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近年來,隨著石材行業的變革,石材機械領域亦出現兩級分化的現象,作為龍頭企業,福建盛達機器股份公司如何實現“三十而立”?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盛達機器董事長蘇永定

這是晚上20:30的晉江,貫穿主城區南北交通的世紀大道燈火輝煌,萬達廣場、SM廣場等商圈正迎來客流高峰期,五店市傳統街區則在紅磚瓦黛之間,上演著閩南文化的新時尚。

依靠工業發展,改革開放後,晉江這座位於東南沿海的小漁村一舉成為全國最富裕的縣級市之一,“鞋都”的光環下,當地機械製造業亦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當20:30的夜間休閒生活啟幕之際,位於安海鎮梧山工業區的福建盛達機器股份公司生產基地內,工人忙碌依舊。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與蘇永定的訪談時間就約在此刻,但還是避不開密集拜訪的人流。彙報工作的、尋求意見的、洽談合作的……當東半球轉入夜晚,盛達機器董事長沒有半刻停歇,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在蘇永定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匠心研磨,始成業界泰斗

以蘇永定年少時的創業經歷為線索,深挖企業發展脈絡,如今盛達機器恰好迎來30週年誌慶。

1988年,已探明花崗岩資源儲量1.5億立方以上的晉江市永和鎮及南安市石井鎮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採礦熱潮,採石業、石材加工業漸成當地主要支柱經濟。從行政區劃圖上看,一衣帶水的安海鎮不僅連接著晉江、南安兩個縣級市,更與依靠石材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永和、石井兩鎮有著十分緊密的地緣優勢。如何從中分得一杯羹?安海人蘇永定將目光瞄準了尚屬空白的石材機械製造業。

“1988年屬於新中國發展建設的節點,石材作為建材的主要元素之一,任何材料都無法取代它的天然性,因此我預判未來石材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石材機械作為相關產業緊隨其後,肯定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蘇永定回憶道,90年代前後,屬於粗放式開發期的中國石材行業追求在成本最低的情況下實現效益最大化,對於石材機械設備的要求僅以滿足基本生產功能為主,准入門檻較低。為此,從小就喜歡研究零配件組裝的他以單臂切、手搖切等簡易設備為切入點,正式踏進石材機械行業。

此去經年,就是30載的光陰荏苒。

期間,蘇永定也見證了石材機械行業的潮漲潮落。尤其是隨著石材銷量遇冷,行業逐漸走向精細化的發展趨勢,對機械設備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提出進一步要求之後,眾多“野蠻生長”的石材機械企業考慮到原有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新產品的研發又需耗費大量財力和人力,紛紛選擇轉型或是轉行,避免與日益緊縮的石材及其相關產業短兵相接。

“經濟波動是有周期和規律性的,我不否認有些人轉行成功了,但換個角度來看,本行是基礎,連本行都不肯堅守,又談何創業者的夢想?”對於蘇永定而言,這個夢想就是將盛達機器打造為石材機械領域的長青企業。

從草創時期的單臂切、手搖切,到迎合進口大理石應用熱潮興起的自動磨機、石材異形加工等設備,再到如今與時俱進的數控五軸橋式切石機、多條繩鋸、花崗岩框架鋸、人造崗石生產設備,盛達機器長期致力於新機械、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創新,目前,其已擁有40多個產品系列,200多種產品規格,躍居為國內最大的石材加工設備生產廠家之一。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盛達新一代蛟龍組合繩鋸

盛達機器能取得今日的市場地位,與蘇永定對行業的熱愛密不可分。即使公司已經頗具規模,他依舊會下車間與一線工人共同探討,研究如何解決技術問題,有時甚至到了深夜,值班的保安還能看見他和技術團隊挑燈夜戰的身影。

“和簽單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有時裝配問題沒解決,技術沒突破,我都夜不能寐。”出了董事長辦公室的蘇永定,此時更像一位匠人,在機器一錘一煉之間,塑造著盛達“立足市場,以質取勝”的品格。

技術主導,重視設備與環境的磨合

對於前沿技術的渴望深深刻在蘇永定的骨子裡。作為石材機械領域的“80後”,如今盛達機器已經到了三十而立的階段,位於梧山工業區20多萬平方米的研發生產基地不再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經過長時間的考察、評估之後,分流批量生產等關鍵職能的盛達機器新址最終落戶於廈門市翔安區,相較於晉江總部,這裡更具人才、政策、交通等方面的優勢。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2012年,為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成立廈門盛達凱嘉。

