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

躲在树下看蛐蛐


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

的确,这些年来,黑龙江省的人口外流是看得见、摸得着、感觉特别强烈的一个问题。

那么,黑龙江的人口究竟为什么会外流得比较多呢?其根源又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无外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下图为哈尔滨中央大街景观照片)



第一、经济发展不景气是黑龙江人口外流最根本的原因

一个城市也好,一个省也好,能不能吸引人聚集,能不能让人们常年安居乐业,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的好。纵观黑龙江省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黑龙江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森林大省、石油大省、煤炭大省,曾经吸引了大批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和务工人员,也就使人们在黑龙江这块“黑油油”的大地上繁衍生息,人口数量大增。进入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渐渐消失,加上由于在工业、农业等方面的转型发展没有跟上,导致黑龙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景气,进而影响人们的收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二、气候比较寒冷是黑龙江人口外流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知道,黑龙江是我国最北部的一个省份,常年平均气温偏低,尤其是冬季时间较长,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发展水平差距还不明显的情况下,黑龙江人甘愿“猫冬”在家过日子。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很快就拉开了彼此间的距离。这时,作为黑龙江的人们,已经很不安分地在冬季里“猫冬”了,他们更愿意到常年气温适宜、环境优美的南方城市去享受着自己的人生。

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唯一的办法和对策就是振兴黑龙江经济发展,振兴黑龙江社会发展,缩小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差距,让人们重新爱上美丽的黑龙江,让人们在“黑油油”的大地上过上富裕、幸福、快乐的生活!


润友


我是江苏省盐城市人,从小就对遥远神秘的东北大地有浓浓的向往之情,一直想去看看,今年5月5日,我和老伴与其他4位骑友平均68岁的6个人,骑着6辆智能自行车从江苏南通一路骑到黑龙江,见识了东北大地的宽阔,见到了比我们江苏段的长江还宽,水流湍急的黑龙江,登上了抚远东极宝塔,黑瞎子岛,领略了俄罗斯风情。

今天在悟空问答见到了”黑龙江是人口流失大省,其根源在哪,怎样防止人口进一步流失?”深感兴趣,在这里想对这个话题说说我的看法:

我对黑龙江省具体人口流失情况不了解,但骑行在吉林通往哈尔滨的102国道上,国道两边的景色,与黑龙江骑友的交流,让我感知到黑龙江省与我们家乡比较近年来经济发展距离在拉大,有落伍现象,原来的工业大省很少看到连片的工业集中区,乡镇规模小,路上行人稀少,车辆不多,造成人口往南方流失不奇怪,对我影响最深的黑龙江的路,我认为黑龙江省的路是造成经济落后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102国道是建国初期所建北京至哈尔滨的主干道,我们从江苏出发沿204国道,202国道转入102国道一路骑过来,基本都是4车道加非机动车道。从长春市出发沿102国道骑了不远就到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交界大挢边,这里离哈尔滨只有不到一百公里了,102国道突然变窄为2车道,非机动车道只有6/70公分宽,我们6个人想在黑龙江省路标牌下拍照都困难,只有一个人爬过路边隔离栏杆,站在路坡下拍5个人的侧面照。见图

这段路不光窄,因为京哈高速吉林至哈尔滨段在修路,进出哈尔滨的所有车辆都拥进了这一百多公里的102道国,伴着呼啸而过的大货车,骑在70公分”非机动车道”上的我们胆战心惊骑到哈尔滨,6个人都说以后再不走这段102。时隔2个月想想这路还心有余悸。

这段路建国初期就这么宽,东北大平原上的主国道,加宽没有施工难度,60多年没加宽,你经济怎么能加速。

要想富,先修路,祝愿黑龙江人民早日用上宽阔的路,不落伍,共走富裕路。


多多爷爷


东北三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优势明显,唯一需要的是经济振兴,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不能抱着拦路抢劫的心态经营城市,给东北三省三点建议,或许能解决东北经济困局。

第一,建议东北三省免除高速公路过路费,彻底减轻由于地域偏远造成的物流费用过高问题,提高高速公路利用率,降低社会整体运行成本,同时能够吸引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来消费和投资,收益远远大于高速公路的收费,建议政府不要短视,防水养鱼才是正路!

