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他們被稱爲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38年6月11日

日本軍隊憑藉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大肆向武漢發起進攻

中國軍民以劣勢武器裝備抗擊日本侵略者

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

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粉碎了日本速亡中國的計劃

使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今年,是武漢保衛戰80週年

80年前

武漢在抗日戰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80年後

武漢的復興與國家崛起息息相關

鐵蹄 VS 草鞋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整個抗戰期間,日本軍隊穿著昭五式軍鞋,鞋底有鐵釘,走起路來踢踏作響,是名副其實的“鐵蹄”;中國軍隊則因為軍需不足,主要穿布鞋和草鞋。

2700架 VS 305架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前,中國空軍僅有作戰飛機305架,全部都靠進口,不僅沒有整機生產能力,就連主要零部件都造不出。日本具備完全的飛機自產能力,日本陸軍、海軍航空兵共有2700架作戰飛機,年產各類機型1580架,當國力進行極限動員後,可升至年產一萬到兩萬架。

儘管中國空軍的飛機性能和數量遠不敵日本,但在1938年保衛武漢的空戰中,中蘇空軍聯手連戰皆捷,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日鬥志。

三八式步槍 VS 仿德國七九式步槍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抗戰期中,日本陸軍使用最普遍的是三八式步槍,有效射程達460米,槍上還有500毫米的單刃刺刀。中國軍隊使用的“中正式步槍”,雖然威力大,但有效射擊射程只有200米,而且數量大限,中國軍隊的半數左右士兵配不上這種槍。

雖然敵強我弱

但中國軍隊前赴後繼

不怕犧牲,英勇殺敵

同反法西期盟國一起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

50年代中期,剛剛誕生的新中國百廢待興

但我國仍然作出發展導彈、核彈、人造地球衛星

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

“兩彈一星”不僅為我們建立戰略導彈部隊提供了裝備技術保障

還帶動了中國高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

促進了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

是中國人民挺直腰桿站起來的重要標誌

從此以後

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躍升

各領域成果百花齊放,令世界驚歎……

沒有核彈 VS 導彈、原子彈、氫彈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日本軍備受到限制,不允許發展核武器與導彈。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24KG VS 173KG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70年2月11日,日本第一顆衛星“大隅號”發射升空,質量24KG;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向全球播放“東方紅”,衛星重達173KG,比此前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四個國家發射的衛星質量之和還要大。

未大面積種植 VS 大面積種植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在國際雜交水稻中,袁隆平的“野敗型”、朱英國的“紅蓮型”和日本的“包臺型”三分天下,但只有“野敗型”和“紅蓮型”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種植。

100萬小時 VS 生產規模全球第一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77年,美車貝爾研究所和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幾乎同時研製壽命達100萬小時的半導體激光器;1979年,武漢郵科院技術專家趙梓森研製出中國第一根實用型光纖。目前,中國光谷光纖光纜生產規模全球第一。

世界首臺 VS 超算領域冠軍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76年美國克雷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臺運算速度達每秒2.5億次的超級計算機;中國在1983年就研製出第一臺超級計算機銀河一號。2013年,中國依靠“神威太湖之光”拿下世界超算領域的冠軍,這個紀錄保持了五年。

日本無核潛艇 VS 完全掌握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88年9月,由黃旭華擔任總設計師的導彈核潛艇進行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並取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完全掌握了彈道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技術,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能力的國家。

曾發生事故 VS 一次性成功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2003年10月15日—16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返航,這個飛船標誌著中國成為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雖然起步晚,但是起點高,我國神舟飛船是目前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個頭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飛船。

320km/h VS 350km/h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1964年,日本開通東海道新幹線,運行速度達到210公里/小時;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高鐵開通運營。截至2016年,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經佔到全世界的65%,而武漢鐵四院勘察設計了中國一半的高鐵。

6527米 VS 7020米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2012年,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下潛至7020米深度,創造世界作業型載人深潛的新記錄。此前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中,日本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為6527米。位於武漢的中船重工701負責蛟龍號的水面支持系統研製和母船改造。

一億個單光子 VS 單光子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2016年8月16日,我國發射世界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2017年8月10日,“墨子”號在國際上第一次成功實現“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通信。量子通信需要的是單光子,中國實現了單光子量子糾纏,而日本用了一億個單光子才實現了糾纏。

最先發展 VS 全球最大面板生產基地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民族英雄?看完這組震撼“大片”你就知道了

面板產業最先在日本發展起來,後被韓國超越。近十年來,中國奮起直追,面板產能逐漸提高,中國京東方憑藉佔據全球22.3%的出貨量,成為顯示面板企業的第一位。2018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產基地。擁有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京東方等領頭企業的武漢,將躋身全球顯示器製造第一方陣。

80年來

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取得了很大成就

武漢力量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

曾經

為民族而戰的軍民是祖國的英雄

今天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科研工作者是民族英雄

但中興通訊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軟肋

落後就要捱打

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目前,我國在芯片等高科技領域上要做的還有很多……

資源來源:《收藏抗戰》(許一兵著)、鐵血網、網易軍事、新華社、人民日報、科學網、新浪軍事、百度百科、荊楚網、中研網等。

策劃丨蔡婉婷

製圖丨肖田、張敏聞

協助策劃丨劉靖宇、王鶴

排版丨蔡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