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在線教育營銷觀察:“刷屏”能否帶來新機?

在線教育火了,在線教育個股日日翻紅。事實上,今年的廣告投放也特別火。

在線教育行業逆風而行,從央視春晚的猿輔導廣告開始,眾多在線教育企業一面響應教育部所倡導“停課不停學”“在家上課”,一面瘋狂的上線各路廣告。

從春晚“首演”到持續傳播

今年,在線教育企業首次亮相央視春晚,成為業內談資。春節歷來是大家休息、放鬆與家人團圓的日子,對於企業而言,春節也是撬動市場、突襲對手、扭轉格局的絕佳時間窗口。甚至有觀點稱,疫情期間大家出不去,都在家看春晚,這是近年來春晚廣告投放最值得的一次。

猿輔導在春晚的廣告採用了兩種方式,一是在春晚前的廣告短片投放,猿輔導及其旗下品牌猿題庫、小猿搜題等均涉及;還有在春晚播放過程中的主持人現場口播加提示字幕。

猿輔導成為了央視春晚的合作伙伴究竟花費幾何雖沒有對外透露,但卻可以從以往報道管中窺豹。

據媒體報道,2018年央視春晚,淘寶作為當年春晚廣告的“標王”,拿到了互動提示logo露出,主持人口播,屏幕下放提示字幕等廣告資源,而這一花費在3億元以上。

猿輔導的投放營銷並沒有止步。春節假期,猿輔導廣告在央視頻繁出現,疫情發生後,猿輔導打出“提供免費直播課”的廣告,多次出現在微博投屏,帶有“猿輔導免費在直播課”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6億。

有分析人士表示,免費贈課就是一種營銷手段。猿輔導的免費直播課入駐“學習強國”APP、央視頻等各大流量平臺。2月15日猿輔導啟動“百萬人在線大模考”。

此外,猿輔導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等媒體平臺、微博客戶端、微信等社交平臺、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騰訊、bilibili等視頻平臺等進行了廣告投放。

如此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有觀點稱猿輔導藉著疫情打了一把廣告營銷的“翻身仗”,為的是躋身教育行業第一梯隊。

在疫情暴發前,猿輔導的營銷投放力度也不小。1月15日猿輔導宣佈開通全國高鐵“車上在線教育”服務; 1月9日猿輔導宣佈成為CCTV《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獨家互動合作伙伴,觀眾可以在猿輔導上參與節目互動、競猜每期節目的獲勝擂主。節目嘉賓在猿輔導為青少年開設直播公開課。

而猿輔導管理層在2018年得出的結論,這似乎可以解釋猿輔導此番佈局。“K12市場增長非常快,但誰也不會突然一下子把市場全佔了;只要比對手做得好一點,增速更快一點,肯定有機會,中間的窗口期很長。”

事實上,在2019年在線K12大班課賽道已經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各家機構都愈發注重品牌的宣傳。

廣告刷屏 教育各賽道企業不甘落後

教育行業各賽道玩家都不甘落後,在各個平臺進行了大量的廣告投放。教育培訓機構是一個極度依賴口碑的行業,產品打磨與正向口碑的傳播成為機構競爭的關鍵。

在素質教育領域,在線少兒編程機構編程貓也瞄準了春晚的廣告投放,在得到App、深圳衛視和愛奇藝聯合出品的《知識春晚》中,現場擺放了編程貓的周邊產品。主持人還用對話的形式敘述了一段編程貓廣告。

除猿輔導外,K12教育企業的動作非常迅速,學而思網校、作業幫、高途課堂、新東方、網易有道精品課等在線教育企業紛紛推出免費贈課,1月31日起,這些品牌的廣告投放力度均明顯提升,主要以“免費公益課堂”為宣傳點,通過與媒體、視頻平臺合作等增加曝光量。

疫情期間免費課程的曝光能大大提升在線教育的滲透率,尤其是廣大下沉市場。 “此前很多下沉市場的用戶不論怎麼宣傳,都不會選擇在線教育。”秦學教育首席戰略官張肖磊說,但現在學生和家長別無選擇,免費課的門檻很低,將促進下沉市場上的家長嘗試在線教育。

西部證券李豔麗認為,此次疫情期間的競爭將讓行業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龍頭公司在品牌知名度和師資力量上仍具核心競爭力,預計其表現在疫情期間會遠好於行業平均水平。

流水的廣告打出去,有用嗎?

