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華聯成高質量發展樣本

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之時。華聯的發展戰略,也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大局。比如,位於前海、後海、蛇口黃金三角中心點的原華聯紡織工業區,佔地面積近13萬平方米,其更新改造的定位、建設與運營,既需要服務好華聯的整體發展戰略,又要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之中。 

目前,華聯作為股東之一的前海梧桐併購基金,也正圍繞著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契合的新經濟、新產業進行佈局,在互聯網、信息化、工業自動化、大健康、環保節能、軍工轉民用、文化教育等行業領軍企業進行投資。  

董炳根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華聯發展集團能成為“百年老店”,能將“做久”作為企業的目標,能在劇烈的環境變化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持續經營,長盛不衰。近兩年可以說是華聯控股發展歷程中最好的時期,2016、2017兩年華聯稅後淨利潤高達13.6和13.8億元。2018年華聯的股息率達到7%,為國內所有上市公司中分紅股息率最高的公司之一,在2018年5月公佈的中國上市公司淨利潤百強排行榜中,華聯控股名列第32位。  

董炳根臨危受命 推動華聯轉型升級 

 華聯是一家老字號企業,前身為深圳惠中化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為“深惠中”),系1985年由華聯集團、深寶恆等企業合資興辦的一家深圳市最早從事專業化纖產品生產與經營的國營內聯企業。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時值紡織行業尤其是化纖行業發展的低潮期,紡織產品嚴重供過於求,1995-1997年華聯連續3年利潤逐年下降,受到了嚴重衝擊。  1997年2月,時任中國服裝工業總公司總經理的董炳根臨危受命,調任華聯,啟動華聯的“二次創業”,推動內部改革的深化。同時通過採取轉讓套現、股權置換和兼併收購等“三管齊下”的資本運營和一系列的改革調整,成功實現了“深惠中”兩次增發,購併重組了波司登、杭州宏華數碼等10餘家企業,盤活存量資產20多億元,成功實現了從單純生產經營型向生產經營與資本經營結合型的轉變,推動企業走出了困境。 

 1999年,華聯躋身國家520戶重點企業和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直接領導的全國163家中央大型企業行列。2000年,華聯股票簡稱由“深惠中”更名為“華聯控股”。2002年,華聯置業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華聯控股步入真正意義上的地產元年。2004-2009年,華聯通過轉讓波司登和餘姚華聯、寧海華聯的股權,關停新龍、聯昌、中冠、南華等深圳印染企業,逐步徹底退出紡織服裝產業,集中力量重點發展房地產業。期間曾嘗試過石化新材料產業,經再三論證後退出。

2009年至今,華聯在摸索中實現了產業的轉型和優化,形成了以房地產業為主、創業投資為輔的產業體系,最終走上了城市綜合體地產開發運營的地產專業化發展道路。尤其近十年來,華聯全力向房地產業進軍,城市綜合體地產特色鮮明,產業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從紡織業到房地產 品牌擴展初具規模

 經過多年的產業轉型和建設,目前華聯的重點產業主要是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物業經營和物業管理三個板塊,產品主要涵蓋了住宅、城市綜合體和旅遊綜合體項目,發展版圖從以深圳為重點的珠三角區域擴張到以滬杭為重點的長三角區域,項目主要集中在深圳、杭州、千島湖和上海四地,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規模的房地產品牌。 

 近年開發的深圳華聯城市山林、城市全景,杭州錢江新城綜合體(UDC時代大廈、錢塘公館、萬豪酒店、全景天地公寓)、千島湖半島小鎮等項目為人熟知,華聯城市山林花園入選國家地理雜誌“100箇中國最美麗的樓盤”;華聯城市全景花園作為高尚品質標杆居住社區,榮膺“達沃斯·2015中國十大人居範例金獎樓盤”及“2016年影響中國典藏華宅”;錢塘公館獲評2016年度中國十大超級豪宅之一,UDC時代大廈也成為杭州的頂級寫字樓項目,取得了較好的市場認可和品牌影響力。  

截至2017年底,華聯控股資產規模逾87億元,淨資產44億元,營業收入近40億元,實現淨利潤13億多元,分別是2002年底的2.2倍、4倍、1.1倍和9.6倍,已成功實現了轉型地產後的跨越式大發展。 

 歷經35年的發展和多次產業結構轉型優化,華聯發展集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轉身,現已發展成為資產超百億的股權多元化大型企業集團,獲評“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深圳市百強企業”、“廣東省最佳誠信企業”、“2017年中國房地產業綜合實力100強”企業、“2017年度中國AAA級信用企業”、“2018中國房地產資本價值卓越企業(華聯控股)”等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