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 「附近的人」加我好友,本以爲是桃花運,結果……

以為走了桃花運,

殊不知,可能已經掉進了陷阱。

如果你遇到過這樣的套路,咋整?

案例

隨著微信等手機社交軟件的廣泛應用,很多人通過搜索“附近的人”進行交友。而一些不法分子,卻以交友為名,正想方設法騙取你的錢財。

案例1

女子發來微信,說了這句話!男子隨後被騙21000元!全國多人中招

一個 “附近的人”加我好友,本以為是桃花運,結果……

警方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高欄警方供圖

“很抱歉,我媽讓我相親,非得讓我加微信,沒辦法就隨便輸了一個號碼,沒想到還通過了,希望沒有打擾到你。”

今年4月底的一個晚上,

這名自稱“張望嬌”的網友,

這讓情竇初開的小黃充滿期待,

在聊天過程中,

“張望嬌”以生病、業績沒完成等之名,

誘導小黃給對方共轉賬了21000元。

直到警方介入後,

他才知道所謂的“戀人”竟是男的。

案例2

小心微信“附近的人”!他被美女約飯一頓吃了幾千元…

一個 “附近的人”加我好友,本以為是桃花運,結果……

資料圖

江蘇小夥于波隻身來到山東龍口,

晚上用微信“附近的人”認識了一女子。

對方主動提出一起吃宵夜,

並指定銀河俱樂部附近的一涮肉店,

原以為走了桃花運,

沒想到迎來的卻是“桃花劫”,

結賬時需付款3000餘元。

沒想到二人分開後,

于波就再也聯繫不到該女子,

法院判例

案例1中,警方在現場發現,該紅酒銷售公司從外觀上看與正規企業並無差別,甚至有著高檔的裝修。但裡面的一些員工則按照教材,做著不法勾當。該公司的嫌疑人在網上的名字都是“張望嬌”。更令人意外的是,一直與受害人小黃“墜入愛河”的,竟然和小黃一樣是個男的。

目前,六名嫌疑人已經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進一步處理中。據介紹,初步查明瞭該系列案件涉及廣東、江蘇、安徽、甘肅等多個省,涉及案件100餘起,涉案金額100餘萬元。

案例2中,辦案人員發現,于波等人最初落入圈套是從其在微信上添加“美女”,並與對方聊天開始。經查明,與被害人聊天的“美女”其實是網絡“鍵盤手”(通過各種途徑與他人加好友並聊天),並非女網友本人,而他們屬於一個分工明確的詐騙團伙。

該犯罪團伙按照功勞大小,給“鍵盤手”“飯託女”提成,其他人員領取工資,利用被害人的獵豔和“醜事不外揚”心理,在一個月時間裡迅速斂財16萬餘元。2016年,龍口市檢察院以詐騙罪對犯罪嫌疑人王嫣然等5人批准逮捕。

方法

生活中隱藏在微信背後,披著“網戀”外衣的詐騙屢見不鮮,那麼這些騙子都是用了什麼手段?小編梳理了一份“秘籍”,希望大家能防患於未然。

1、網絡交友一旦發現被騙,應該怎麼辦?

案例1中,警方提醒,隨著網絡的四通八達,騙子的手段也層出不窮,類似的騙局不僅僅是賣茶葉,還有菸酒、油畫、保健品等。詐騙團伙規模化發展且屢屢得逞,就是抓住了不少男士的心理,面對美女的“殺傷力”,甄別能力降低,虛榮心作怪,拉不下面子拒絕。網絡交友需慎重,微信交易要謹慎!

案例2中,受害人本想通過微信與美女聊天,撞撞“桃花運”,結果“桃花運”沒遇到,卻落入了“飯託女”犯罪團伙的陷阱。法院提醒微信網友,微信開通“附近的人”這一功能,目的在於方便用戶交友等興趣活動,但從法院近些年來辦案掌握的情況看,這個地帶可謂魚龍混雜,有人利用該微信功能正當交友、有人利用這個平臺拉客戶推銷商品、也有不懷好意的人在上面獵取不同需求的“目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侵財或騙色為目的的不法人員也潛入其中,無時不在尋找他們所需的獵物,這值得所有微信用戶關注和防範。

長期從事婚姻糾紛的資深律師何顯剛建議單身男女青年加強防範,一旦受騙可以通過下列救濟途徑追回損失,

1、報警

通過刑事偵查,追究騙子的刑事責任,挽回部分損失;

2、通過民事訴訟維權

狡猾的騙子會鄭重其事地出具借條、合同等,迴避自己的刑事責任,被騙人員只能通過訴訟才能解決;

3、向有關行政機關投訴舉報

比如工商局、民航部門或工信部門等,挽回損失,最起碼可以避免騙子危害更多群眾。

2、如何防範互聯網交友騙局

透過今年以來的網絡交友詐騙案件,小編梳理了騙子的伎倆和特點,希望網友提高警惕,牢記這份防騙“秘籍”,微信交友多留個心眼!

騙術1 包裝自己“有錢還有點忙”

暱稱是“可愛”“呆萌”,頭像是“美麗”“清爽”的美人照,微信朋友圈照片很多,多是及時更新心情和照片的消息,有的甚至還把自己包裝成開花店、女裝店、美甲店等的個體戶老闆,給人一種有一定經濟實力又有點忙的感覺。不法分子在虛擬的網絡中巧妙地包裝自己的身份,“糙漢子”也能搖身一變成美女。

對策:如果碰到陌生的年輕漂亮的女老闆主動在微信上加你,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兒,說不準這就是“網戀騙局”的開始。

騙術2 通過聊天套你的想法

不法分子需要摸清對方的經濟實力,從而確定詐騙對象,因此微信聊天是最好的方法。通常不法分子會比較策略,不會直接問房產、收入等敏感問題,而是會通過聊經濟、聊房地產行情等,自然切入摸索受害者是否有買房子的意圖,從而斷定經濟實力。

對策:如果陌生人主動聊收入、房產等涉及個人經濟實力的話題,不要和盤托出,最好不要在朋友圈曬房曬車曬奢侈品等,避免露富。

騙術3 “戀愛”期間各種藉口只為錢

不法分子與受害人確立戀愛關係後,會發生改變,“她”開始要錢了。“她”會以各種藉口從受害人那裡騙錢,如投資理財、家人生病、償還借款、買口紅買包等。大到買房買地,小到零食路費,直到騙光受害人的全部財產,就會馬上“拉黑”悄然離去。

對策:在網絡上的人際交往要小心謹慎,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對方頻繁提及金錢,更要小心為妙。在未充分了解對方的情況下,切勿與對方發生任何借貸關係。一旦遭遇“網戀”騙局,一定要馬上報警,及時止損。

網絡交友需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