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在封国有实权吗?

那一抹时光已逝


一、简要概述一下明朝藩王的历程。

明朝的藩王是伴随这个帝国始终的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朱元璋实行藩王制度本意是为了“藩屏帝室”,但结果恰恰相反,“靖难”称兵成了封藩的必然结果。但总的来说是一种持续削弱的趋势,到洪武末年,藩王制度已基本上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建文帝时期开始的削藩政策,藩王或被削掉护卫,或被废为庶民,或被迁出军事要塞,力量大为削弱。明成祖登位后对藩王的一系列打击,使他们彻底丧失了在国家事务中的政治活力。再历经仁宗、宣宗时期,已经经历了建文帝、明成祖两次大规模削藩后,藩王实力已经大大削弱,难以形成威胁中央皇权的势力。

二、朱元璋大兴分封。

公元1368年,大明朝建立,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之后,他和谋士们总结了宋、元等朝亡国的教训,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强”。朱元璋认为,要使大明长治久安,就要防止皇族内部发生争权夺位的斗争,要加强中央集权,效法先人实行分封制,以"屏藩帝室""外卫边陲、内资夹辅""镇固边防、翼卫王室"。

于是其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制定的分封诸王制度中规定: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世代承袭;诸子年十岁,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封镇国将军,孙封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凡皇族出生由礼部命名,成人后由皇家主婚。禄饷由朝廷支给。在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始分封,他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到了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广、四川、江西等地,以“镇固边防,翼卫王室”,诸王皆参与军务,逐渐形成外重内轻,强枝弱干的局面。

据记载,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先后三次分封诸子为王,各藩王实力各不相同。二十四个藩王中,九个塞王沿长城立国,其余分居国内各地,都是“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这其中,秦王朱樉驻西安,晋王朱枢驻太原,燕王朱棣驻北平,代王朱桂驻大同,庆王朱栴驻宁夏。

据记载,由于元灭之后,其继任者北窜后仍然称大元皇帝,对明朝构成较大威胁,为了防止北元反扑,朱元璋也是屯兵边境,重兵把守,但他又是个多疑的人,交给手下将领自然不会放心,于是他把自己的九个儿子分封到了西部、北部各边要地,命其镇守各边,担负起剿抚夷狄的任务,先后封了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等九个塞王戍边。鉴于蒙古兵时常出没塞下,这些戍边的藩王们“得专制国中,拥三护卫重兵。遣将征诸路兵,必关白亲王乃发”。其中,燕王、晋王权力尤大,燕王朱棣拥兵10万,晋王带甲8万,革车6000,大将冯胜、傅友德的“属卫将校悉听晋王、燕王节制”,“军务大者始以闻”。

朱元璋时,诸王在各封地设立王府,设置相傅官属,地位甚高。公侯大臣都要俯首拜谒,不敢钧礼,傣禄极厚,岁达万石。但是,不允许藩王统治人民,不能干预地方民政,王府之外,就归朝廷任命的官吏治理。这一点与周朝、汉朝有所不同。明初,镇边藩王们唯一的特权是有军权,分封内地的诸王,还有监督地方官吏之权。不过,朱元璋对王府设置的护卫兵也有所限制,王府“ 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以防尾大不掉之势,造成皇权内部的矛盾。

但朱元璋制定的各种制度, 最终并没有起到抑制藩王的作用。每一藩王的封区有护卫兵,还有守镇兵。护卫兵由藩王调遣,保卫王府, 一旦遇有兵事, 守镇兵的调遣除皇帝的“御宝文书” 外,须有藩王的命令,才能发兵。藩王实际上成为地方守镇兵的监视人,是皇帝在地方军权的代表,其威胁皇权是早晚的事情。

洪武二十八年( 公元1395年 ) 秦王死, 三十一年( 公元1398年 ) 晋王亦病死。秦、晋二王的早死以及朱元璋大杀元勋宿将,导致燕王成为诸王中掌有强大军权的实力派,成为皇权的直接威胁力量了。

三、嫡长子继承与藩王继位

再说一下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没等到继承皇位就先于朱元璋死去,年仅38岁。于是朱元璋就立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为继承人,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嫡长孙年仅8岁就夭折了。为了防止其他儿子觊觎皇位,朱元璋只好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逝,21岁的朱允炆继承大统,这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年少为皇,他的这些叔父们自然心中不服,各藩王府不断有谋反迹象。建文帝在听取大臣建议后,决定实行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不到一年时间,先是削夺了周王朱橚、岷王朱楩、齐王朱槫、代王朱桂、湘王朱柏等五位藩王。再准备削除燕王时,没想到朱棣先发制人,以“靖难”旗号起兵反叛,建文四年( 公元1402年 ) 六月,朱棣渡江,进陷京师,夺取了皇位,这就是明成祖,史称永乐皇帝。

明成祖即位后,作为藩王叛乱的胜利者,朱棣对于藩王拥兵的危害尤为敏感,因此在坐稳了皇位之后,他大张旗鼓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削藩。经过一番动作,明初几位势力大的藩王损失惨重,而边境上的藩王更多被迁入内地。即使这样,朱棣还不放心,规定藩王不但不能与官府结交,更不许从事士农工商等行业,连出城郊游都要被监控。

