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選國副部長視察太倉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來看看吧~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上午

熊選國副部長一行人

親臨視察

江蘇省太倉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

有哪些領先亮眼之處?

和小司一起來看

↓↓↓↓

太倉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江蘇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劉暘,江蘇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柳玉祥,以及蘇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俞杏楠、蘇州市副市長江海、太倉市委書記沈覓等領導參觀太倉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大廳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選國副部長一行參觀太倉市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群眾諮詢法律問題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12348工作人員接聽服務熱線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人民調解員遠程調解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律師遠程會見看守所嫌疑人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選國副部長與太倉市司法局孵化的社會組織負責人交談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選國副部長一行在大數據處理中心觀看工作人員現場彙報

2013年6月,太倉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投入運行,今年4月搬至新址。通過整合資源,實現各類別公共法律服務集中進駐,打造綜合性、一站式的為民服務平臺。採用前店後場佈局,分為一樓的綜合服務大廳、二樓的法治宣傳教育中心、三樓的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創客基地和12348指揮中心、大數據處理中心。

中心率先建成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配備智慧小司機器人、互聯網無人律所、自助服務一體機等智能化設備,為群眾提供自助法律服務和遠程公證、遠程調解、遠程會見等服務。建成12348指揮中心和大數據處理中心,建立“一朵雲、兩平臺、三入口”的全新服務體系,匯聚分析司法行政大數據,指揮調度全市公共法律服務資源。

中心建成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目前有9家社會組織入駐。創客基地聘請專業社會組織負責運行管理,為入駐社會組織免費提供辦公場地和技能培訓,並在項目申報、項目策劃等方面提供幫助。目前,太倉市鎮兩級共有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27個,全市152個村(社區)便民法律服務“陽光屋”在民政部門進行備案。

中心積極推行全生命週期公共法律服務,把人的生命週期分解為出生求學、成家立業、退休養老三大階段,推出“幸福人生·法律呵護”、“揚帆起航·法律幫助”、“頤養天年·法律保障”三大類共115項公共法律服務產品。

太倉市城廂鎮公共法律服務站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選國副部長一行參觀城廂鎮公共法律服務站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人員向熊選國副部長彙報信訪代理機制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選國副部長與全國優秀人民調解員張立新交流

城廂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成立於2012年10月,分為自助服務區、窗口服務區、實體服務區、等候區和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五個區域。設立開放式服務大廳,司法行政各項職能整體進駐,群眾在一個大廳就能獲得“一站式”法律服務,“一攬子”解決法律問題。配備互聯網無人律所、公共法律服務觸摸屏、自助服務一體化、智慧小司機器人等智能化服務設備,讓群眾不用來回奔波就可以享受到便捷服務。

成立鎮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培育發展老孃舅志願服務分隊、“法治伴我行”講師團、東港法治文化藝術團、光輝志願者之家等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法律服務,現全鎮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已突破100人。依託3家律所26名律師組成法律服務專家團,建立村居法治聯絡員隊伍。

2017年,公共法律服務顧問在全鎮共舉辦法治講座126場,提供法律諮詢6000多人次,協助修改村規民約400多條,把關經濟類合同100餘個,參與化解矛盾糾紛200多起。建立信訪代理工作站,由人民調解員代理信訪當事人處理信訪事項,引導群眾依法維權、理性訴求,避免信訪案件升級激化。

太倉市城廂鎮中區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

熊选国副部长视察太仓市公共法律平台~快和小司一起来看看吧~

熊選國副部長一行來到城廂鎮中區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室

城廂鎮中區社區位於太倉主城區,區域面積0.49平方公里,轄區內常住居民3000餘戶、7057人,民營個體工商戶620多家。

設立法律顧問工作室,掛鉤公共法律服務顧問每週1次值班接待,並加入社區法潤民生群,為社區群眾提供定時+及時的法律服務。公共法律服務顧問與社區6名低保戶簽約家庭公益法律顧問,通過法治項目形式助力貧困家庭脫貧。培育成立陽光法治藝術團和浦阿姨調解工作室兩個司法行政領域社會組織。

目前,城廂鎮中區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形成一微、雙創、三員、四有、五聯動工作格局,有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實效。“一微”即建立法潤民生微信群,“雙創”即創建法治型黨組織、創新社會組織參與,“三員”即社區法治聯絡員、公共法律服務顧問、人民調解員組成的三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四有”即一個實體服務接待平臺、一間法律顧問工作室、一間調解室和一個法治宣傳陣地,五聯即社區建立了與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鎮司法所、律師事務所、派出所相互聯動的服務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