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對聯兩個典故,作者不詳卻備受世人喜愛


一幅對聯兩個典故,作者不詳卻備受世人喜愛

項羽

這副長聯的上聯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下聯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筆者以為:此副對聯之所以受人喜愛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對仗工整,音韻鏗鏘,讀起來氣勢磅礴、催人奮進;二是立意深,引用歷史上兩個耳熟能詳的典故,一個是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滅秦的故事,另一個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滅吳的故事,充滿了正能量。

可此副對聯的作者和寫作年代卻不詳。有人推測說是明末抗清名將金聲所寫——此說法源自於清代文人吳恭亨的《對聯話》,裡面有:“金又有題書室聯雲:‘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精氣四射,咄咄逼人。後日之起兵與清軍戰,此聯即其張本”。另一種說法則是前明孝廉胡寄垣所作——此說法出自清代學者鄧文濱的《醒睡錄》,裡面有:“初入學,試下等,憤甚,即登樓讀書,不下梯者三年。自題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後數年遂中”;又有人考證此聯為清代著名小說之王蒲松齡所作,他以此聯激勵自己,終因完成一部《聊齋志異》的奇著而名垂青史。

總而言之,此幅對聯的作者和年代雖已不可考,但是有一點卻毋庸置疑,那就是此聯將因其鏗鏘的音韻和滿滿的正能量而流傳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