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貪心世人皆知嗎?

劉備的成功,不能不說是漢末社會的一個奇蹟。自涿郡起兵開始,劉備在中原闖蕩數十載,遭遇失敗、挫折無數。我們不妨先來算算。跟隨鄒靖征討黃巾、跟隨毌丘毅丹楊募兵、投靠公孫瓚、依附陶謙、委身呂布、轉投曹操、熊抱袁紹。後來被曹操打得無法在中原立足,又去荊州投奔劉表。雖然沒有後人所戲稱的十度易主那麼誇張,不斷改換門庭卻也是事實。


劉備的貪心世人皆知嗎?

說來其怪,劉備這麼反覆,非但沒人嫌棄,反而到處受人歡迎。公孫瓚給了他出名的機會,陶謙留下徐州讓他創業,呂布讓他繼續存活,曹操白白誇了一頓,卻不想留下了個終生的敵人。袁紹在劉備最危難之時伸出援手 ,等自己需要劉備之時,劉備卻藉故離開。劉表更慘。不僅讓劉備在荊州一住就是七年,還被攪得骨肉決裂。以上劉備所依附、投靠之人,不是久經沙場就是政壇老將,有的沒看出來劉備的政治野心,有的也沒把劉備當一回事兒,僅僅因為劉備積攢出來的聲望就收留他,幫助他。也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緣故,三國時期有一位軍事家卻對劉備的為人看的是一清二楚,而且對劉備的未來做了一個精準的預測,可謂最瞭解劉備的人。這人是誰?

周瑜。對於劉備的所作所為,《三國志•魯肅傳》注引《江表傳》中載有周瑜寫給孫權的一封信。周瑜在信中提到:“劉備寄寓,有似養虎。”這話的意思不用翻譯,大家都明白。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上面我已經做過簡單的介紹,周瑜說的一點都不假。無論劉備投奔誰,對方都沒撈著好,賺便宜的都是劉備。尤其是投奔劉表期間,不念劉表在自己危難時的接納之恩,一心想著如何壯大自己,甚至找機會奪取別人的地盤。或許從現實的角度上來說無可厚非,但從人品的角度上來看,實在是要不得。


劉備的貪心世人皆知嗎?

劉備寄寓,之所以未能獲得他最想要的結果,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在旁,他就是曹操。最終劉備被趕出了華北。曹操的謀士裴潛也因此嘲笑道:“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沒把劉備當回事兒,這也是當時曹魏集團對劉備的普遍看法。周瑜卻並不這樣想,他看的比裴潛之流要透徹的多。《三國志•周瑜傳》載,周瑜曾當面對孫權表示:“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後半句後來也演變成了一句成語:池中之物)。
劉備的貪心世人皆知嗎?

周瑜認為劉備遲早必定會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事實也正如周瑜所說的那樣。沒過幾年,劉璋引狼入室,劉備藉機奪取益州,進而佔領漢中,建立了蜀漢帝國。赤壁之戰後,周瑜反覆在孫權面前強調限制劉備的發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他最懂劉備,一眼就將劉備給看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