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背後操盤手、獨角獸獵手、風投神話—劉芹 這個武漢人不簡單

雷軍曾在小米上市前發表的公開信中透露:“最早期的VC以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回報高達 866倍!”一語既出,羨煞旁人。

而這位小米早期VC就是中國最成功的風險投資人之一劉芹

從互聯網時代的迅雷、移動互聯網時代的UC到如今上市的小米,乃至近兩年來炙手可熱的明星公司快手,背後都有劉芹的影子。

他是為數不多的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就影響力和收益而言,小米是我職業生涯中做過的最成功的投資。--劉芹

小米背後操盤手、獨角獸獵手、風投神話—劉芹 這個武漢人不簡單

▲ 劉芹 湖北武漢人

晨興資本董事總經理

  • 專注媒體、娛樂、消費者服務、企業服務、人工智能及互聯網金融領域
  • YY、鳳凰網、小米、UC、迅雷、愛屋吉屋、聚眾傳媒、康盛創想等公司的投資人
  • 被評為福布斯最佳創投人、清科集團中國創業投資家10強、投中年度最佳創業投資人物等

1、不安體制生活,攻讀商學院,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1989 年,劉芹以優異的成績從武漢考到了北京科技大學的工業自動化專業。畢業後,年僅20 歲的他被分配到了武漢的一家鋼鐵廠,致力於讓那裡的工廠實現自動化。

可“鐵飯碗”端久後,劉芹漸漸產生了焦慮感。

焦慮感可能是來自於沒有變化,或者說對自己二十年之後變成什麼樣都一眼能看到底。再加上在北京念過書,同學有考研的,有出國的,都有更大的想法,那個時候還開始流行去深圳,去南方。我就在考慮自己的人生到底應該是什麼樣?

高中時候,劉芹讀過李·艾柯卡自傳,從此這位美國商業英雄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商業種子。經過深思熟慮後,24 歲的劉芹選擇去中歐國際商學院攻讀 MBA,他說在商學院的學習生活給自己打開了另外一片視野。

商學院裡的學習氛圍十分濃厚,互相討論溝通的上課方式,激發鍛鍊了劉芹主動提問和思考的能力。“幫公司做實際顧問服務”的實踐經歷,也為他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當時有個叫ASIMCO投資機構,是九十年代第一批到中國的基金,當時大概是4 億多美金,挺大的。 ”回憶起曾經的項目,劉芹透露當時不少學習小組都選擇跨國公司,唯獨他所在的小組選擇了這個大家不太願意選擇的項目。

“事後看,我覺得多少反映出來一點我們的價值觀:我們喜歡看到、解決一些實際的、有效的問題。”

在對項目進行深度分析後,劉芹與小組成員共同寫了一份非常全面、詳細的報告,也因為這份報告,劉芹獲得了ASIMCO的認可,並收到了對方誠摯邀請的offer。但在經過多方考量後,劉芹選擇去了Morningside(晨興)並從基礎崗位開始做起。

當時ASIMCO 給我offer 的工資比我在晨興高,我選的不是工資最高的,也不知道這個工作能怎麼樣,但是我做了一件自己特別喜歡的事。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東西,給了你無限的可能,我當年從武鋼出來就是想尋找這種變化和可能。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2、獨角獸獵手的晨興風雲投資路

2000年,劉芹加入晨興創投並在8年後聯合創辦了晨興中國TMT基金,在中國的互聯網、無線、媒體、遊戲娛樂、消費服務等領域投資了許多早期項目。

他至少投資了四家估值在 10 億美元以上的初創公司,此外還從幾次投資中成功抽身。這讓他在中國最頂級的“獨角獸獵手”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這位頂級“獨角獸獵手”的投資名單包括小豬短租、社交視頻軟件快手一下科技以及騰訊資助的微醫

等,還有其他估值可能達到 10 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如脈脈、在線金融應用雪球和二手車市場大搜車等。