第二,东北三省的大学对全国考生免除学费,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来东北就读大学,这些孩子来了,会选择就地就业,人才优势会慢慢起来,有了人才,加上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第一个建议,经济很快就会好转,这样的收益远远大于每个学生每年几千块的学费!

第三,针对民营资本投资的企业免除企业所得税,尤其是东北的优势产业,矿产深加工,粮食深加工等,创建全国范围内投资洼地,这样会有大量的优秀企业进驻东北三省,企业活了,就业就没有了问题,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目前少的可怜的企业所得税!

三个远远大于的收益叠加,会让东北经济发展实现自启动效应,相信我们的政府精英们应该看得到,关键是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和勇气,不能把振兴东北放在口号上,不能一味地等待中央的充血式救助,东北只能自救!!


沁陶茶阁尹彦


人口流失是正常现象,不光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也是一样,可以说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失是比较普遍的,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就业环境、生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发达地区要好得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东北经济发展落后,人口流失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这些年表现突出一些。

东北人口流失表现在从北向南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具体的说就是生活在黑龙江、吉林的人大多往山海关以南流动,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

很多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都是南方,或者是省内的省会城市,不论就业情况如何,只要能挣口饭吃就都不愿意再回到原籍,等站稳脚跟之后,父母也随之迁移,现在很多村屯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房屋,留守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就求亲戚给照看。

由于东北的经济不发达,决定了工资水平较低,这是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教育、医疗水平的差异,就让更多人南迁了。

黑龙江、吉林是农业大省,以基本的粮食输出为主,粮食深加工还远没达到一定的规模,由于没有多元化的工业,剩余劳动力没办法消化,就业压力非常大,这是人口流失的另外一个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不起来,造成了市县一级的财政收入可能都不如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乡镇,供养的人口基本都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人员老化,又没到退休年龄,新增供养人口却又不断增加,更加加重了财政负担。

怎样防止人口流失,这是国家正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东北振兴还在路上,什么时候东北经济真的发展了,可能人口流失才能停止。


榆树钱77542826


人口流失是地域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黑龙江省过去就是人口流入的大省,曾经的闯关东人群出关来到黑龙江,建国后又是开发北大荒。那时候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员了,也是黑龙江最热闹的时候。工业学大庆,农业开发黑土地,林业采伐更是如火如荼。

数十年之后尘埃落定,林业禁伐转为植树护林,石油煤炭也近于匮乏,农业更是受外来农产品的冲击……工业上受寒冷环境影响限制着稳定发展,原字号产品输出。而此时原籍地经济发展加快,吸引了大批人员回流,然后就是在进一步吸引进一步返回故土。单单重回山东省的人数就相当多,与原来抓盲流的时候正好相反。

环境条件是一方面,其主要原因与政策有关。当时山东省下手比较早,政策宽松把招商引资做到位了,而黑龙江恰恰相反,存在着杀鸡取卵的事实。就拿当年村办砖场说吧,第一炉还没有烧成功,工商税务等部门就已经盯上肥肉打听生产量计算收益了。如此黑龙江是僧多粥少下手狠,山东是僧多粥更多有点就能饱。

人往高处走,水望低处流。越来越多的黑龙江人回关里发展,一年近乎赶上连年,收入的差距更加速黑龙江人口流失。特别是这两年农民种地几乎不挣钱了,迷失在农业生产中,外出打工的也逐年增加。

想改变这潮流不是简单的防止就解决的。就像治水一样要疏通,针对以上原因必须依靠国家采取扶持政策,保护东北绿色农产品,不能让外来的转基因产品欺虐主载品种,比如大豆玉米小麦。不要再让农民种粮发蒙卖粮寒心。粜米的故事情节不能再现。农产品深加工深化,减少原字号产品出去。

黑龙江林业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当年的林业大军消散,如何让这些人发展山林林下多种经营,提高生活水平是难题。

农林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黑龙江的工业重振计划。老工业基地如果重新焕发活力,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剩余劳动力和农闲没有收入的问题,有了经济利益就没有了流出的趋势。

总之必须有好的经济杠杆平衡省内省外的收益差距,才能达到防止人口流失的目的。


赶着牛车逛街


人口流失是综合因素,就像当年闯关东一样,生存(不仅仅是温饱)环境恶化,生产资料匮乏,恶性循环是其发生的主要因数。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相关数据,流失的都是那些人?

