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變形錄」第六回,起承轉合四句詩,承法有兩可爲之

書接上文。

上文中釣客老人講述了三種起法,分別為開門見山法、旁敲側擊法和興起法,本文繼續講解‘承’法。

起承轉合乃謀篇佈局之法,講究‘首尾勻停,腰腹肥滿’,因此,承法在謀篇佈局中應做到‘補充、蓄勢、埋伏、豐盈’。

對於首句來說,承句可以作為其補充部分,延續其內容、內涵。

對於轉句來說,承句可以為轉句作埋伏,又或者為轉句提前蓄勢。

在絕句之中,承句可以無華,因為絕句之重點在轉結兩句。但在律詩之中,其精髓多在承句,即頷聯和頸聯,對其內容的豐滿程度、作法的縝密和對仗的要求就很高。

因此,承句之能在於連貫氣脈也,其作用在於承上啟下,其要求在於流暢易讀也,其作法在於酣暢無滯。

「萬象變形錄」第六回,起承轉合四句詩,承法有兩可為之


無念也知道這些道理,只是苦於沒有系統梳理,此次經釣客老人細細講來,也有深悟。

釣客老人又道:“承接之法一般有二,一為正承,一為反承。就正承之法而言,又分為補充式、遞進式、註解式等等,例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

此詩首句為旁敲側擊法中的暗起法,承句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對首句的補充說明。因為一個人在異鄉做客,所以,每到佳節的時候就特別想念親人。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暗起法,即首句不接觸主題,也不參與主題,只有通讀全詩才明白首句只是全詩的組成部分,是一個引子。像‘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的首句也是暗起法。

上述承接之法為正承之法中的補充式。

補充式的特徵:對首句進行補充說明,讓首句和頷句成為一個整體。再例之。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

此詩首句為旁敲側擊式,和尾句的‘悔教...’之間是相反關係,所以不屬於直切主題。承句的‘春日凝妝上翠樓’接首句,是對首句的思想或者行為的一種延續,這種方法屬於遞進法。

另外,頷句也為了後面的‘忽見...’埋下了伏筆,沒有凝妝上翠樓,又如何能見得楊柳色呢?沒有見到楊柳色,又怎麼能想到當年折柳送夫婿呢?想到折柳送夫婿,再看看自己現在的孤零一人,怎麼能不後悔呢!這具有明顯的遞進特徵。

「萬象變形錄」第六回,起承轉合四句詩,承法有兩可為之


遞進式的特徵:是行為的延續,或者邏輯的順承,或者景狀的轉移,為下面蓄勢或者做伏筆。再例之。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

此詩首句為開門見山式,頷句為正承法的遞進式。最後兩句是對‘言師採藥去’的一種呼應。

所以,頷句在這裡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屬於伏筆寫法。再例之。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賈島

此詩首句為開門見山式,頷句為正承法的補充式。第一句寫‘三年才得兩句好詩’,第二句寫‘這兩句詩讀起來就忍不住讓人淚流’,其實是說這兩句是多麼辛苦才得到,而想起這辛苦就忍不住感慨流淚。

轉結兩句是說‘如果知音不能理解我如此辛苦得來的詩句,真應慚愧到臥秋等死去了’。

由其意思可知,頷句是對首句的補充,同時也為了後面的‘歸臥故山秋’而蓄勢,進而揭示此詩主題:學詩之苦、推敲之累、用工之深。再例之。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蘇東坡

「萬象變形錄」第六回,起承轉合四句詩,承法有兩可為之

長蘇之詩雖不如其詞那般出名,但也別有風味。這首詩的寫法已經脫離了‘起承轉合’的範疇,後面兩句並列而寫,完全沒有了轉合的的明顯特徵。這就是上文曾經提到的,只有詩仙詩聖才可為之的筆力,是完全有可能脫離‘起承轉合’規律的。

首句的‘自笑平生為口忙’是對自己被貶到黃州後的無奈和諷刺,這個‘口’不僅是吃,還是因為口能惹禍,這一起句是開門見山之法。

後面承句‘老來事業轉荒唐’則是表達了不得不自晦而避免再被迫害的淒涼和悲憤,這個‘荒唐’不僅是行為上的放浪不羈,還是一個吃貨的本能,把‘吃’當作一個事業,不能不說是長蘇對自己最大的嘲諷。

到了三四句,就是吃貨對美食的讚美了。由此可知,頷句的‘轉荒唐’其實就是對‘為口忙’的註釋,並在三四句對這種荒唐行為進行了具體的描述。

注意,本詩‘轉’在這裡應理解為‘圍繞’,不是‘轉變’的意思。古詩詞講究一字一義,若是對說文解字沒有一定的掌握,不通曉每個字的各種含義,亂解釋反而會理解錯作者的本意,從而出現理解偏差。

「萬象變形錄」第六回,起承轉合四句詩,承法有兩可為之

釣客老人又道:“正承法的表達方式有很多,上述幾種只是其中數例,可作練習之用。至於反承法,用的不多,簡單例證。”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東坡

首句為旁敲側擊法中的陪起式,頷句的意思和首句相反(興衰),此反承法之一,含義相反而襯。

同時,頷句為三四兩句做了埋伏,不言秋而點出秋之景,自然而然引出後面的壯觀秋景之頌!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韋莊

首句為旁敲側擊法中的引起式,頷句的意思和首句也是相反(興衰),此也是反承法,使得三四句的‘依舊柳煙十里’顯得更加無情,讓人不由對時代更替而思白,提升意境!此為蓄勢也。

至於反承之法,一般用於加深景物的印象,或者某種情感,併為後面的轉結蓄勢、埋伏使用,此法需得有一定功底方可為之。

釣客老人繼續道:“首句和頷句只要有對立關係的,都屬於反承法,比如虛實對立、真假對立、上下對立等等。”

無念聞得此言,覺詩詞之道簡直浩渺幽深,更加深了努力學習的決心。

「萬象變形錄」第六回,起承轉合四句詩,承法有兩可為之

篇外

楊載《詩法家數》中言:

起句要高遠,結句要不著跡,承句要穩健,下字要有金石聲,上下相生,首尾相應,轉折要不著力,佔地步。此為絕句之法。

其意思是說:起句應有氣象,承句必須穩健,轉句應自然不用力、佔勢,結句應無斧鑿之意。詩章用字應有金聲之鏗鏘、玉石之清脆;上下結構應相輔相生、首尾相合。

因此,在承接句上,應隨起句立意,扣緊要表達的主題,或正承、或反承,虛實結合,情景交融,不可松泛,也不可過密,亦不可肆放,力求做到穩健,充分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

上述之言說來簡單,但實際用起來卻不易。

那麼,怎麼辦呢?

實際上也很簡單,只記住一條:承句緊隨起句!起句急則承句則緩,起句緩則承句堅,起句虛則承句實,起句情則承句景。如此,便易作出好詩來。

下面兩章將繼續‘轉折、結合’兩句的鋪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