此外,他投資的中國門戶網站搜狐、在線旅遊巨頭攜程YY均已在納斯達克上市。

晨興資本是中國最早從事早期風險投資的機構之一,目前管理四期美元基金及一期人民幣基金,所管理資金規模約十七億美元,出資人來自國際知名主權基金、家族基金、母基金及大學基金會等。

成功案例包括搜狐,攜程,第九城市,正保遠程教育,迅雷,鳳凰新媒體,UCWeb,YY,小米科技等。

小米背後操盤手、獨角獸獵手、風投神話—劉芹 這個武漢人不簡單

  • 獨角獸獵手的煉成

我1999 年畢業,這時候互聯網開始起來了。我對互聯網有一種本能的熱情。那個時候大家都很心潮澎湃,覺得好像來了一次新的工業革命。

從2001 年到2004 年,劉芹接觸了國際上很多大牌雜誌,通過引進並親自管理,讓他有了創業實踐。在劉芹的領導下,晨興推動福布斯、Vogue 和哈佛商業評論等雜誌在中國出版。他表示,以企業家的身份工作讓他對自己的投資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漸漸的,劉芹產生了外出闖蕩創業的想法。

在得到晨興家族內部的支持後,劉芹同搭檔一起把對中國的互聯網、大消費的投資變成了單獨的業務。“我們依然還是屬於Morningside 集團,還是在這個family 裡面,還是使用這個名字,而且他們是我們最重要的LP。實際上,沒他們的支持,我們根本沒辦法往外走。”談到家族的支持,劉芹十分感謝。

然而,創業並非一番風順的。2007 年,當時已經有7 年資歷的劉芹出去跟人談融資時,仍然被“新人”的標籤和同行的偏見所束縛,往往難以獲得成效。

VC 這個行業,跟創業很像,不到最後一天都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劉芹說自己能熬下來,是因為還有點兒信念在裡面。他認為,投資這個行業非常強調人的能力,只要多看,多思考,一定會有報酬。

小米背後操盤手、獨角獸獵手、風投神話—劉芹 這個武漢人不簡單

  • 時代造英雄

小米上市後,最早參與小米融資的晨興資本持股最多,達到17.1931%,按以上估值計算,晨興資本的投資收益在小米上市後可以達到93億美元。小米上市當天,劉芹也親臨現場見證這一時刻。

劉芹與雷軍是在2003 年,通過朋友相識的,並非因為他們都是湖北人。劉芹認為與雷軍相識,是他投資生涯成長過程中的幸運機遇,他把雷軍視為十分重要的良師益友。

據悉,劉芹投資小米就是被雷軍的“敬畏之心”所打動,兩人還因此通了個漫長的電話,從晚上9點談到第二天早上9點,雷軍換了三塊手機電池,劉芹換了三個手機。不僅如此,劉芹在晨興期間投出的UC、YY、小米均與雷軍直接相關,可以說,與雷軍的相識影響了劉芹投資生涯。

做投資,我的觀點是看大勢。企業家就像歷史事件中的英雄一樣,我認為歷史從來不是英雄創造的,反過來,英雄是波瀾壯闊的歷史創造的,是時代趨勢選擇了一些人成功。

3、不忘初心,用創業者視角和心態做投資

我今天做投資跟我十幾年前做投資,最核心的問題只有一個:你為什麼做?因為你喜歡。

劉芹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投資人,因為他對於所投資公司的投入程度是一般的投資人難以企及的,他可能會幫創業公司解決技術瓶頸、視察工廠甚至幫忙找辦公室,被他投資過的創業者都把他當聯合創始人而不是外部的投資者。

我一直覺得我做這個工作自己蠻喜歡,而且有巨大的社會意義:財富是用來幹什麼的?是用來幫助這個社會,推動這個社會進步的。我覺得VC 這個行業最大的意義是極大地認同了人的價值,把一個人的價值量化,而這個量化會使得你有很多資源做一些改變這個世界的事情。

