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只盯着尿蛋白、血肌酐?这个指标才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血磷升高是血透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而透析患者中72.4%-79%以上存在高磷血症。临床上更是将血磷管理作为慢性肾脏病各期患者预后改善的关键环节。

肾病患者只盯着尿蛋白、血肌酐?这个指标才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多数情况下,高磷血症并没有特异性症状。肾病患者容易血磷高,因为肾脏是磷排泄的主要器官,肾功能受损后,排泄磷的能力会逐渐降低,血清中的磷逐渐增加,最终导致高磷血症。尤其是透析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骨痛骨折、肢体溃烂、心血管病变等情况,应考虑高磷血症的存在。

肾病患者只盯着尿蛋白、血肌酐?这个指标才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那么,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高磷血症该如何治疗呢?

高磷血症肾病患者需要用综合手段进行治疗:

1. 饮食控制

相关权威指南推荐,慢性肾脏病3-5期的患者,治疗高磷血症首先要限制磷从食物中的摄入,其次是其他干预治疗。中晚期肾病患者每天磷的摄入总量不应超过1000mg。

肾病患者只盯着尿蛋白、血肌酐?这个指标才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平时的饮食中几乎都含有磷,尤其是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肉类、鱼肉、奶制品等。常见的高磷食物分类如下:

坚果类:花生、瓜子、核桃、栗子、腰果等;

豆类:绿豆、红豆、黑豆等;

乳制品:牛奶、奶酪等;

主食类:麦片、全麦面包、薏仁、酵母等;

肉类:动物内脏、鱼肉、火腿等;

菌类:蘑菇、木耳等;

饮料:啤酒、碳酸饮料、茶。

一次4小时的普通血液透析可清除磷约800mg,增加透析时间或频率均可增加磷的清除。没有肾功能残余的透析患者一定要透析充分,保证磷及其它一些毒素的清除,避免高磷血症的发生。

肾病患者只盯着尿蛋白、血肌酐?这个指标才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当透析治疗不能彻底清除体内过多的磷时,应结合药物治疗。临床数据显示,接受磷结合剂治疗的高磷血症患者的生存率比未接受磷结合剂治疗的患者增加25倍。

磷结合剂分为两种:一种是含钙的磷结合剂(如碳酸钙)或含铝的磷结合剂(氢氧化铝),另一种是不含钙铝的磷结合剂(如碳酸镧)。

含钙/铝的磷结合剂长期服用有导致体内钙/铝浓度升高,增加血管钙化或铝中毒的风险,使用较受限制;但不含钙铝的磷结合剂价格较为昂贵。因此,要结合病情合理用药。

肾病患者只盯着尿蛋白、血肌酐?这个指标才与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慢性肾病患者血磷每升高1mg/dL,死亡风险率会增加18%,甚至对肾脏、骨骼、心血管、甲状腺等都存在严重危害。因此,肾病患者一定不能忽视对血磷指标的监测和高磷血症的预防。

如果你有肾病方面的问题,如降指标、用药、饮食等,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