疫情期間,各家現金流吃緊,依舊大手大腳的做營銷有用嗎?數據來看,似乎取得了進展。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網民對線上教育平臺的依賴加強,相比去年春節增長了22%,教育學習APP行業日均活躍用戶規模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後1.27億,升幅46%。因“停課不停學”學生在家紛紛利用線上平臺進行學習,這將有利於在線教育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

疫情下的在線教育營銷觀察:“刷屏”能否帶來新機?

春節後一週,遠程辦公和在線學習的需求明顯上升,效率辦公領域日均活躍用戶規模上漲近4000萬、K12教育已經超過瀏覽器登榜前三,上漲過2000萬。

疫情下的在線教育營銷觀察:“刷屏”能否帶來新機?

據百度指數,在過去30天,pc端和移動端對於“在線教育”一詞的搜索量成幾何倍增長,整體同比增長291%,整體環比增長414%。

一位四線城市家長告訴記者,開始報名嘗試多種線上課程。

而之前一直沒有走通的下沉路徑,一面藉著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東風,一面靠著疫情期間轟炸式的廣告營銷,隨風潛入了三四線家長的心,關於“網課崩了”“釘釘被打一星”等熱搜,與流量明星走紅相似所謂“黑紅也是紅”,更是在國民心中刷了一把在線教育的存在感。

疫情下的在線教育營銷觀察:“刷屏”能否帶來新機?

而體現在數據上,在線教育對下沉用戶拉動作用顯著,春節後一週,新增用戶中三線城市及以下的下沉用戶佔比接近70%,較平時上漲約10個百分點。

在得到寒假延期通知後,在線教育平臺更是漲勢強勁,紛紛開放免費課程“停學不停課”, 春節後教育學習典型APP用戶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以工具類、K12、語言類增長最為明顯。

另據媒體報道,QuestMobile(2月9日)後臺數據顯示,自1月29日起,作業幫的日活躍用戶(DAU)從800萬左右攀升至2月4日超過1400萬。同期,小猿搜題的DAU從300萬也漲至500萬。學而思網校的日活躍用戶(DAU)從2019年的日均十幾萬已經攀升至2月4日的接近400萬。其他在線教育的DAU也迎來一波漲勢。

持續投入營銷 為逆襲?

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在一場題為《疫情突襲,企業如何逆襲》的直播中分享到,表面上疫情對大多數企業都帶來很大的衝擊,有大量企業面臨生死存亡問題,許多人現金流熬不過幾個月。但優秀的頭部的企業都憋著勁搶反彈,擴大份額。其實迴歸到常識,市場規模就在那裡,關鍵是在行業中是跑贏了大盤還是淘汰出局,市場份額是擴張了還是下降了。

江南春認為,疫情對各企業影響不同,其實競爭格局有可能發生變化。然後戰略節奏也會發生變化,特別是頭部企業是憋著勁要發力的,想一舉與第二梯隊拉開差距,想搶奪沒有競爭力的競品退出後騰出的市場空間,而有創新能力有差異化價值,有充分現金流的第二梯隊則暗暗地在想如何彎道超車。

江南春表示,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擁有品牌的,只有那些真正的好產品,一旦找到品牌的差異化價值,抓住了時間窗口,在傳播上持續投入引爆,在渠道和用戶運營活動上不斷投入優化的公司才能贏來戰略拐點,贏來量價齊漲。

但是硬幣的背面,投放營銷舉措也對原本的正價學員造成了一定衝擊,不少家長選擇退費後報名免費課。同時,如此大的增量免費課學員規模,客觀上導致了幾家公司只能採取零服務的方式提供課程,在這樣的狀態下,日後學員的留存與正價課的轉化有待課程效果的檢驗。

西部證券李豔麗認為,疫情平息後,線上業務增速大概率會有所回落。若大量線上業務轉移到線下,能否將課程進行較好的銜接將對培訓機構提出一定挑戰。

疫情下的在線教育營銷觀察:“刷屏”能否帶來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