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只靠一件法宝

曾国藩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多面的,但是他的内壳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强的意志力,凝聚而成精神,在晚清大格局的关键时刻,曾国藩以湖南人特有的倔强之气和牢固超强的战略定力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重大历史进程的关键时刻。

曾国藩看来,古往今来无论吏治办法还是战争,经验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只不过缺乏坚持的定力,造成一些列反弹。定力,就是最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最坚决的决心,不为任何意见所影响,不为任何威胁所改变的既定方针。无论面对局势如何剧烈变化,保持战略定力,进攻节奏不缓,坚决防止任何战事上的任何回头浪,而导致的前功尽弃。

曾国藩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只靠一件法宝

湘军统帅曾国藩

曾国藩的定力一方面来源于湖南人特有的倔强,决定的事,甚至撞了南墙也决不对头,必须头破血流,他依旧对当朝位高权重的把持者多有强烈不满和批评,在给郭嵩焘的书信里,他大谈对祁寯藻、杜受田、贾桢、翁心存、僧格林沁,这些人或是宰辅、或是帝师、或是皇亲国戚,在当时都是顶层绝对权力核心人物。然而曾国藩却对他们却多有意见,认为他们对国家朝政和社会风气不负责任:“往在京师,如祁、杜、贾、翁诸老,鄙意均不以为然,恶其不白不黑,不痛不痒……”这些位高权重或名誉崇高的人物,鲜有立场鲜明,勇于担当,常常是以老城持平的形象示人,大多都继承了嘉庆时期曹振镛“多磕头、少说话”,或是没醉的葫芦一般官场油条。

对于这些官场作风,曾国藩打心里产生厌恶,与此同时他加大了对自我的监督和约束,以超强的意志力,用儒家优秀的立身之法不断锤炼自我。虽然深知“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的自我评价的同时更是对自己清醒的认识,于是仅仅结合自我短板进行克服。这样的时候,他就更谦虚,更勤奋。

曾国藩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只靠一件法宝

中兴名臣胡林翼

“百端拂逆之时”、“打落牙齿和血吞”是痛彻心扉的深刻领悟,这并不是一切强者的姿态,而是一个天生弱者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自我磨砺。如果后人说他,走向成熟,获得成功,那么曾国藩的一切垫脚石就是感于此,来于此。这个湖南大山里走出的孩子,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步步艰难北漂,没钱,租房,孩子有病,急得他焦头烂额,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平凡而又负担沉重的普通身影。他最尊崇的祖父的遗言,被他奉为圭臬:“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倔强贯穿曾国藩的一生,尤其这种倔强上升到战略决断之时,竟发挥出耀眼的生命强度。

这种倔强如高山之上覆盖的冷冷寒雪,孤傲地耸立云端。他在家书中汇报自我志气和决心:“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这话读来至今还存在着体温,让人感动。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耻,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这是他精神自我规制的宏大计划,

在思想方面,他立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决绝试验,在他看来,人生大格局上没有一丝变动可能,要么左、要么右。他甚至认为,中庸的至大境界在品格上就是没有一丝妥协。苦苦历练杀出来的一条心路,却在不断的政治生活中被反复淬炼,

曾国藩认为战略定力关键时刻,任对方千变万化进行干扰,恰恰抓住了地方要害,这个时候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否则反弹的巨浪将一切成果全部吞噬葬送。

但求立脚之坚定

四十二岁这年,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才交来到他的手上。

带着一万七千人,装备零散去奔赴已经有百万并且战力最强的太平军,许多人看来,无疑自投火海。纵观来看,将绿营兵的所有失败全部归结为 战斗力弱,腐败等问题,并不完全准确,至少曾国藩认为,除了腐败无能,战力薄弱外,他们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错误,机动和筹划都缺乏大局眼光。

李瀚章在对他老师曾国藩战略部署上的概括较为准确:

“其过人之识力,在能坚持定见,不为浮议所动。”在长达十余年对抗数百万的太平军,曾国藩起兵之处,面对装备简陋,兵丁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仅仅一万七千人赶赴前线。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之中,逐渐将曾国藩战略实现东移,逐步接近最终目标。

显然太平军高层清楚认识到曾国藩这步战略的极端危害性,于是集中大量军力,展开“围魏救赵”企图迫使曾国藩分兵或是战略转移。先攻杭州,随即出其不意,回师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并乘胜追击,打下苏州常州,江南于是全入太平军之手。江浙向来是清政府的主要赋税来源和粮食供应地,因而清政府十分重视苏杭的得失,命令曾国藩放弃围攻安庆的计划,东下救援苏、常,并说“为今之计,自以保卫苏常为第一要务”。为了促使曾国藩能够撤围东援,清政府还赏给曾国藩兵部尚书的头衔,授给他署理两江总督的职务。苏州、常州都属于两江总督的辖区,新任总督的曾国藩有守土之责,自然必须完成恢复苏常的任务。

朝廷命令下达后,安庆会战还要不要打,便成了是否坚持曾国藩原定计划的关键。曾国藩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安庆之围决不可撤。他专门给朝廷上奏,力陈安庆不能分兵的理由。

曾国藩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只靠一件法宝

曾国藩书法

曾国藩最大的战略和总方针就是先要排除一切干扰,必须拿下安庆。在奏折中将总体战略和部署向清廷陈述说:“自古平江南之贼,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安庆一军,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根本。此臣反复筹思,安庆城围不可遽撤之实情。”在曾国藩有理有据的坚决态度下,暂时缓解了来自朝廷的压力。“目今贼焰方炽,人心大震,但求立脚之坚定,无论逆氛之增长。”

胡林翼配合曾国藩,二人商定用“围城打援”战术进行全面应对。曾国藩带兵驻扎祁门,用甚至不惜摆出牺牲自己,成全大局的坚定决心,也要拿下安庆。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是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总体军事作风,自己对此说:“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甚至认为天下为什么大乱?因为聪明人太多了,相互欺诈。湘军为什么能成功?两个字:一是笨拙的拙字,另外就是一个诚实的诚字。安庆之战靠着曾国藩坚强的战略定力全面推进,战斗异常惨烈,这是双方大对决前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他弟弟曾国荃作为安庆第一将领,在关键时刻,严格执行了曾国藩的既定战略,赵烈文在其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战斗进程和战备消耗。“凡苦战一日一夜,贼死者万数千人,我军死者百余人,用火药十七万斤,铅子五十万斤。”

在曾国藩的坚持下,曾国荃的湘军不惜一切,拼死不解安庆之围。正如曾国藩所料,陈玉成进攻武汉受阻,不得不直接回师救援安庆,来回折腾,反而给了湘军以最好的机会,最后太平军不但未能解安庆之围,陈玉成也在转战途中牺牲,部队全军覆没,安庆和整个安徽由此落入湘军之手。从此天京上游再也没有屏障,太平天国的命运也由此决定。太平天国总理朝政的洪仁玕后来在反思太平天国的历史时,认为太平天国最大的失误之一,就是安庆落到了湘军之手:“安庆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继陷落,不可复守矣。”安庆一丢,沿着长江一直到天京的各个城池也相继陷落,天京也就再无法守住了。

曾国藩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只靠一件法宝

曾国荃

在湘军之中,胡林翼的见识与品德都不在曾国藩之下,然而胡林翼的成就却不如曾国藩,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胡林翼缺乏曾国藩这样的定见。用曾国藩的话说,胡林翼“于久经谋定之局,每至临事变其初计”,对于大家已经商定的方案,一遇到大的压力,就容易出现动摇,临时改变计划。

如果带着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想法,必然延误整个战局发展态势,甚至战局一夜之间被扭转。曾国藩就是靠着坚韧的战略定力,保持住进攻节奏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才最终为全面收复南京做好了准备,从而以超乎惊人的意志力在历史上塑造了晚清能臣的高大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