根据2016年统计报表显示,仅对比2011年后,哈尔滨全市户籍人口减少60万,全国排名第一,齐齐哈尔减少32万,绥化减少22万,这里的有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户籍人口,一个是管辖地区,而非仅生活在城市的人。能够迁徙户籍的人群的更多的是精英阶层,即便是有着大量非城市人口,至少也可称之为后起之精英;还有两个数据我要说明,具体记不清了,一个是大学生毕业留省比例,17%的毕业生留在本省,83%毕业生选择南下,其中就业在本省的人大部分从事金融、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再有就是考取公务员等事业单位;2017显示黑龙江老龄化数据,分别说了60岁以上和70岁以上数据,这里面60岁以上不包含70岁以上,两者数据之和接近29%。

综合性看完数据,是不是不在关心为什么和怎么解决?总之,5到10年不可逆转,人口减少,精英阶层减少,市场需求减少,消费主力减少,劳动主体减少,个体经营者减少,加上南下打工的流动人口,比此相互影响!我说都是现象总结,并没有提及政策、政治、人文等其他因数,这些原因也许才是本质原因,但思维跨越较大,数据支撑不足,只可意会,不可全述!如果你身处其中,不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也不是最接近生产资料的人,你只是随机工作的劳动者,该想的是――你特长是什么?你能去哪?适合去哪?不可避免的加人口迁移大军!


手机用户80547845689


不仅是黑龙江,整个东三省都面临人口流出的困境,其实人口流出就意味着本地就业困难和外省就业形势好。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建国后东北作为苏联工业援助主要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加上东北的规模化农业系统,东北成为中国人口的流入地。


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承接欧美的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资本输入。对欧美来说东南沿海是最便利地区,东北又没有出海口,长三角珠三角自然发展最快。

90年代做空使我国内需下降,我国逐渐变成外向型经济,以劳动密集型和轻工业为主。导致东南沿海的轻工业成为世界市场的配套产业,与我国东北重工业不行成配套。又因为内需衰退,不能与世界先进重工业竞争,国内重工业效益下降,90年代中期的做空导致下岗潮出现。东北的失业产业工人大量流出到东南沿海,使东北重工业进一步空心化。而且积累了资本的东南沿海也开始产业升级调整,建立了先进的重工业基地,进一步挤压东北重工业,这个过程还在持续。

想要改变这个过程如果依靠市场调节,只有等东北周边外贸加强形成配套。可惜俄国是重工业和能源,蒙古是能源,朝鲜是重工业,这几个国家资本匮乏不说,他们自己还需要资本输入和轻工业解决就业。就算资本充裕也需要的是轻工业,需要东北自废武功。

或者政策逆市场调节,强行把东南的工业迁到东北,很遗憾除非美国威胁迫在眉睫,否则是不会迁走的。

目前东北想要改变这一切只能通过国家优惠政策和资本输入建立高新技术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与蒙古俄国的能源产业的配套产业,再把商品输出到周边国家和国内。然后等欧美外需下降和国内内需增长消费升级,东南沿海失业率大增,人口逆向流入东北。到头来还得靠国家长期投资,这个过程很长。


卧家人


黑龙江人口流失是必然的,这些年整个东北经济都出现下滑趋势,国家针对这些也实施了振兴老东北经济的策略,使得经济才稍有起色,可是仅凭输血,不造血又谈何留住人,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呢,有一句顺囗流倒出黑龙江省基本的生活状况,那就是东北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快手。



黑龙江煤炭、林业、制造业等这些年始终困在沼泽之中,产业工人都面临着下岗、转岗、失业等困局,使经济受到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养家糊口的工人,只有背景离乡,另谋出路。每年春节一过,奔赴外省打工创业的人数以万计。真是让人心头一阵酸楚,就比如伊春吧,过去总人囗132万人,现在能有80万都不错了。各林业局的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居民楼和平房都空出了很多。面对困局,不知道黑龙江什么时候崛起,再振龙江雄风呢,我觉得穷则思变,黑龙江还有那么多优势,只要发挥好,龙江一定会崛起!