蘇永定不是孤軍奮戰。在追求石材機械領先技術的道路上,他的背後還有著由多名中高級工程師、意大利工程師、教授、博士研究員組成的專業團隊,研發過程中,以他為主導,將各項目落實到各個部門及個人協作攻關。相較於知識型人才,兼具商人與匠人雙重角色的蘇永定更知道現在市場需要的是什麼。

對於早期中國石材機械設備生產是從模仿開始這件事,蘇永定並不避諱,“國內石材行業發展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更別說石材機械了。剛開始決定要做的時候,只是知道意大利有這樣的設備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地去探索。”但仿製並不是100%的復刻,而是取其精華的過程,例如將設計太複雜、不便操作的部分去掉,對造型進行改造,更重要的是針對設備的使用者、使用時間、使用環境等進行定製。

尤以上世紀石材行業發展初期為甚,在如今石材人都稱之為“暴利”的年代,許多礦主、石材廠家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實行工作人員“三班倒”,工作設備24小時全天候的超負荷工作制,在這樣的強壓之下,對於機械的主要訴求就是:結實、耐用。同時,考慮到勞動者的文化水平,在操作方式上也會設計得更為簡單易行。

就像對待初生的嬰兒一樣,蘇永定在每臺新設備誕生之初就為它們將來的生存環境做全面考慮,進行針對性的材質呵護和技術改進。如今,盛達機器先後在華北、華南、華東、華中、西北、西南等區域設立了36個銷售經營部及售後服務網點,併成立外貿業務辦公室,產品遠銷美國、意大利、土耳其、埃及、巴西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的創新性、耐用性、適用性等優點日益凸顯。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盛達產品出口遍及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等九十多個國家,並完善了國內外銷售及服務體系。

這對盛達機器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規劃也大有裨益。俄羅斯的苦寒、哈薩克斯坦的宗教習俗、北歐的8小時工作制……如今蘇永定正在用心考察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地理環境、人文特性及當地的工作習慣。角逐國際市場的盛達機器從來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高屋建瓴。

拓展邊界,提高整體輸出能力

如果說位於國際競爭格局的盛達機器側重於以個性化為籌碼,那麼在盛達機器的國內發展規劃中,綜合能力的提升則是其近年來孜孜以求的攻堅方向。

從其首創的“全廠輸出”概念就可見一斑。作為目前中國石材生產設備最齊全的廠家之一,盛達機器為石材加工創業者提供從廠房、設備規劃,到流水線配置、出品質量的把控等全系列配套服務,同時,基於廠內生產設備統一由盛達機器出品,在後期維護上實行終身服務制度,能夠有效地解決石材企業主在籌建期的許多後顧之憂。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在追求石材機械領先技術的道路上,盛達創造性提出“全廠輸出”概念。

蘇永定也將這一模式稱之為“鑰匙工程”,“石材行業要發展,好的設備是基礎,但很多石材工廠對配置和生產需要都不瞭解,通常情況下,這些企業主會找5-10家石材機械公司買齊設備,但設備發生故障的時候卻不知道要找誰,或面臨廠家互相踢皮球的情況,無法得到完整、有效的服務,這時就需要一把鑰匙解鎖這個困局。”

以高端技術人才為智庫,以軟件和硬件研發為主線,以加工製造水平為優勢,30年的發展歷史磨就了盛達機器這把金鑰匙,針對未來趨勢定位,為石材企業量身打造全套設備解決方案,全程跟蹤客戶從訂貨到物流、安裝、維護等整體輸出過程。迄今為止,盛達機器已成為中國石材機械市場服務管理系統的一個標杆。

