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蕭韜

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時隔7年的2018年1月12日,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電影《無問西東》終於上畫。清華校友圈熱議,各地校友觀看捧場。電影熱映正熾,觀眾們眾口交贊、好評如潮。不少觀眾被感動到潸然淚下,讚譽為催淚大片。

據悉,《無問西東》首周票房為1.39億元,在同期影片中口碑較高。上週排片雖然不到8.8%,但是上座率奪冠接近23%。

片名“無問西東”,緣自於一句清華大學校歌歌詞:“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這一句話,代表前1949年那兩代清華知識分子的風骨和胸襟。尤其西南聯大時期的清華,尤為顯得璀璨奪目,影響深遠。

影片敘述了四代清華人的擔當與責任,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與只問初心。

《無問西東》穿越1923年、1938年抗日、1962年和21世紀當下,追尋清華學統承繼的傳統精髓“立功 立德 立言”,弘揚“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精神。

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1923年民國,學術自由。

吳嶺瀾覺得優秀的學生應當學理工科,但是自己物理不及格,於是憋悶。梅貽琦校長開解他的心結,於是吳嶺瀾潛心國文研究。梅貽琦梅貽琦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傳道受業解惑,指點吳嶺瀾的人生迷津,一心為學。聽了泰戈爾的講演,他篤定思索“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他搞學問之餘,遐想著在素雅雪地裡拉小提琴的風雅。

歲月滄桑,世事劇變。

1938年,抗日烽火連天。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清華大學已經西遷昆明,併入西南聯大。吳嶺瀾成了一名國文教師,在鐵皮屋頂的教室擋不住一場暴雨的襲擊,學生們聽不清老師的聲音,於是全班只能靜坐聽雨,偷得片刻閒愉。關於西南聯大的象牙塔生活,鹿橋的小說《未央歌》追憶了一些學生屬於青春的校園愛情。

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抗日戰火,安放不了平靜的課桌。名門子弟沈光耀,忍痛看到同胞被炸死,點燃起報國心壯懷激烈,決心棄筆從戎。沈母美麗、雍容帶卻無炫耀,聞訊從千里之外趕來勸阻。一口粵語溫柔大氣,帶著三分隱忍,只輕輕跟孩子用粵語說:你跪低,你背家訓給我聽。沒有想要你追求功名,那都是一場幻滅。只希望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自己喜歡的姑娘結婚生子,不是為了我,而是你能享受人生樂趣。當空軍教官道出 “這個時代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讓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嚴辭反對,毅然從軍。他不忘空投食物給貧困孩童們,英勇殺敵保有憐憫心。

當沈光耀就要駕機殉國之時,投餵過的那片貧瘠土地上大雨滂沱,孩童們發抖並飢餓,雙腿殘疾的神父說,“唱歌吧,孩子們,歌聲能幫我們忘記飢餓,寒冷和恐懼”。 在孩子們的歌聲裡——“這些離開了家鄉的人,在夢中也看見幸福故鄉”,沈光耀駕機俯衝日軍軍艦,經過降落傘上被打死的戰友時,說了一句“回家”,隨後與敵人同歸於盡。沈母接到兒子的遺物後,落淚無聲。

觀眾看了沈光耀壯志凌雲的民族魂,有誰不會潸然淚下?久違的抗日英烈傳,如今還有多少中國人銘記?

沈光耀的報國故事,是抗日時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愛國壯舉。他的原型是清華學生沈崇誨,天之驕子27歲犧牲。他的身後矗立著一批年輕的學生空軍烈士,譬如林徽因的弟弟林恆、蔣介石的遠親、國防部長的兒子、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兒子、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復……

他們受到的空戰校訓,是: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臺灣導演張釗維曾拍過一部紀錄片《沖天》,講述那些年輕空軍的光榮故事。他們時刻準備為國捐軀,“沒有明天”。