伊春美食美客


我是雪中风车,我来说几句。


首先得说,人口流失不单是黑龙江,整个东三省都是如此!投资不过山海关,这话并非虚传。作为地道的东北人,对此感受会更深一点。附近一所高校老师在课堂上对此更是直言不讳:黑龙江现在不是能不能留住人才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留住人的问题!一位哈工大毕业研究生对我说,他的同学没一个愿意留在黑龙江,都走了!


咱们横向比较一下,南方最好的单位是什么?企业,效益好的企业。黑龙江最好的单位是什么?行政事业单位,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单位。那么,黑龙江具有地方特色的许多企业呢?除个别国家直属大型企业外,卖的卖,黄的黄。



问题就是将不该卖的也卖了,不该黄的也黄了。恰恰是这种简单粗放的办事方式,将黑龙江有优势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给搞坏了。



就拿电影行业来说,现在的国内市场红红火火,外来资本接二连三来到黑龙江抢滩登陆,而黑龙江原有的电影业呢?却不战而败,整个地方电影行业全线崩溃,已彻底完蛋了!不是市场不好,不是资源没有,而是自己无能!


雪中风车


本人土生土长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就说一说家乡人口流失。

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械厂,厂区面积6.8平方公里,为亚洲最大的重型机械厂,中国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基地,拥有中国第一台、亚洲最大的12500吨水压机,一车间是中国最大的装备车间,厂门前广场上由一重1969铸造的17.7米高毛主席像为中国最大主席像,拥有员工8万余人,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主流为山东及全国部分退伍军人。

东北重机学院,1960 年成建制独立办学,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 1978 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原机械工业部四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全国各地优秀学生向往的大学,1997 年学校整体南迁河北秦皇岛市,改名燕山大学。

其次,发电厂,炼钢厂,猎枪厂,化工厂,兵工厂,玻璃厂,,,职工还是来自全国各地。

农村人口不太清楚,但听老一辈人讲,几乎全是外省,黑龙江农村流失人口少,土地多,只要勤快,认干,生活比城市过的舒服。以上只是以点带面说一说人口来源。

第一批真正的流失原因,开始是省市级工厂工人开不出资,工厂倒闭,紧跟上的是大型企业开始下岗,你可知道?下岗,倒闭根本没有钱赔,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没有,很多夫妻一起回家无生活来源,那几年人心惶惶,人们感觉天塌地陷,即使是八月,但心冷如冬日,连基本吃饭都成问题,人穷思变,挖空心思的找出路,这个时候沿海城市却迅猛发展,陆续人们一带一的出走,回老家,打工,有积蓄的做生意,可谁懂得陌生的城市那有自己一席之地,地域歧视,偏见,瞧不起,为生存一少部分人开始斗狠。


无论政策还是扶持,投资基本全在广东等沿海地区,类似于曾经涌入东北的父辈们景象,至于大家所说的东北天冷费用高,头脑不灵活,懒惰等问题,,都是无稽之谈,国企与私企有本质上的区别,要想转变思维,必须走出去,我在广东十几年,开工厂的基本是全国各地精英商人,无论什么工厂,都已经形成产业链,(声明,本人不是地域歧视),广东,沿海城市,夏如桑拿,冬日潮,太阳一出浑身湿,一年最少三个月以上梅雨季节,根本离不开空调,难道费用不高吗?起始就头脑灵活吗?国家给你平台,经过几十年发展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良好办事效率,人们的观念转变跟时间赛跑,懂得用全国各地人才改变城市,只有来过的人才清楚。



三十多年了,家依然还是老样子,微薄的工资却被人情世故套住,没有转变,还迷茫的走在国企思维路上,无论是出走安家他乡,还是没走的,却对子女转变,只想让后人有工作,有本事,未来有个安逸的家,所以不再牵强子孙回归。(二代人口流失)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