智能製造,是未來也是夢想

近年來,如何佈局智能製造成為蘇永定與朋友們聊天時的新話題,一邊是風口,一邊是企業技術迭代的需求,以盛達機器為代表的“新勢力”正試圖在智能製造領域趟出一條新路。

和智能技術相關的招聘已在盛達機器內部啟動,它招募的智能製造人才主要面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工業設計、計算機等相關專業,而在現有的技術研發團隊裡,高學歷、高水平的研究專員正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智造型人才的補充,並與中科院、華僑大學、福州大學等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往智能製造時代發展也是盛達機器關於未來十年發展規劃的設想,而在此之前,盛達機器必須搶先完成“自動化”。在蘇永定看來,只有石材機械自動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與智能化無縫連接,為此,盛達機器也在做著不懈努力,以其旗下的CNC五軸石材加工中心為代表,通過自動換刀、自動切割、數據化輸入等技術的突破,業已成為行業自動化水平的典範。同時,蘇永定向《石邦》雜誌透露,盛達機器正與意大利某知名石材廠家洽談合作方案,預計今年落地,屆時雙方將進行優勢互補,實現石材機械領域頂尖智能技術的全覆蓋。

《石邦》人物|盛達機器蘇永定:行業發展 設備先行

▲2015年,盛達成功研發花崗岩框架鋸,解決了世界石材加工技術難題。

以盛達機器為代表的石材機械企業走上智能製造發展之路有其時代背景,第四次工業革命和中國製造2025發展藍圖是戰略機遇。目前,盛達機器已被福建省科技廳選定為“石材加工數字化裝備研究及產業化”科研項目的研發生產基地,承擔福建省重大科技專題專項“石材數控加工設備研發及應用”,併成為泉州市“泉州智造2025”產業規劃,推動“數控一代”轉型升級的核心示範企業之一。

注重傳承,文化築就企業根基

政府層面對盛達機器的關注與日俱增的同時,坊間風評也在對這家求真務實的企業不斷示好,一是對其企業文化的青睞,二是對其創始人蘇永定慈善之舉的好評。

在盛達機器500多個員工面前,蘇永定就像一個大家長,除了負責核心決策之外,他還深知每位盛達人的脾氣和秉性,在他看來,及時的表揚和晉升不僅能夠促進各個崗位的精準銜接,同時也更有利於團隊結構的穩定性,而這種穩定性帶來的忠誠度將成為企業在市場中有序擴張的一把利刃。

蘇永定將其總結為“留人文化”。除了數十位從盛達機器正式成立就跟隨公司到現在的老員工之外,目前,擁有5年以上工齡的盛達人也已達到上百位,佔據員工總數的20%以上。蘇永定認為,“給予員工榮譽感和歸屬感有時比物質獎勵更重要,有些企業文化看起來很漂亮,每天都在開會,但能夠真正留住多少員工還是需要時間驗證的。”

對內塑造企業文化競爭力之外,盛達機器亦通過蘇永定的個人善舉成就了正面的企業影響,廣受當地好評。

如今,蘇永定個人累計捐款總額已達300多萬元。與其同時期創業的閩南企業家,大都經歷過物質匱乏時代的貧瘠,求學環境也以簡陋為主,這些年少時的記憶彷彿在心裡紮下了根,促成了他們在功成名就之時熱衷慈善的舉動。對於他們而言,金錢不只是血緣關係的傳承,還有社會善意的傳播。

當膝下的3個兒女長大成人之際,1969年出生的蘇永定也已髮髻斑白,面對苦心經營多年的產業,與傳統觀念不同,蘇永定認為傳承雖說是必然的,但是否一定要二代接業關鍵還是看兒女自己的興趣和選擇。

作為盛達機器的靈魂人物,蘇永定並不傾向於把這家公司打造成家族式企業,“我覺得自己心態上還很年輕,還在奮鬥的道路上,也許未來會出現一個比我更有激情投入於石材機械事業的人也不一定。”處於核心位置的他,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貫穿自己對企業乃至行業的影響力。

編後語

採訪過程中,蘇永定坦誠地對《石邦》雜誌說道:“國內製造業的利潤正在不斷壓縮。”當行業進入割據階段之時,山頂的眾神們正在分道揚鑣,許多曾經耳熟能詳的石材機械企業逐漸隕落,在這樣的艱難跋涉下,依舊保持著良性增長態勢的盛達機器與蘇永定這位靈魂人物的努力密不可分,“不能說‘誰動了我的奶酪’,不同的打法才能讓行業競爭格局更具多元化,向創新方向發展。”即便石材機械領域的競爭趨勢業已甚囂塵上,蘇永定依然保持著開放性的心態,也許就是這樣的理念支撐著盛達機器在30年發展歷程中勇立潮頭,成為行業聚焦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