小米背後操盤手、獨角獸獵手、風投神話—劉芹 這個武漢人不簡單

他一直堅持少投精做,長期持有的投資風格。“對投的方向要做長期思考,想透,建立篩選標準,投一些真的願意花時間的,然後精心做投後管理;同時,要有長期心態,去功利化,不要太在乎短期的收益。”

說到投資是否有什麼技巧,劉芹認為尊重和幫助創業者是投資的原則。 只有尊重創業者,創業者才願意講他很難跟別人表達的東西。同時他自己在投行業的積累,能幫助創業者看清楚現在行業的情況,助其打開一個新思路。

劉芹說做投資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他的生活方式,他在交朋友。“我對每一個創業者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真誠地對待他們。我也不取悅他們,也不看低人家,無論從投資還是其它方面能幫就幫。”

4、劉芹的投資哲學

一個優秀的投資人一定有自己的投資邏輯。

但這只是表層,這些邏輯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換言之,投資邏輯背後的哲學又是什麼?

  • 投三把

創業失敗是正常的,成功本身就是個低概率事件。提高概率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加次數。投資人有很多方法識別這樣稀缺的優秀創業者,一旦他第一次創業失敗,第二次成功的概率是這次的 10 倍;如果第二次還失敗了,第三次成功概率是第二次的 10 倍。每一次失敗都會讓他的能力模型更加強大。

為什麼“投三把“?投資一個項目,公司是從零開始,要做到有一點眉目平均需要6~8年時間。一般而言,公司只要不太差都可以做到從0到1,A輪到B輪,完成2~3年的生命週期。“三把”是給三次機會,一個人的創業黃金期在8年左右,找到一個優秀創業者,連投三把,就是跟他合作十年,從零開始一路規劃,把一個願景變成可行方案,總結失敗,如果三把都不行,就是“燒燒香看看祖墳”,這就是認賬。

總而言之,就是用時間把運氣成本降到最低,將能力權重拉到最高,用次數來過濾運氣。但是得承認要有運氣,所以不行就心安理得地認輸,就是這個原因。

  • 識別有特質的創業者

創業者要具備兩個核心能力,一個叫以身作則的犀利殺手氣質;另一個是你有傳教士能力,能聚一幫牛人。

殺手的氣質就是解決公司業務發展中的短板,就跟打仗一樣,你要拿下這個山頭,就要有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能力。

傳教士是什麼?就是深入思考和能影響到什麼樣優秀的人跟你一起的能力。傳教士傳教一定是你不信我的時候我來傳。所以你身邊聚一群什麼樣的人,基本就能衡量你的理念。雷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米背後操盤手、獨角獸獵手、風投神話—劉芹 這個武漢人不簡單

  • 未來看好的市場方向

中國VC投資大部分是與消費互聯網掛鉤,而在美國,40%~50%與企業、科技、技術相關,這是有原因的。在美國,消費行業已經高度成熟,創業公司很難進入。中國是典型發展型經濟體,所以在美國已經沒有機會的行業在中國都是超大型機會。而現在,中國許多存量還沒有做起來,比如車後服務旅遊醫療還有教育,甚至還有零售行業,對比美國,它們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第二點,全球化正在面臨新的再平衡狀態。在中國,問題是低成本製造業不再具有競爭力。所有企業都面臨著兩個挑戰,要麼從低效裡退出,要麼轉型升級。而升級也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僱更貴的人才做研發,或者用僱更少的人,使用管理工具和IT工具。隨著雲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中國會出現一次新的信息化的過程來解決效率提升的問題。

所以現在我們主要在抓兩個主要邏輯,一個是消費升級,一個是效率提升。還有許多行業的渠道,已經養不起這麼多環節了,價值鏈需要重構,新一代的公司一定是大膽利用技術手段與現在的業務流程做重構。

第三,技術權重在增加。原來是粗放型增加公司毛利,而科技型企業的出現,人工智能、雲計算等,讓中國進入了基礎設施重構的階段,未來的軟件產業會被智能化產業取代。

從大的角度來講,消費升級提升效率科技創新三種驅動力正在改變中國許多行業未來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