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敬重他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人們敬重他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人們敬重他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岳飛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岳母刺字,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廣泛流傳,以至於家喻戶曉。人們敬重岳飛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在中國歷史上,岳飛成了人人敬重的“忠臣”的象徵,而秦檜則是“奸臣”的典型形象。

杭州西湖畔的棲霞釁下,有一座雄偉的古建築,葉劍英元帥為它親筆題寫了“心昭天日”的橫匾,前往瞻仰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它就是我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的祠廟和墳墓。800多年來,岳飛“精忠報國”慷慨悲壯的動人故事,一直在我國人民中間廣為流傳。

人們敬重他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岳飛出生於河南湯陰一個貧苦農家。據說他降生時,剛巧一隻大鳥從屋頂上飛過。父親嶽和便給他取名“飛”,字“鵬舉”。岳飛從小刻苦學習,讀過《左傳》和《孫子兵法》,又酷愛武藝,練得一身好本領。當時我國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發動對宋朝的戰爭,金軍的暴行激起了廣大人民的仇恨和反抗。岳飛也懷著滿腔的愛國熱忱,從20歲起參軍入伍,投身於激烈的抗金戰場。岳飛出生入死,在河南、山東、河北各地與金兵拼殺,“每出必捷”,終於搏來個下級武官。自有雄心的岳飛期望發揮更大的才能。他要建功立業,拯救南宋於危亡之中。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鋪天蓋地,直衝杭州(今浙江杭州)。宋高宗及文武大臣落荒而逃,最後坐船逃到海上。南宋朝廷一片混亂,群龍無首。岳飛不知道皇帝在哪裡,朝廷在何方。他“以忠心報國”,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自動帶兵進駐宜興(今江蘇宜興),擴大隊伍,建成了軍紀嚴明、百姓擁護的“岳家軍”,準備抗金。果然金兵深入之後又北撤,岳飛率領岳家軍萬餘攔路追擊金兵,一直追到鎮江(今江蘇鎮江)。韓世忠大戰黃天蕩(今江蘇南京市東北),岳飛挺進建康城(今江蘇南京),在城內外與金兵大小數十戰,殺敵數千,迫使金兀朮放棄建康,潑江北還。岳飛威名大震,被南宋朝廷封升為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今江蘇泰州)。

人們敬重他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紹興四年(1134年)四月,岳飛率領三萬岳家軍,從鄂州(今湖北武昌)渡過長江,直指兵家必爭之地襄陽(今湖北襄樊)。張憲、牛皋、王貴、岳雲連破朗州(今湖北鍾祥)、隨州(令湖北隨州)、鄧州(今河南鄧州)、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陽軍(今河南信陽),信陽為岳飛攻克。達是南宋第一次收復湖北、河南大片失地。31歲的岳飛被升為節度使,岳家軍名揚天下。岳飛回軍鄂州,登摟俯視長江,山河壯麗。岳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他感慨“三十功名塵與土”,更決心“待從頭收拾舊山河”。寫下了氣勢悲壯的《滿江紅》,直到今天,還在激勵著中華兒女保衛祖國,振興中華。

紹興六年(1186年)秋冬,岳飛擴大戰果,先後兩次從襄陽、鄧州出發,北伐中原,岳飛以“武臣不俗命”的英勇氣概,橫掃河南、陝西部分地區後兵還鄂州。岳飛壯志未酬。他要“直搗黃龍府”,打垮金兵,還我河山。他厲兵秣馬,準備著在戰場上更大規模地拼殺。

人們敬重他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金兀朮兵分四路,率領騎兵橫衝直闖,向河南各地狂奔。岳飛率10萬大軍北上迎敵。岳家軍勢如破竹,直逼開封(今河南開封)。金兀朮眼看態勢危急,親率主力到郾城(今河南郾城)與岳家軍決戰。金兀朮眼看不能取勝,便放出了“柺子馬”。岳飛針鋒相對,使用勾連槍破之。岳家軍在郾城和穎昌大敗金兀朮的消息,傳到黃河南北,老百姓歡欣鼓舞,紛紛組織起義,襲擊金兵。七月,岳家軍浩浩蕩蕩,向開封進軍。正在準備攻佔開封之時,一心想對金求和投降的宋高宗和秦檜下十二道金字牌,命令岳飛“班師”南迴。岳飛接到金字牌後,欲哭無聲,悲忿難忍,發出了“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的嘆息、怨恨。經過劇烈而又痛苦地思考,岳飛最終還是服從了這遺恨終身的班師詔,決定撤兵。岳飛退兵時,中原人民攔住軍馬,哭聲盈野。

岳飛回到臨安後,趙構和秦檜為了和金兵求和賣國苟安,誣陷他唆使部下謀反,以“莫須有”也就是“也許有”的罪名把他和他兒子岳雲,部將張憲等一同殺害。年僅39歲的岳飛在臨終前,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意即“老天有眼啊,老天有眼啊!”岳飛被害後,南宋與金人訂立了可恥的“紹興和議”,向金朝稱臣納貢,大片國土淪於金人之手。

人們敬重他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岳飛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而趙構、秦檜集團殺害岳飛和向侵略者投降的卑鄙行為,卻永遠遭到人民的無情詛咒。明朝中葉,常熟人周木參見浙藩時,用鐵鑄造了秦檜夫婦的跪像,投放在岳飛墓前面。相傳,清代有個叫秦澗泉的,來到杭州作官時,看見自己的祖宗秦檜的醜像,覺得面子很不光彩,便偷偷將鐵像沉入西湖。哪知到了第二天,西湖的水突然變得奇臭。杭州人民發現秦檜的跪像不翼而飛,便料定這是鐵像在作怪。他們鬧到秦澗泉那兒,秦澗泉裝作不知道這件事,還假裝地到西湖邊上去察看。不料,秦澗泉一到湖邊,鐵像便浮了上來,湖水也變成了赤色。秦澗泉十分恐懼,只好把鐵像重新搬到岳飛墓前,並懊喪地作了一副對聯:“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像這樣的傳說還很多,例如秦檜死後,有人說他轉世投胎變成了豬,有人說是變成了牛,還有人說是變成了龜。如今,位於浙江杭州西湖旁的岳飛陵園內,岳飛等民族英雄一如既往,受到千萬民眾的敬仰。而跪在地上的秦檜等,則為千夫所指,遺臭萬年。人們敬重岳飛最主要的是敬重他“精忠報國”的精神。在中國歷史上,岳飛成了令人敬重的“忠臣”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