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趣話:胡纘宗之「金聲玉振」

三孔趣話:胡纘宗之“金聲玉振”

曲阜孔廟的“金聲玉振”坊,是進入孔廟的起點,始建於公元1538年(明嘉靖十七年)。它是三間四柱式石坊,石鼓夾抱,4根八角石柱頂上飾有蓮花寶座,寶座上各蹲踞一個雕刻古樸的獨角怪獸“闢天邪”,俗稱“朝天吼”。兩側坊額淺雕雲龍戲珠,明間坊額4個紅色大字“金聲玉振”,筆力雄勁,由著名書法家胡纘宗(時任山東巡撫右副都御史)題寫。

對於孔子,孟子曾這樣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

“金聲”、“玉振”用來表示奏樂的全過程,以擊鐘(金聲)開始,以擊磬(玉振)告終。以此來象徵孔子思想集古聖賢之大成,自始至終、始終而一。因此,後人把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為“金聲玉振”。

三孔趣話:胡纘宗之“金聲玉振”

奇怪的是,“金聲玉振”這四個字中,“玉”字的一點,放在了中間一橫的右邊。對於這種寫法,很多人都存有疑問。據傳:“玉”字這一點寫在中間,意在突出孔子不上不下的“中庸之道”;還有的人認為,這種寫法,是表示樂曲的聲音適度、最為好聽。

三孔趣話:胡纘宗之“金聲玉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