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好宦官,明朝占了三


说到宦官,人们不免想到太监、公公、宦官乱政。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少不了宦官作恶,从赵高、十常侍、魏忠贤、王振、刘瑾、不绝于耳,个个罄竹难书。今天说的四位,却独树一帜,他们在各自的方面做出了贡献,做出了表率,可以说,这四位是中国古代好宦官。

蔡伦。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时入宫,后因权力斗争自杀。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就连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特别展示了蔡伦的造纸术。蔡伦之贡献,再怎么赞颂也不为过。

郑和。这也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明朝永乐年间宦官,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3年,郑和在回途中病逝,享年62岁。郑和下西洋,传为佳话。

冯保。明朝万历年间宦官。万历年幼,首辅张居正执政,冯保精明的团结在周围,为政局的稳定和新政的有效落实做出了贡献,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 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后因万历的嫉恨,冯保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王承恩。一部《江山风雨情》,王刚老师的演技让此人物入木三分。事实上,王承恩忠心护主,在李自成破北京后,众多文臣纷纷投降,而王承恩忠心不二的事迹确实可歌可泣。最终,王承恩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这是一位忠心的太监,也是一位好太监。 以上四位,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事迹,大家最欣赏谁?还知道哪些作风优良的太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