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左宗棠已陳兵十萬,厲兵秣馬,對伊犁擺出了兵分三路之勢

唐廷樞還要再辯,但見中堂的樣子十分嚴肅,便知趣地打住了話頭。

回到寓所,他趕緊向容閎寫信通報情況——吳子登不斷向中堂、向朝廷寫信告狀,恐於學生不利……

最終被撤

第二天早朝,兩宮太后召集軍機會議。當眾軍機大臣魚貫進入乾清宮東暖閣後,跪安畢,第一便是議伊犁問題。

先由沈桂芬說了去俄國使館交涉經過後,慈安太后首先發話說:

“當初俄國人有話,說只俟北疆光復,他們便交出伊犁。眼下連南疆也光復了,他們怎麼又推三阻四呢?”

不想一邊的慈禧太后卻笑了笑說:“依我看,當初俄國人那麼說,只怕是一句託詞,今天喊收回就收回,沒有這麼容易。”

恭王因成竹在胸,忙說:“太后聖明,依臣看來,新疆之事了猶未了,因為俄國人性情貪鄙,到口之食恐不願吐,如何做到不傷和氣,又使伊犁迴歸,朝廷宜早為之計。”

新疆左宗棠已陳兵十萬,厲兵秣馬,對伊犁擺出了兵分三路之勢

李鴻藻一聽恭王的口氣便反感,在他眼中,眼下新疆左宗棠已陳兵十萬,厲兵秣馬,對伊犁擺出了兵分三路之勢,只等朝廷一聲令下,便可拿下伊犁。以左宗棠的百戰之師,擊踞守伊犁的那點俄國兵,還不是驅猛虎而入羊群?振奮民氣,大張國威,正其時也。所以,他不願恭王把個“不傷和氣”擺在前頭。於是趕緊奏道:

“臣附議。不過,依臣看來,也不必事事把不傷和氣放在前頭。自同治三年俄國人佔我伊犁,我們便開始討還了,多次交涉,俄國人總總有託詞,此番只怕又故伎重演。所以,臣以為,只有敕左宗棠速籌戰守,對伊犁取陳兵四面之勢,只要俄國人不交出伊犁,便一戰而收復之。”

景廉等人一聽,忙一齊附議,慈安一時頗壯其言,也要跟著點頭,只有慈禧太后卻於一邊默不作聲,慈安太后忙問道:

“妹妹,你看呢?”

慈禧太后於是冷笑說:“據我所知,俄國人守伊犁的兵不滿千人,以左宗棠十萬楚軍精銳,擊不滿千人之俄兵,自然是驅猛虎而入羊群,不過中俄邊界有萬里之遙,一旦翻臉,俄國人在新疆打不過你,會從蒙古、或從東北來,不知這兩處可有準備?還有,俄羅斯的海軍也是很厲害的,若鼓浪而東,我東南沿海可有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