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girl的北京居住实录

纠结girl的北京居住实录

是四年前来到北京的,和无数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一样,满怀着对自由自在大学生活的期望。根本没想过毕业这回事,感觉远得很,时间走得很慢。

但是走的最快的也是时间了,一转眼我竟然就要毕业了,校招找工作的时候没感觉到毕业快来了,写毕设的时候也没有,拍毕业照和同学依依惜别的时候也没有,直到要搬离宿舍的那一天才真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巅峰似乎要过去了?!我可能这辈子也就这四年能在三环内有个每年才收1000多租金的床了_(:з」∠)_

我的北京生活其实是在找好工作准备租房自己住的时候才正式开始的。因为自那以前,我生活在学校里,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一边学习一边玩,生活费家里给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有舍友一起分担。

租房之前没想过要考虑那么多问题,因为我一直以为我会和另一个好朋友一起合租,所以下意识的把这个找房子的人物丢给了她。想着自己只要等着搬过去,然后拿钱就好了。因为好友厨艺不错,甚至于自己生活要做饭之类的都没想过,想着只要会洗碗就OK。但是命运仿佛在逗我们,找工作的时候阴差阳错我俩一个工作在南五环一个在北五环……难道要去二环内租房么_(:з」∠)_

然后我的好朋友就无奈的抛弃了我自己整租一居室去了……而我不得不在6月初的时候才开始自己看房子。

考虑到上班通勤的时间不要太长,一开始想在公司附近找来着,然后就发现北京不仅买房不易,租房也很不易啊,真的是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

父母的意愿:合租人全是女生

通勤的便利:1小时以内,必须这样!

户型的选择:最好有阳台,不然不好晾衣服

室友的脾性:不斤斤计较、能合得来就当朋友,合不来就各过各的互不打扰。

生活费用的均分摊:这个真的很纠结,均分可能不公平,不均分又没办法细算。

合租的安全性:这个也很愁,想看出一个人的好坏实在不容易,想着不然外人来等等的一定要约法三章。

……这么算下来似乎我还是适合住学校宿舍,都是女学生,楼下有宿管,学校有保安,外人进不来宿舍,平时只要均摊水电费。

在看了好多房子都不满足这以上种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不能自己住?然后,我就走上了悲催的自己住的道路。

毕业的时候父母特意赶来帮我搬家,看着自己大学四年积攒下来的零零碎碎一共打了13个大包的时候,分外庆幸自己整租一居室了。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长大了,现在才发现真正长大的时候是要负责自己的所有生活的时候。父母再关心也只能隔空发发消息,碰到晚上突然停电也只能自己摸黑去看电表、找物业,父母能提供给你的支持终于只变成了电话里效果不大的安慰。做一顿饭,要尝四五口才能确定咸淡是不是合适,才能确定这回盐真的没放多,更多时候是发现自己根本没放盐。自己一个人吃饭,没了以前住宿舍时和同学说不完的话,和朋友们的交流也从面对面变成了在微信上。

北京实在是太大了,纵使有地铁,想要出门也是动辄一两个小时。一想到这么久的路,就突然又没有了出门的欲望。这么一想北京似乎真的不适宜居住,但为什么一定要流下来呢?

不是想以前描述北漂那样,拥有特别伟大的梦想,愿意为之吃苦努力。我想留下是为了不讲究,更是为了这个看不到的未来。很多人在北京打拼许久,然后感叹自己根本看不见未来。而我想要的正是这个看不见的未来,本科学的是北邮的经管,回到家里能做什么呢?大概不是进三大运营商就是进银行,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直到把自己学过的东西一一忘掉,到了年纪成家生孩子,然后像众多母亲一样围着孩子转。未来很稳定,但是一眼就看到底了。

在北京虽然居住不易,工作不易,有委屈有困难也没有家人能依靠,但是未来是不确定的,有无限的变化。我可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去尝试、去探索,北京能提供给我最多的机会和平台。看着北京各种严格的落户政策,飙涨的房价,我其实是有点漠然的,大概是因为我从没想过真正留下来,北京只是我青春的试炼场吧……

——来自一个20岁就想养老却又兴致勃勃各种探索打拼的纠结girl

纠结girl的北京居住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