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砍盛世骄阳,后抛甲天下;逐梦影视圈的皇氏集团为何自断臂膀?

文丨食品商业观察(FBC)记者李珂

接连两天,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329,以下简称:皇氏集团)发布了两条公告,挂牌出转让下旗下两大资产——广西皇氏甲天下食品(以下简称:甲天下)和北京盛世骄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骄阳)。

有意思的是,如果转让成功,皇氏集团仍打算将这笔近10亿元的进账用在乳业和电视剧制作等方面。那,皇氏集团的未来,会更好吗?

前砍盛世骄阳,后抛甲天下;逐梦影视圈的皇氏集团为何自断臂膀?

主业数据“难看”甲天下遭转让

公告显示,皇氏集团挂牌转让甲天下100%股权,参考标的资产评估值为人民币1.45亿元,增值额为 1597.52 万元,增值率为 12.41%。

有关转让原因,皇氏集团解释称,为提高资产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处置闲置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效能和运营效率。皇氏食品公司机器设备已经全部迁移至华南乳品厂,目前已停产。皇氏食品公司生产的商标品牌仍归属于皇氏集团所有,不存在业务萎缩的情形。

前砍盛世骄阳,后抛甲天下;逐梦影视圈的皇氏集团为何自断臂膀?

前砍盛世骄阳,后抛甲天下;逐梦影视圈的皇氏集团为何自断臂膀?

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皇氏乳业),成立于2001年5月,自2003年起,公司水牛奶系列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水牛奶生产加工企业。

“水牛奶,三年甲天下”这是皇氏乳业在2010年挂牌上市时提出的“目标”,如今,8年过去了,皇氏乳业不仅没有做到甲天下,连作为主业的乳业都显得步履维艰。

财报显示,2017年皇氏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67亿元,同比减少3.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4.00万元,同比下滑80.48%; 2018年第一季度皇氏集团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下降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2.62万元,同比下降42.9%。

皇氏集团整体盈利状况不容乐观,而甲天下的亏损表现得尤为突出。年报显示,甲天下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9411.53万元,亏损786.69万元。

如果仅看数据,出售甲天下,对于皇氏集团来说,似乎是一剂减轻亏损的良方。

前砍盛世骄阳,后抛甲天下;逐梦影视圈的皇氏集团为何自断臂膀?

“皇氏集团此次对子公司的挂牌出售是快刀斩乱麻的正确举措。”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FBC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甲天下在近几年消费升级以及产业创新方面明显落后于整体行业,其营收以及利润不断下探也说明了这一点。甲天下的出售,符合了皇氏集团的瘦身战略和放弃“包袱”业务的需求。重要的是,中国饮料市场已经进入了“血海”式的竞争阶段,皇氏集团在甲天下还未跌落谷底之前将其出售,较为明智。

有关转让后的计划,皇氏乳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FBC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转让后,公司原有的乳制品板块业务未做任何缩减,皇氏食品公司机器、设备及人员均已迁移至华南乳品厂集中生产和管理,这是公司基于方便管理、降低制造费用,提高生产效能和产能升级等方面做出的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皇氏集团子公司湖南优氏乳业有限公司,2017年净利润亏损达1181.36万元,超过甲天下;但优氏乳业却得到集团的格外偏爱。

“相关资产的处置是公司基于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考虑,公司旗下湖南优氏乳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刚投产使用,产能正在逐步释放,前期费用较高造成企业亏损。另外,湖南优氏仍是皇氏集团最重要的培育基地之一,对公司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皇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赌失败盛世骄阳被“抛弃”

事实上,皇氏集团目前的核心业务除乳制品产业外,还有电视剧制作和发行、影视剧新媒体版权分销及运营、信息服务。

然而,一天前,皇氏集团的另一条公告也有关“转让”。公告显示, 8.12亿元转让盛世骄阳100%的股权,理由是调整产业结构;同时结合盛世骄阳2017年度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为最大程度维护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原则,决定……

公开信息显示,皇氏集团影视传媒业务主要以电视剧制作发行、新媒体版权运营及延伸品开发运营为主,由子公司皇氏御嘉影视及盛世骄阳分别运营。皇氏御嘉影视电视剧制作发行经营模式为独立或与其他投资方共同出资筹建剧组并进行影视剧的拍摄、制作和发行,通过将其播映权出售给电视台或新媒体渠道,以及通过广告植入、IP 授权等取得收入。盛世骄阳主要从事新媒体版权节目整合与宣推、新媒体版权节目发行、数字电视/IPTV发行以及儿童动漫、幼教线上内容的传播及线下衍生品的开发运营等获得收入。

年报显示,盛世骄阳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净利润为2976.85万元。御嘉影视2017年营业收入4.74亿元,净利润1.66亿元。显然,盛世骄阳的盈利能力不如御嘉影视。

前砍盛世骄阳,后抛甲天下;逐梦影视圈的皇氏集团为何自断臂膀?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收购时,盛世骄阳和御嘉影视均和皇氏集团签署了对赌协议,协议对被购方未来需履行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要求。

第三方审核报告显示,皇氏御嘉影视自2014年11月被收购起,四年间分别以102.33%、101.10%、102.31%、102.09%的完成率达成业绩承诺,安全着陆;然而盛世骄阳则距离自己当初的承诺越来越远。

彼时,盛世骄阳原股东徐蕾蕾对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及运营收入比例指标做出承诺。数据显示,徐蕾蕾关于盛世骄阳2015年度的业绩承诺已经完成;2016年度达到业绩承诺,运营收入比例实际完成38.22%;2017年度业绩完成率仅28.38%,净利润和运营收入比双双不及承诺。

当然,在皇氏集团看来,一切均有因可寻。其在年报中解释称,由于国家政策及行业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盛世骄阳 2017 年度经营未达到预期,公司对收购盛世骄阳时所形成的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造成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

实际上,跨行投身影视本就是一件颇有风险的事。

“而皇氏集团因为自身体量的问题,抗风险能力本就有限,一旦出现过多未收账款,或者抵押债务,就会拉低整体利润。眼下,剥离非盈利的影视业务是比较正确的战略行为。“朱丹蓬说。

影视没做好,主业也越来越不堪。FBC记者查询发现,皇氏集团自2014年涉足影视传媒产业以后,乳制品和食品在整体营收中占比逐年下降,一定程度上,其“不务正业”的趋势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皇氏集团乳制品和食品2014年和2015年的营收占比分别是79%和61%,2017年,这一占比已降到51.52%。

如果上述两家公司都能在这个时间节点实现转让,那从账面上看,皇氏集团将获得大笔现金,一笔近10亿元的“收入“,或可直接影响其2018年的财务状况以及生存现状。

至于这笔钱要怎么用,皇氏集团在接受FBC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后期将加大乳制品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的建设,提高市场覆盖率;加大电视剧制作发行及信息服务业务在IP、项目、人才储备方面的投入。

至于效果几何,且让我们心怀期待。

前砍盛世骄阳,后抛甲天下;逐梦影视圈的皇氏集团为何自断臂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