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多少才合理?

摘要:綜合中美物價倒掛、美國逼人民幣匯率升值、人民幣需要保持較低匯率來確保出口等因素,筆者判斷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0-7.0是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人民幣匯率多少才合理?

4月中旬,人民幣匯率開啟了一輪貶值。在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從6.27跌到了7月3日的6.72,兩個半月時間貶值幅度達到6.7%。7月3日,央行主要領導在不同場合針對匯率問題發聲後,人民幣匯率有所企穩,但隨後再度走弱。7月9日,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指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前期漲幅較大,現已調整至合理水平,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波動或更具有彈性。

那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多少是合理水平?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通道了嗎?

人民幣匯率多少才合理?

中美貨幣國內購買力對比

目前,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每一份合約、每一筆交易、以及每一次結算平臺,如果都使用人民幣而非美元的話,那麼“切割”世界經濟金融蛋糕的大小,將發生明顯的變化。從理論上說,只要人民幣使用量增多,便意味著原本屬於美元的一部分蛋糕被切走了。按照這個邏輯,一個國家的貨幣使用率越高,就會變得越來越流行,其購買力和信用也將大大提高。反之亦然。

然而,當今世界各國的法定信用貨幣無需支撐物(比如黃金)就可以自由發行,其中,美元因其在全球所奠定的地位,被當作世界貨幣來衡量其它貨幣,其優勢無可比擬。因此,迄今為止,人民幣的購買力遠不如美元堅挺。

有網友曬出了中美兩國的物價對比:中國,工資5000元,吃一頓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牛仔褲400元,買輛車最少3萬元(夏利);美國,工資5000美元,吃頓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 20美元,買輛車最多3萬美元(寶馬)。

尤其是“中國製造”商品,在美國賣得比中國還便宜。一雙耐克運動鞋,在國內需要700元人民幣,美國只需300元人民幣上下;一套阿瑪尼西服在國內3萬元人民幣,美國只需7000元人民幣;一個iPad在國內要4000元人民幣,而在美國只需3300元人民幣。

出現上述狀況的原因,是由於出口美國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結算,再加上商品的定價權在美國手中。例如糧食、水資源以及發展經濟所需的石油、鋼鐵等大宗商品的定價權都掌控在美國手中,保證了美國人長期享受著低通脹的美好生活。

而美聯儲的一大功能就是將美國核心通脹率控制在2%的範圍內。近20多年來,美國物價波動極小。反觀中國,房價飛漲、貨幣縮水可以說是民眾的一個普遍感受。

與此同時,美國不斷地對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的顯著結果就是,同一種商品在兩國間產生了不同價格。美元(相對人民幣)對外貶值,而人民幣實際上是對內貶值,這樣一進一出,自然就形成了中美物價倒掛的現象。當然,不是所有領域中國物價都比美國高,非國際品牌的商品、土特產品、以及保姆、鐘點工等,中國還是比美國便宜。

綜合中美物價倒掛、美國逼人民幣匯率升值、人民幣需要保持較低匯率來確保出口等因素,筆者判斷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0-7.0是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提是可自由兌換

當前,人民幣貶值導致美元上漲,而強勁的美元對企業利潤增長是負面的——利率上升會抬高企業融資成本,特別是對於跨國公司而言。

另一方面,人民幣要成為全球認可的國際儲備貨幣,不可能處於長期升值的軌道,匯率大幅波動是人民幣逐步走向市場化的必然。

人民幣之所以能維持目前的高匯率,關鍵在於不能自由兌換。但從近兩年的各種信號來看,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而國際化的前提必須是可自由兌換。從這個角度來講,在確定可自由兌換之前,人民幣也需要來一次大貶值。因此,從4月份開啟的這一輪人民幣匯率貶值,客觀上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但是,並不能將這一輪貶值解讀為人民幣將出現趨勢性貶值。因為在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之前,盯住美元依然是主基調。中國是出口大國,但產品出口主要靠資源優勢而非匯率優勢,況且在美元把握定價權的當下,匯率貶值對促進出口起不了關鍵作用。然而產業轉型需要時間,等產業轉型結束,或者到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之時,人民幣兌美元才有可能進入較大幅貶值的通道。

相信中國央行的決策者也是這麼考慮的。(本文首發支付寶“金融簡單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