这样他的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就成了皇太子,次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四子夭折未封,并给他们授予兵权,埋下了藩王干预帝位的危机。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去逝,朱高炽继位为帝,为明仁宗,改元洪熙,但这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仅在位十个月就去逝了。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改元为宣德,这个时候他的叔父汉王朱高煦故伎重演,意图仿效朱棣的靖难之役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被平定下去,后来有学界人士将明宣宗成功平定朱高煦之乱的原因总结为:这一时期,明朝中央实力的加强和藩王力量的削弱;明宣宗治国经验丰富、知人善任;朱高煦有勇无谋、失道寡助;明宣宗应敌策略得当。

在平定叛乱结束之后,有鉴于此,明宣宗开始收回各地藩属亲王的兵权,宗藩内部相互争立的武装军事叛乱得以结束。各藩王的军事、政治特权逐渐削弱,不再成为对皇权的威胁。但是藩王的经济特权却日益发展,如宗藩“世世皆食岁禄”,至嘉靖年间,皇族人口已近十万。仅岁禄一项,“诸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几乎占全国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给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成为明末阶级矛盾橄化的原因之一。


史说新传


没有,尤其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变以后。虽然明朝也施行分封制,但是明朝的分封制与先秦时代的分封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与晋朝的分封制有很大不同。

明朝诸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甚至不能够从事士农工商,世袭罔替。明朝的王爷是没有实权的。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将自己的二十五个儿子与侄孙朱守谦分封到全国各地,边疆的九大塞王还能够主持地方军务。

然而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位之后,对诸侯王更加忌讳,强化了对各地藩王的管理压制。

明太祖朱元璋重新恢复分封制,也不是不知道汉朝“七国之乱”与晋朝“八王之乱”的教训。所以对于诸侯王也是管理非常严格。

明朝规定,藩王“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也就是说,明朝的藩王不能够担任官职,也不可以干涉朝政。

除此以外,明朝的藩王宗室,无论吃穿用度等全部都有严格限制,稍微僭越都会受到严格惩戒。明朝各地的宗室藩王,没有皇帝诏令,不得随意离开封地,如同关在玉笼中的金丝雀毫无自由,更遑论实权了。


澹奕


首先明朝的藩王不是空有一个名头,是需要实际就藩的,因此封国有具体的面积和界限。其次亲王和郡王的儿子必须死皇帝赐的。

朱棣

实权的问题则要以靖难之役为界,靖难之前藩王的权力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像在封国内,都有自己独立的军队,尤其是九边的宁王,燕王等。在建藩初期,王府不仅有国相,而且有自己的武将亲兵,王府官可兼行省参政,为地方行政首长,也可兼都指挥使,掌地方兵权。在封国内,亲王拥有相当大司法、人事权,其官属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进行派遣外,其余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

不过朱元璋既要诸王藩屏守国,夹辅王室,要讲亲亲之谊,就必须给藩王以实力和特权,所以藩王最终在建文帝时期形成尾大不掉不势,以至于朱棣有实力发动夺位之战。靖难之役之后,朱棣跟随建文帝的脚步继续削藩行动。

明初藩王封地

藩王在封地具有相当多的限制,比如两个靠的很近的王,哥俩没事也不得相见;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即使出城扫墓,也要向皇帝申请,得到允许后才能出去;不能无故出城游玩,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地方官要及时上奏,没有上奏的有关官员全部杖责,文官罢官,武官调边;藩王过生日不能随便喝酒;王府发生一切事务,地方官要立即奏闻,必须得到批准,才能实行,否则治重罪;王府的一些官员都用多年考不上科举的老头充数,成了养老的地方。

除此之外,对宗室的约束还有:不能干预境内百姓的生计,不能考试做官,不能种地经商;不能到京师,如果随便出城到京师的,就先废为庶人,然后发往凤阳圈禁,跟着藩王一同去的人,发往边境卫所充军;从郡王至仪宾以下,不能与文武官员往来交结以及宴会。请名、请婚也很严格,未经请准,只能呼乳名,不得婚嫁。

在这样政治高压严格限制之下,到了明朝中后期,很多藩王都成了国家的蛀虫,对社会发展毫无用处,成了典型的寄生虫阶层。


尔朱大魔王


有个锤子!

