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爲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一戰中,為了解決塹壕戰中近距離的火力問題,機關手槍在這個時代開始出現,當時的衝鋒槍還未成型,士兵們迫切需要一種強有力的近戰火力來快速的清理眼前的敵人,這也是機關手槍的黃金階段,那段時間出現了很多有趣的設計,包括後來大量進入中國戰場的德國“盒子炮”那麼這把“盒子炮”的盒子在哪呢?為什麼偏偏在中國大紅大紫呢?

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為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我們所說的“盒子炮”其實就是的毛瑟C96,產於德國,在歐洲的戰爭中c96並沒有同時代的P08一樣受到歡迎,僅作為P08數量不足時補充使用,由於當時對華武器禁運,很多主流武器我們接觸不到,而在為數不多的幾種武器中,c96被定義為防衛性的武器,而且比較適合當時的戰場環境,由於我國缺少自動武器,而這種自動手槍也就是當時的最好選擇了

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為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之所以叫盒子炮是因為其槍套是由木質的盒子製成的,這個盒子在戰鬥中還可以作為槍托使用,把槍套連接在手槍握把的後方就可以了,在槍托的輔助下自動射擊模式更加穩固,這也是盒子炮這個名字的由來

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為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C96的設計很有趣,採用了前置彈倉的結構,使用的子彈是7.63*25mm毛瑟手槍彈,槍口初速度達到400米每秒以上,可以射擊50米外的目標,在加上槍托後可以射擊100米左右的目標,而它的表尺最遠可以調到1000米,當然沒人用過這個功能

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為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是不是隻有C96有這個接槍托的功能呢?

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為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其實P08也可以,不但P08可以用盒子,早期的P08還有全自動版本的,在衝鋒槍逐漸成型後,自動手槍就慢慢消失了,更多的是半自動手槍,因為通常自動手槍載彈量,操控性都比不上衝鋒槍,說到底也只是過渡的武器,我國後來仿製的C96,也取消了快慢機的結構,全部都是半自動版本

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為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在今天依然有很多的自動手槍,作為單兵防衛武器存在,成功的例子大概就是格洛克18C了

我國二戰大量使用的這把槍為什麼叫做盒子炮?哪裡有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