养老三大阶段,推出“幸福人生·法律呵护”、“扬帆起航·法律帮助”、“颐养天年·法律保障”三大类共115项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太仓市城厢镇公共法律服务站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一行参观城厢镇公共法律服务站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人员向熊选国副部长汇报信访代理机制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与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张立新交流

城厢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成立于2012年10月,分为自助服务区、窗口服务区、实体服务区、等候区和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五个区域。设立开放式服务大厅,司法行政各项职能整体进驻,群众在一个大厅就能获得“一站式”法律服务,“一揽子”解决法律问题。配备互联网无人律所、公共法律服务触摸屏、自助服务一体化、智慧小司机器人等智能化服务设备,让群众不用来回奔波就可以享受到便捷服务。

成立镇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发展老娘舅志愿服务分队、“法治伴我行”讲师团、东港法治文化艺术团、光辉志愿者之家等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现全镇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已突破100人。依托3家律所26名律师组成法律服务专家团,建立村居法治联络员队伍。

2017年,公共法律服务顾问在全镇共举办法治讲座126场,提供法律咨询6000多人次,协助修改村规民约400多条,把关经济类合同100余个,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00多起。建立信访代理工作站,由人民调解员代理信访当事人处理信访事项,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诉求,避免信访案件升级激化。

太仓市城厢镇中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一行来到城厢镇中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

城厢镇中区社区位于太仓主城区,区域面积0.49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居民3000余户、7057人,民营个体工商户620多家。

设立法律顾问工作室,挂钩公共法律服务顾问每周1次值班接待,并加入社区法润民生群,为社区群众提供定时+及时的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顾问与社区6名低保户签约家庭公益法律顾问,通过法治项目形式助力贫困家庭脱贫。培育成立阳光法治艺术团和浦阿姨调解工作室两个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

目前,城厢镇中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形成一微、双创、三员、四有、五联动工作格局,有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实效。“一微”即建立法润民生微信群,“双创”即创建法治型党组织、创新社会组织参与,“三员”即社区法治联络员、公共法律服务顾问、人民调解员组成的三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四有”即一个实体服务接待平台、一间法律顾问工作室、一间调解室和一个法治宣传阵地,五联即社区建立了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派出所相互联动的服务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