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史萬歲

01

說到隋朝的名將,我們可以羅列出一大堆來,亂世出英豪嗎。但是要說誰是其中頂尖的將領,那就寥若星辰了,也就楊素、韓擒虎、史萬歲、賀若弼等人。

名將都是以戰功來說話的,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哪個猛將名下都有著令人驚歎的赫赫戰功。

史萬歲也不例外,都是憑本事吃飯。他名下最出彩的有兩項戰績。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四大名將

02

公元583年,隋朝軍隊與突厥軍對陣之時,史萬歲單騎出戰,僅幾個回合,就砍下了對方敵將的腦袋。突厥首領畏懼,立即引軍逃去。史萬歲此戰後以勇猛而名揚四海。

公元 597年南寧州部族首領起兵反隋,殺隋官吏,氣焰囂張。史萬歲帶兵前往征討。

他的軍隊一路跨溪越澗,吃盡甘苦,不遠萬里來到南寧州。克服了水土不服、疾病群起的困難,一路進剿七州。

行數百里,見當年諸葛亮南征時所立功碑。碑的背面刻字日:“萬歲之後,勝我者過此。”石碑,大舉向前進攻。史萬歲深入敵境,兵鋒銳利,所到之處無城不摧,先後消滅叛族軍隊三十餘部。

叛族首領一看抵擋不過王師大軍,於是提出投降,歸順隋朝。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一馬當先

03

這些戰功的獲取,都為史萬歲的晉升奠定了基礎。但老子說過一句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說得太經典、太到位了。老百姓所謂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包含了極為樸素的哲理性。

戰功就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讓你進階,也能變成包袱。接下來我們要敘述的事情,就是當史萬歲的功勞本上本來應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不但沒有如願,反倒成了他衰落的起因,甚而被有心人所利用,變成他生命終結的導火索。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叛亂

04

公元599年,突厥都蘭可汗被部下所殺,其部落大亂。為挽救突厥頹勢,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可汗,於公元600年四月率兵進犯隋邊。

隋文帝接到邊關的奏報,令楊素帶一路,史萬歲帶一路,兩路大軍共同合擊步迦可汗。這可是兩路大軍共同進行的一次大合圍。

誰知道楊素他們這一路的運氣實在太差,連敵兵的毛都沒有碰到。楊素運氣不好,不代表都不好,史萬歲這邊卻斬獲頗豐。大軍行至大斤山(今內蒙大青山)時,就和步迦可汗的軍隊遭遇了。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出戰

步迦可汗派人問:“隋軍主帥是誰?”

偵察騎兵報告說:“是史萬歲。”

步迦可汗又問:“哪個史萬歲?是不是當年威震敦煌的那個守將?”

偵察騎兵說:“正是。”

步迦確定隋軍統兵將帥是當年威震敦煌的史萬歲後,連進軍的慾望都沒有了,慌忙引軍回撤。

史萬歲揮馬追擊百餘里,大破突厥軍,斬殺數千。又繼續跟蹤追入沙漠數百里,凱旋而歸。

等他的部隊凱旋歸來時,楊素的軍兵還在荒漠中尋找獵物呢。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楊素

05

本來是兩路大軍合擊圍剿,結果史萬歲獨吞了戰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吃相太難看”。

你叼到了肥肉,總要給大夥也來幾根骨頭打打牙祭不是?結果你這麼一獨吞,犯了眾怒。用現代流行語來形容,就是破壞了“潛規則”。

中國這個古老的民族,向來不乏智慧人物,各色人都有。這不,因史萬歲的“吃相”太難看,引起一無所獲的楊素的妒忌。

楊素在心裡說,人不要太貪,否則,不是有句俗話嗎,叫好吃難消化。

回朝以後立馬在隋文帝前奏了他一本:“突厥已經投降了,況且他們本來不是入寇,只是放牧而已。”別的王爺也隨聲附和。

由於眾口鑠金,這次的戰功就這樣被楊素等人的“化功大法”消弭於無形了。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隋文帝

06

自己帶兵歷經千辛萬苦贏得的戰功被埋沒,自己還到好說,可是給手下的弟兄們無法交代呀。所以史萬歲心裡頭這個憋屈呀!

於是數次上表陳述,但奏章送到隋文帝那裡,就是一個泥牛入海沒消息。

就在這時,朝廷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隋文帝廢掉太子楊勇,另立晉王楊廣為新太子。

為了嚴防東宮結黨謀變,隋文帝派人盯著東宮的一舉一動。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隋文帝和皇后

07

一日,隋文帝在旅遊完剛回到京師,突然想起史萬歲上的幾道奏章,想和大臣們合議一下,把這件事情給解決了,省的讓他像蒼蠅似的整天在那裡瞎嗡嗡。於是問道:“史萬歲現在何處?”

楊素看隋文帝神情不太愉快,腦子一轉,馬上射出一發冷箭,就這一箭,要了史萬歲的命:“萬歲拜訪東宮去了。”

隋文帝聽完,一愣神,用鼻子冷哼一聲,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馬上宣詔史萬歲覲見”。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震怒

08

其實這時的史萬歲正頭忙腳亂地做救火隊員呢。

有數百出徵的將士在朝堂喊冤,等候皇上。史萬歲看到將士們群情激奮,只好好言安撫道:“我今天把你們的功勞極力地陳述給皇上,事情會解決好的。”

見到隋文帝后,直接用叱問的語氣說:“將士有功,卻被朝廷所抑制!”

他的語氣激昂憤慨,透漏出一股深深的怨氣。

隋文帝心裡越發震怒,心說:“史萬歲你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平日裡臣下喊我萬歲,你跟著沾了多少光?看樣子你現在對朕不光是心懷不滿,還和東宮廢太子相互勾結,還要謀圖不軌呀。今天看我不把你‘史萬歲’變成‘史萬碎’”。

想到這裡,盛怒之下的隋文帝做出一個很不理智的決定,在眾目睽睽之下,令武士將史萬歲暴殺於朝堂。

頂尖名將被同夥的頂尖名將所滅,聽後是否令人感嘆惋惜

下詔

09

結語:表面上看是隋文帝在盛怒下,不假思索的處死了史萬歲,其實看了這個事件的整個過程,聰明的讀者已經看出了端倪,出手的是隋文帝,真正勾火的是楊素,他才是真正致史萬歲於死地的罪魁禍首!他因為一個嫉妒,一代名將竟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足見人心的險惡呀!

其實何止是史萬歲,隋文帝和他的大隋都成了楊素的犧牲品。由於他太信任楊素,楊素勾結皇后把隋煬帝順利扶上了位,致使隋朝成了秦朝的“翻版”,二世而亡。

隋文帝地下有知,不知道要留下多少悔恨的眼淚呢?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