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现得很少?】

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率远远落后于邻国如日本、韩国。

虽然日本、韩国的胃癌同样高发,我国胃癌早期发现率不足15%,韩国为55%,日本则高达70%。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胃癌患者治疗的预后效果不佳。

哪些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那么,我国早癌诊治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1、 对早癌的筛查意识淡薄。大部分人对于胃肠镜常规健康检查没有概念,通常都是感觉身体消化道某些部位不舒服才去检查。在我国,13亿人口中内镜检查总数人次不足3000万/年,人均内镜检查次数极少;而在日本,1.2亿人口,内镜检查总数人次1500万/年, 人均内镜检查次数 1/8。

2、“谈镜色变”。这种人对内镜检查存在认知偏差,觉得胃肠镜检查太难受惧怕疼痛,而且自己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做内镜检查,这样往往会错过发现早癌诊断和根治的最佳时机。其实现在随着技术水平提高,胃肠镜都有无痛的,舒适度和耐受性都大大提高。检查怕难受,如同打针怕疼、吃药怕苦。须知,诊病治病岂能是享受!

哪些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3、中国人具有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但用在自己的身体上就不对了。很多人特别是农村人口对疾病认识不足,身体有点问题采用拖好、将就的办法,实在不行就到小诊所配点药吃,真正拖不起来医院检查时已是晚期。

4、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看出蔡桓公有病,直言相告,而蔡桓公坚信自己没病。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蔡桓公是史载最早的讳疾忌医的人。其实蔡桓公只是不相信医生的话而已。现在的讳疾忌医的人,真是不可思议,明明怀疑自己有病,甚至知道自己有病,却不愿被证实,所以不愿做检查。殊不知,你不面对现实,现实就会面对你。

  5、许多人具有丰富的伪科学、伪养生知识,而对真正的医学知识却一窍不通。比如,轻信胃镜检查伤身,甚至认为无痛内镜检查时把麻醉视为“死了一回”,以为对自己的大脑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以后会变呆变傻。

哪些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哪些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由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特别是内镜医生缺口大,要做到像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进行普遍筛查是不现实的。因此,针对高位人群进行就有针对性并符合国情。

一、胃癌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哪些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二、食管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有食管癌家族史,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吸烟、喝酒者。

三、大肠癌高危人群:

1、大肠癌高发地区40岁以上有症状人群;

2、患过大肠癌手术后人群;

3、患过大肠息肉经肠镜下摘除术后的人群;

4、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5、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6、溃疡型结肠炎患者;

7、有血吸虫性直肠肉芽肿的患者。

哪些人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总之,下列人群要注意进行内镜筛查:经常出现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黑便、血便、烧心、纳差等症状;尤其是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贫血、黑便、便血等;喜欢吃高盐、腌制食品的人,吸烟、喝酒者;大便隐血检查阳性者,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者,患有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的人;大便不规律,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如果持续一两年的时间;解粘液脓血便;既往做过胆囊切除史、肥胖、糖尿病患者、长期精神压力大者其肿瘤风险相对比正常人群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