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年,市场占有率从20%到0.8%,为什么三星在中国凉得这么快?

短短5年,市场占有率从20%到0.8%,为什么三星在中国凉得这么快?

短短5年的时间,市场份额从20%的中国市场第一,到今年一季度的0.8%,在中国市场上的这种溃败,恐怕是三星在全球其他市场上都没有遇到过的。为什么三星偏偏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雪崩式溃败,凉得这么快?【学点经营(SRJYWMZX)】

从功能机时代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到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时的中华酷联,再到智能机时代的华为、OV和小米。

中国的手机市场可谓是风云万变。

近两年,我们一直在讨论华为是如何成功的,小米是如何成功的,OV是如何成功的,华为、小米、OV与苹果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却很少有人提到另一个手机神坛上的品牌——三星。

三星可以说是和苹果一起掀起了智能手机时代的浪潮,在中国市场上也是一路领先。

2012年三星在全球市场击败了诺基亚,夺得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这一位置此前被诺基亚霸占了14年之久;2013年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夺得了超20%的市场份额,这也是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巅峰。

即使是现在,三星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上的位置仍然无法撼动。

根据数据显示,三星电子2018年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据全球市场21.8%的份额,稳居全球第一。

然而,与此同时,与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霸主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下滑却是愈演愈烈,地位每况愈下。

从2017年一季度开始,三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就已经下滑到了3.1%,第二季度下滑到2.7%,第三季度下滑到了2.0%,到年终结算的时候,三星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足1%了。

今年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短短5年,市场占有率从20%到0.8%,为什么三星在中国凉得这么快?

从市场调研机构赛诺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来看,第一季度的整个销量只有214万台,1—3月份的单月出货量都不足百万台,排在榜单的第九位,市场份额仅为0.8%。

三星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入谷底,已经沦陷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三流品牌”,在榜单上也只能与那些不知名的品牌一起被归属于“others”那一栏。

短短5年的时间,市场份额从20%的中国市场第一,到今年一季度的0.8%,在中国市场上的这种溃败,恐怕是三星在全球其他市场上都没有遇到过的。

为什么三星偏偏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雪崩式溃败,凉得这么快?

1、手机价格过高,令人望而却步

在中国市场上,三星手机无论是价格还是配置都显得没有国产品牌那么有“诚意”。

三星手机一直以来主打的都是高端旗舰机,因此,在价格上也是很“高端”。就以三星Galaxy S9为例,国行价格5799元起步,如此高昂的价格,大部分的消费者都会权衡再三、多方对比之后在进行购买。

再看看配置。

以OPPO R15和三星的Galaxy S 轻奢版,同样都是用的高通骁龙660芯片,三星产品的价格高出OPPO R15远远一大截。

虽然品牌可以为产品带来一部分溢价,但“高价低配”仍是消费者过不去的一道坎,或者用网友们的一句话来表示:有这个钱,我为什么不去买苹果?

除此之外,三星手机价格跳水太“惊心动魄”。一旦三星手机发布新品,上一代手机机型就会跳水1000—2000元。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由动机所支配,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引发行为、维持行为并指引行为去满足某种需要。

所以,人的消费行为也是由动机去引发、维持和指引去满足某种需要的。

三星的“高端旗舰”的定位也就意味着,对于消费者来说,“高端”就是消费者购买的动机,“面子”就是消费者购买的需求。

很多消费者购买三星高端旗舰级,说到底是为“面子”买单。而三星手机价格的跳水,在价格策略上的摇摆不定,就在降低消费者对三星的心理预期。

短短5年,市场占有率从20%到0.8%,为什么三星在中国凉得这么快?

2、本土化程度不够,不能满足国人需求

三星手机的系统功能和易用性被评价为“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和使用习惯”。

比如三星的中文操作系统,就被用户吐槽为“负优化”;再比如三星的手机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得卡顿,越用越卡,如果其他手机用一年就卡,它只用半年。

国内手机都会针对安卓手机系统的问题,根据国人的使用习惯进行深度定制,让手机系统更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然而,三星受制于全球性布局的原因,并没有对系统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导致系统臃肿。

一位通讯业分析师也认为,三星的本土化做得不好,在应用市场、逻辑功能等方面都采用全球视角,没有像很多国产品牌那样去针对中国消费者进行系统优化,这一点跟摩托罗拉的没落原因十分相似。

要让消费者买单,就得先做好消费者调研分析,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进行优化,来符合消费者的胃口。

3、国产品牌快速崛起,抢夺市场

根据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华为、小米、OPPO、vivo这四大国产品牌都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华为和OV,几乎是直线抬升的涨势。

在这四大国产品牌中,对三星手机冲击最大的当属华为。

如今,三星一直主打的高端商务形象已经被华为所取代,以前消费者买商务机会想到note系列,现在都去买mate了,消费者对三星品牌定位的认知程度正在不断下降。

短短5年,市场占有率从20%到0.8%,为什么三星在中国凉得这么快?

尤其像我们前文说的,在同定位的产品竞争中,三星手机的品质不一定比其他国产品牌强,但价格却比其他品牌高出很多。

再加上国产品牌愿意在中国消费者身上下功夫,愿意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深度定制,更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因此,三星被嫌弃,也就不难理解了。

4、缺乏对中国消费者的尊重

还有一点,相信大家都记忆犹新,就是三星爆炸门事件。

从2016年8月末,三星Galaxy Note7在韩国发生了第一起爆炸事件之后,接连在全球范围内曝出至少三十五起爆炸事件,中国也发生了多起三星手机爆炸。

9月2日,三星宣布开放全球召回,召回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共250万部Note7手机——中国除外。

甚至在中国曝出三星Note7手机爆炸新闻之后,三星在经过调查分析之后给出的回应是“外部加热所导致”,一直到同年10月11日,在国行版Note7爆炸新闻接二连三曝出之后,三星才宣布召回全部国行版本。

三星在对待中国消费者和其他国家消费者上的区别对待和双重标准,让不少消费者粉转黑,这也导致了从此之后,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形象一直不佳。

中高端手机受到苹果和华为的挤压,中低端市场产品性价比又不如其他国产同行品牌,在本土化上又没有下足功夫,做好产品体验,在渠道上也没有深入运营,掌握分销渠道。

三星会在中国凉凉,早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