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慢性病患者《藥神》觀後感

起初,我是不敢去看《藥神》的。

因為我也是一位慢性病患者,雖然不像慢粒白血病需要服用天價藥,但是一年吃藥的費用也要花掉3萬元左右。

禁不住影評和好友的誘惑,踏進了影院,也許是病人的神經格外敏感,近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我以淚洗面。

一位慢性病患者《藥神》觀後感

首先,請允許我向文牧野先生、甯浩先生、徐崢先生以及《我不是藥神》全體劇組成員致敬。

感謝你們用藝術還原了一類人內心的世界。

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是慢性病患者的一個縮影,一個痛苦的縮影,正常人很難理解他想活著卻又選擇自殺的矛盾心理。

“吃個橘子吧。”

一句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臺詞,第一次是懇求活著,第二次是微笑告別。

現實中的呂受益每天都在發生,而現實中的程勇卻很少見。

多年的病史,我見到過很多病友因為經濟原因不規範治療甚至放棄治療。

一位慢性病患者《藥神》觀後感

一次,一位母親帶著她7歲的女兒去看病正好在我前面,因為孩子小醫生建議了一種進口藥,一年下來要8萬左右,母親猶豫了再三後問醫生,有沒有便宜一些的藥?醫生也看出了她的難處,思考了很久說:這樣,我們先用常用藥試試,如果能控制住副作用那就可以,不行的話只能選擇進口藥,孩子太小了。

也許,我們會說,一年8萬,想辦法總可以湊夠的。

但是,慢性病可怕的地方就是四個字:終生服藥。

記得我剛生病時候,問一個病友,我們這樣一把一把的吃藥要吃到什麼時候?

他笑了笑,打趣的說出了我最不願意聽到的三個字:吃到死

對於一個慢性病患者來說,當你確診的那天起,藥,將陪伴你的餘生。

一位慢性病患者《藥神》觀後感

而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生活也從來不同情弱者。

生病,不怨天不尤人。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涅槃重生。

每一個從大病中走出來的人,都更懂生命的真諦,也活的更有意義。現實中不可能指望程勇出現救你,那就不如自己做自己的程勇。

一位病友曾經和我們打趣道:科技這麼發達,都能把絕症能變成慢性病,那總有一天能把慢性病變成急性病,我們一邊吃藥一邊等著。

我不是藥神,只是一個慢性病患者。

和普通人不同的是我們每天要吃藥,

相同的是我們一樣熱愛生活。

我們堅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把藥瓶扔進垃圾桶。

最後,引用一位影評人給這部電影的定義:

一部可以改變一類人命運的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