此外,我們在齊邦媛的自傳《巨流河》和宗璞的小說《野葫蘆引》裡,看見當年不少學生從軍,無畏地為國獻身。著名大律師張思之,就是參加中國遠征軍的倖存者。

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清華大學不僅僅學生參軍,中正大學姚名達(號顯微)教授亦為國壯烈殉難。他是抗日戰爭時期第一個勇赴國難的教授,組織師生戰地服務團,親赴抗日前線,1942年在江西省新幹縣贛江邊的石口村與日寇搏鬥中英勇犧牲。中正大學校長鬍先驌在紀念姚名達殉國一週年時,曾高度讚揚他“絕學有遺著,千秋有定評”,“英風傳石口,大節振江西”。中正大學的承繼學校江西師範大學青山湖校區,特別在西湖畔築亭“顯微亭”, 紀念姚名達教授。

不過,清華學生抗日從軍偶爾也發生炎涼的悲劇。清華學生熊大縝參加八路軍,1939年卻在冀中根據地遭誣陷活活地被石頭砸死。幾乎與他相依為命的恩師、中國物理學宗師葉企孫在文革無故受連累批鬥,搭上性命。中國物理學奠基人,晚景坎坷悲涼,執政黨對不起他!

清華學生抗戰從軍,彰昭英勇衛國的風骨卓絕。《論語·泰伯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清華從軍學生就是弘毅之士,傳承了中國士子的家國道義與責任擔當。北京清華園,一塊黑色石碑依山傍水,刻著43位校友烈士名錄。

所有的抗日烈士浩氣長存,海峽兩岸四地的中國人都不能忘記!

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時間是一條汩汩流淌的河流,流到1962年罪惡滔天的文革前夜。

沈光耀空投食物的一個孩童陳鵬長大成人,和同學王敏佳、李想一起為愛情糾結。他誤會了兩位同學,決定去第九研究所工作。後來陰差陽錯,陳鵬救了遭毒打苟活的王敏佳,李想為了上進醫療支邊背叛且放任王佳敏遭到慘鬥。陳鵬和王敏佳儘管最終錯過,為世人譜寫了一闕深情的輓歌。

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時空流轉,到了21世紀的眼下。經濟潮湧,浪奔、浪流。

李想為愛懺悔救了同事出意外,同事的孩子張果果從清華畢業成了一名廣告業白領。在職場的爾虞我詐與幫助四胞胎的糾葛之間,只問初心做出抉擇,繼續幫助四胞胎家庭,淨化逐漸被都市汙染的心地。

無問西東:家國情懷,士人風骨

電影《無問西東》是命題電影,配樂煽情、臺詞文藝。即使最末的張果果故事與電影主題略微脫節,有了感人的沈光耀壯烈殉國的抗日故事之烘托,瑕不掩瑜。整個片子吟誦著人們對真理的求知、對國家的擔當、對真愛的追念與對弱者的援手。實際上,通過教育在在傳告一種大學精神,葆有本真、追求理想。

有一句臺詞講:“如果提前瞭解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我們想,清華人依舊會邁步走來。片尾的清華歷史名人字幕,就是印證。梅貽琦、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王國維、葉企孫、徐志摩、孫立人、馮友蘭、錢穆、蔣夢麟、鄧稼先、李政道、楊政寧、馬約翰、錢鍾書、沈從文、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蔣南翔……七分鐘讀懂清華風骨,乃清華讚歌、更是大學精神禮讚。

對電影《無問西東》的觀感,摘引1978級校友嶽衡的寥寥影評與所有觀眾共勉:“這是一部喚醒愛、人性、同情、勇氣的電影,Amazing Grace響徹全篇,不要忘記近幾十年中國人所遭受的境遇。這是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就該面世的電影,儘管遲了7年,終究禁不住愛的力量!”

有多少國人還記得,蘊藏清華大學精神的校訓“自由之思想 獨立之精神”、校風“行勝於言”,“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附]

清華大學校歌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莘莘學子來遠方。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自強!自強!行健不息須自強。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致知窮理,學古探微。新舊合冶,殊途同歸,餚核仁義,聞道日肥。服膺守善心無違。海能卑下眾水歸,學問篤實生光輝。光輝!光輝!學問篤實生光輝。

器識其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孰紹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視,泱泱大風。水木清華眾秀鍾。萬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無窮。無窮!無窮!赫赫吾校名無窮。

註釋:清華校歌由汪鸞翔先生作詞,張慧珍女士作曲。創作評審於1923年前後,迄今已近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