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畫小歌」刷屏,AI如何讀懂靈魂畫手?

“猜畫小歌”刷屏,AI如何讀懂靈魂畫手?

最近,一款名為“猜畫小歌”的小程序在微信上線,採用“人類畫畫+AI猜題”的模式,讓很多靈魂畫手欲罷不能。

於是,這樣的蒙娜麗莎,

“猜畫小歌”刷屏,AI如何讀懂靈魂畫手?

這樣的鸚鵡,

“猜畫小歌”刷屏,AI如何讀懂靈魂畫手?

以及更多魔性十足的作品紛紛出現在大家的朋友圈中。

AI怎麼猜

這款畫圖遊戲為啥叫“猜畫小歌”呢?“歌”是谷歌的歌,它由由谷歌中國研發。谷歌稱,“通過‘猜畫小歌’,我們可以幫助用戶更好、更直觀地體會和了解 AI。”

據介紹,“猜畫小歌”由來自Google AI的神經網絡驅動,該網絡源自全世界最大的、囊括5000多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

而且,谷歌AI並不是等參與者畫完後再根據整幅畫面來猜結果,在參與者剛剛動筆的時候,谷歌AI就已開始猜了。“我猜這是線,腿,掃帚……”

谷歌透露,計算機的視覺技術能讓計算機直接理解輸入的視覺信息,由此“看到”這個世界。這一技術既能在視頻通話中識別出你的朋友,以便加上對應標籤,也能幫助識別人類眼底診斷圖像上的早期糖尿病症狀。

AI也有猜不出的時候

如果猜不出,它會用銷魂的經典谷歌女聲語音說:“我沒看懂你在畫什麼?”,偶爾還會爆出一句東北話“你畫的啥玩意?”

果殼網分析稱,研究人員通過人類塗鴉數據集中訓練神經網絡,讓AI來理解人們在繪製塗鴉時是在何時起筆、走筆方向、何時停筆的。經過訓練的RNN(循環神經網絡)模型接收到人類繪製的塗鴉後,會生成一張類似的新塗鴉。RNN通常用來處理序列數據,在簡筆畫上,序列就是整個繪畫過程。

網友因此發現了戰勝AI的方式,加入在作畫時從局部開始,不要一下子畫好輪廓,或添加一些細節進去,就會干擾AI的判斷。

為何刷屏?

“猜畫小歌”為何能如此火爆?一方面,這款小程序畫面簡單易懂,上手非常快速,“小白”級玩家也能輕鬆上手,老少咸宜。另一方面,“猜畫小歌”的成功離不開遊戲設置的社交機制,使其在玩家中不斷裂變。它設置了排名系統,以及分享、對比其他玩家作品的功能,給予玩家群充分地參與。

“猜畫小歌”的成功再次驗證了“易上手和社交性”對於小遊戲的重要性,這個遊戲因為與人工智能鬥智有了一番新的樂趣,也給遊戲行業從業者在“如何吸量”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這款遊戲的社交功能在於,玩家可以邀請朋友和家人圍觀誰能在挑戰中堅持最久,另外,還可以將有趣的畫作分享出去或者保存到手機裡。

繪畫遊戲的終極目的是?

有位用戶說得好:

遊戲結束之後,谷歌人工智能試驗獲得了一些新數據,玩家也意識到自己的計算機插畫藝術家之夢可休矣。

來源:綜合人民網、北京晨報、中國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