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道具是歷史以來最貴的、籌備時間最長的(從1921年開始籌備的)、演員群體是最龐大的(全國老百姓)”。截止目前,《厲害了,我的國》這部號稱史上最貴的記錄電影票房已高達4.78億。影片從科技到生活,從生態環境到精神文明全方位的展現了一個成長迅猛的中國。

看完影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橋”、“中國車”、“中國路”還有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數據。加上之前觀看的紀錄片《輝煌中國》,其實不難讀出一句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孫中山先生曾構建藍圖:“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160萬公里的公路,開鑿並整修全國水道和運河,建設3個世界級大港,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利,發展電力事業……”。而現在這些都已超額實現。港珠澳大橋、蘭渝鐵路、蛟龍號、“藍鯨一號”、復興號高速動車、洋山港四期工程和5G網等每一個都是令人振奮的世界級工程。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中國人的“上天入地”早已不是空想:

水下1266米:“藍鯨1號”完成了我國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開採。這五年,世界首座全自動“智能漁場”、第六代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2”、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讓中國從海洋大國變為海洋強國。

海拔10米: 地面上,高鐵正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高速運行。五年來,中國高鐵的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鐵軌道、城際鐵路、地鐵和輕軌上,奔馳著中國造的各種機車。

海拔100米:是中國正在建設的空中能源走廊。它能把電力資源,傳輸到3000公里以外。這五年,中國投運的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1.94萬公里。讓全球能源互聯互通成為可能。

海拔12100米:這是國產大飛機C919的最大飛行高度。如今,中國製造的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AG600、大型運輸機運20、新一代隱形戰鬥機殲20,在藍天上組成了中國製造的航空編隊。在高空中,中國製造正在開啟未來。

海拔200-36000公里:再向上看,在這看上去深不可測的太空中,170多顆中國製造的航天器閃耀其中,將中國帶入航天大國的行列。

從萬米海底,到深邃太空,中國製造,創下了多個世界紀錄:高速公路里程13.1萬公里,世界第一;城市軌道交通4153公里,世界第一;光纜線路3041萬公里,世界第一;世界前十的斜拉橋、懸索橋以及港口吞吐量,中國均佔有一半以上數量。中國製造正在實現向中國創造的跨越,展現出的實力世界矚目。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17年5月份,人民日報上傳了一段視頻,北京外國語絲綢之路研究院採訪了一帶一路沿線20國的青年。這次採訪,最主要的問題只有一個:你最想把中國的什麼帶回自己的國家?結果發現,讓他們驚訝、豔羨、直呼想帶回自己國家的,正是我們所謂的“新四大發明”:網購、高鐵、移動支付、共享單車。據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208萬億元 世界第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到56.2%,2020年中國也將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智能的分揀機器人、不斷完善的共享系統、加速出征海外的移動支付,新四大發明讓中國有了更具有科技範兒的打開方式。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縱觀全片,大概每個人心裡都充斥著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對比敘利亞面對的困境,我們才真正理解了“弱國無外交”的無助,幸運的是現在的中國擺脫了曾經的苦難,正自信地挺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確信,科技是國之利器,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企業賴之以贏,國家賴之以強。一個創新型的中國,正越來越近。

《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青年人也要像早晨的太陽,緊跟祖國步伐,為我的國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