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踢球男女差了100倍,女足月薪3000將成老黃曆

男女足巨大的貧富差距日益突出,目前僅年薪收入一項,男足平均薪酬水平就相當於女足的100倍!這樣的現狀已經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近日,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鏗鏘玫瑰的女足精神帶給我們很多值得驕傲的記憶,但目前由於市場化改革帶來的差異,男足市場化程度高,從收入上遠遠超過女足。中國足協已經注意到這一現象,並將採取措施,推動女足職業化的發展,“很多投資人對女足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表示要把女足俱樂部建起來。”

同樣踢球男女差了100倍,女足月薪3000將成老黃曆

中國男女足球收入差距逐年拉大,近兩年更是呈現出幾何級放大。中超國腳級球員動輒年薪2000萬,而同樣是國腳級的女足運動員,年薪大多在20萬左右;女超聯賽的主力球員的薪資待遇普遍不足4萬元,而中超男足一線隊主力的年薪也都普在300—500萬,無論從頂級運動員還是普通運動員相比,男足收入水平都差不多是女足的100倍。

市場化程度不同,從中超和女超的版權價格差異就可見一斑。2015年,樂視體育購買中超兩年新媒體版權的開銷是27億元人民幣,而購買5年女足超級聯賽的花費是5000萬人民幣。摺合每年平均投入,中超的版權費是女超的135倍!

同樣踢球男女差了100倍,女足月薪3000將成老黃曆

誠然,市場化程度不同帶來一定的收入差距在客觀上存在,但是動輒上百倍的差距很難給女足運動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中國女足的青訓基礎越來越薄弱,在以孫雯為代表的“黃金一代”集體退役之後,中國女足再難有巨星出現。據一份2016年女足薪資調查報告顯示,女足運動員普遍年薪不足4萬,低於中國絕大多數大中城市的基本收入水平。這顯然非常不利於女足運動的普及與提高。

中國足協對女足的定位非常明確,認為不能僅從市場的角度去衡量女足的價值。杜兆才認為應更多從女足精神層面解的意義來理解其價值,“大家回憶過去,女足是我們的驕傲。當年的‘鏗鏘玫瑰’更是中國足球的符號,是一種精神。”

同時,他不否認,由於市場化改革的需要,男足市場化程度逐漸大於女足,以至於女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中處於“相對滯後”的狀態,“現在足協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且計劃採取積極措施,即從戰略的角度進行一些佈局。從足協的角度來講,男、女足各有戰略的側重點。”

對於女足的發展重心,杜兆才也給出了詳實的規劃。在他看來,女足更多地承載著為奧運爭光、重振女足精神、重回世界前列等任務,“足協現在重新做了一些調整,針對女足,我們已經做了戰略層面的思考和規劃,並要採取一些措施和辦法,就是希望能重振女足雄風、讓‘鏗鏘玫瑰’再次綻放。

同樣踢球男女差了100倍,女足月薪3000將成老黃曆

接下來中國足協將通過把女足青訓中心與校園女足進一步結合,用男足反哺女足,打造大學生女足高校聯賽等手段大力發展女足運動。杜兆才透露說:“現在,有很多的俱樂部投資人也對女足市場表示出了濃厚興趣,紛紛表示下一步適當地要把女足俱樂部建起來。”事實上,華夏幸福、天津權健等中超土豪也已經意識到了投資女足帶來的社會效益,他們在職業女足的投入上為女超開了個好頭,接下來,會有更多投資人意識到投資女足的價值,相信隨著更多社會資本的進入,女足職業聯賽一定會呈現出繁榮景象,而女足曾經經歷的那些年薪不足4萬的貧窮年代將一去不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