明朝其实已经是个中央集权化很高的国家了,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后,就是为了加强皇权,地方权利很大一部分都交到了中央。比如司法、财政、军事,在那个朝代官府判人死刑最后批的是皇帝本人,别人一概无权干涉。财政就更别提了,在明朝官员贪污50两就要枪毙,倒霉的还得拨皮(这个真的可以),可见那个朝代公务员体制还是很严格的。

下面我们说到王爷这个话题,其实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分封他的儿子们去封地当藩王,那时候的九大藩王还是很有实权的,比如燕王、宁王都手里握有重兵,割据一方。要不建文帝也不会着急削他们,为啥?威胁太大了,结果建文帝没削成反被削,好嘞!上位的永乐帝更是忌讳藩王这个词了(自己能造反别人也能)
,对这些王爷们更是变本加厉的削,完成侄子(建文帝)未完成的事业。所以永乐帝以后得藩王已经不是有没有实权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好好过日子的问题了。那时朝廷规定:藩王必须待在朝廷给你划分的圈里,你想出省串串亲戚没门,让上边知道了,轻则严重警告,重则直接开除党籍(王位撤了,直接种地),你要是想学以前的王爷们没事闲的欺男霸女,那你就是找刺激了。

张居正老爸曾被老家的一个藩王给阴了,死的不明不白。张首辅那可是有仇必报的人,随便给那个藩王穿了点小鞋,结果那货觉得冤,在家挂个大旗抗议。有人举报了说他揭竿而起扯大旗。本来是记过处分直接变成了除名,看到了吧!藩王犯事罪加一等,你本来就是严密监控分子,还想要权折腾,老寿星嫌命长了是不。


莫非是54188


朱元璋创立明初分封制的时候,确实给了各个封国不少权力,这帮龙子凤孙不少还有自己统领的兵马。毕竟朱元璋农民出身,只知道让自己家人好过,却忽视了皇权最大的威胁正是来自于皇室内部,燕逆的靖难叛乱正是因为其封国在边境,有兵有财,所以能闹起来。

燕逆之后,有鉴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自然也要削藩以巩固皇权,所以封国的权力,也慢慢被明朝收走,使其成为了封地内的大财主,而且有赖于明朝国营养猪的政策,明朝皇室繁殖能力极强,宗室人口爆发,这帮龙子凤孙也就变成了榨取民脂民膏的寄生虫。

我没记错明朝有一年投入国营养猪的费用是当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而且每生一个孩子朝廷就多发一份工资,有个藩王儿孙加在一起能有一百多人,这也是世上仅有的。
当然,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这帮藩王不少都被起义军宰了,比如民间流传甚广的福禄宴。而清朝入关后,明朝的藩王近支都被清朝宰了,远支反抗过清朝的也被清朝给做掉了,远支比较老实的都是任其成为平民。当然,很多明朝的龙子凤孙们为了避免被清朝清洗都改了字辈,也有没改字辈的,不过都没被清朝随意迫害,否则今天也不会有一堆朱元璋后裔冒出来搞祭祀活动了。


北洋海军陆战队



收之桑榆12


刚开始是有的,要不然建文帝也不会费力削藩了。

朱棣靖难可以说是个分水岭。朱棣在燕京守边,肯定有实权。在靖难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朱棣打了败仗以后,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期间,建文帝曾诏令宁王进京,但宁王拒绝了。而朱棣却去找宁王,拉宁王入伙,并收买了宁王手下的朵颜三卫(主要是骑兵,战斗力很强)。

可见,当时朱棣、宁王等藩王在封地手中都有实权的。

朱棣当皇帝以后,藩王的权力就被减小限制了。当时朱棣在接班人问题上犹豫不决(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最后传位给了长子朱高炽(明仁宗),可是他当了十个月皇帝就死了,太子朱瞻基即位,为明宣宗。明宣宗的叔叔(朱高煦)造反,范围不大,明宣宗御驾亲征,没多久就平定了。

后来正德皇帝(脑子很聪明但是很荒唐的一个皇帝)时期的安化王造反、安王造反(皇帝要御驾亲征,大军还没出发,叛乱就被王阳明平定了)也都没多久就平定了。可见后期的藩王,权力并不是很大,要不然精心策划的叛乱不会这么快就平定。



随园说


没有读明史,但,中央政权一直致力于削弱地方对抗中央的力量,就王阳明圣人平叛也很顺畅,朱棣具说也险胜(朱允文能力相比太差身边能人被朱元璋杀光了),藩王相比以前汉晋,力量削弱到底了,到清只是爵位领钱而已。一个相同问题,历经千年,大致解决了,到如今没有藩王了,连问题都没有了。


爱无止境不忘初心


如果只是藩王,没有其它职务,按明朝的规定应是没有地方政府行政权的。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捍卫边界,对北京的燕王、山西宁王等赋有军权,但也没有给予地方行政权。等朱棣以藩王清君侧夺皇权成功后,更是汲取自己叛乱的教训,连个别藩王握有军权也取消了。藩王的作为,主要是在藩国收王税;按规定或皇帝要求,给皇上汇报工作;个别时奉皇命做某单项事务。太平年间,大多时间是在王城享福。当然,这是面上的,遇到不安分的藩王,向当地政府耍派头,参与干涉当地政府施政也是有的。反之,有的藩王封地政府官员,热衷于向藩王汇报,听取藩王对政府办事的指导,也是有的。


二曲人


明朝藩王没有封国,他们有驻各地的王府,但王府以外的土地不归藩王,藩王有很多特权,有军队,特别是边塞的藩王军队多,燕王朱棣就有很多军队才能造反,藩王还有朝廷发的钱粮,在所在可以监察地方官,但地方官归朝廷任命,不归藩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