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文韬武略 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富察·傅恒(约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清朝名将、外戚,满洲镶黄旗人。乾隆时期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

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军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后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傅恒画像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京师及满、蒙兵1.3万余人,分三路入缅甸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兵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军遣使请和,疏奏罢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文忠。

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以子福康安平苗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人物生平

傅恒(1720?-1770年),富察氏,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因生封忠勇公,死谥文忠。官私书又称"忠勇公"或"文忠公"。乾隆时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 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军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后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正总裁。撰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等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缅甸战役中染病,次年卒,乾隆皇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赠郡王衔。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傅恒年未而立即位登首辅,二十余年中,出将入相,活跃在乾隆朝政治和军事舞台,在推动乾隆盛世形成的过程中,贡献甚钜,乾隆帝对其评价之高,恩宠之异,罕有人及。

傅恒是乾隆帝的宠臣,在军机处23年,"日侍左右",对下"每多谦冲","毫无骄汰之状"。但傅恒"颇好奢靡,衣冠器具皆尚华美",这对当时豪华奢侈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傅恒对于贪污的官吏,往往不能严之以法,"后和相(和珅)秉政,果以丛脞为风,以阘冗为能事,风俗因之日偷,实自文忠公有以启之也"。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许凯饰演傅恒

出身名门

傅恒属沙济地方富察氏,其先祖旺吉努在努尔哈赤起兵时,便率族人归附。曾祖哈什屯在太宗与世祖两朝位列议政大臣,跻入当时清朝最高决策中枢。祖父米思翰受知于康熙皇帝,并被擢为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他坚定支持康熙皇帝议主撤藩,对康熙朝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平定三藩之乱都起了积极作用,圣祖时加赞誉。

傅恒的伯父马斯喀、马齐和马武都是康雍两朝非常显赫的人物。马斯喀先后出任过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等重要职务,并曾任平北大将军和昭武将军率军征讨噶尔丹;马武,被雍正称为"圣眷最渥之人";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谨老成,领袖班联,名望夙重,举朝未有若此之久者",更是康熙中后期、雍正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

傅恒是李荣保的第九子,乾隆皇帝第一个皇后孝贤皇后的弟弟,嘉勇郡王福康安的父亲,这一切就决定了傅恒必然是乾隆朝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最初被授予侍卫,之后便平步青云,累进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右侍郎、军机处行走、内大臣、户部尚书、汇典馆总裁、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傅恒得到乾隆帝特殊的恩宠,与其姐孝贤皇后密不可分。傅恒幼年丧父,贵为皇后的姐姐便承担起抚养教育幼弟之责,乾隆所云,傅恒为孝贤皇后"教导成就",可为明证。而乾隆与孝贤感情之深,关系之密,使其极有可能早在傅恒入仕前就已开始对他进行培养。乾隆对于皇后的爱宠超越了亲情而渗透到政治领域。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富察皇后

平步青云

傅恒于乾隆五年(1740年)任蓝翎侍卫,随后不久升任头等侍卫。乾隆七年(1742年)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圆明园事务。乾隆八年(1743年)出任户部右侍郎,不久后担任山西巡抚。乾隆十年(1745年)傅恒进入军机处。次年,在山西巡抚任上担任军机大臣、户部右侍郎、内大臣,不久后转任户部左侍郎。乾隆十二年(1747年)傅恒升任户部尚书,兼任銮仪卫、议政大臣、殿试读卷官、会典馆副总裁、正总裁。不可否认的是,在短短七年之间,傅恒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卫,一路升为从一品大员,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军事成就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傅恒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三个月后攻下金川。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针对准噶尔内乱朝廷是否要派兵镇压的问题上,唯有傅恒坚决站在乾隆帝一边,持支持态度。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准噶尔之乱被清军平息,傅恒眼光独特。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恒督师缅甸,前期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后期由于清军水土不服的原因,造成大量人员减损,主帅傅恒亦染上恶疾,一年后去世。乾隆帝对傅恒一生予以充分肯定,并对他谦虚之风特别赞赏。乾隆帝将悲痛寓寄于对他的高规格治丧中。乾隆帝赋诗悼念傅恒,嘉许他为"社稷臣"。

不可否认的是,傅恒颇具军事眼光,也确属军事人才。其指挥平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均为乾隆"十全武功"做出重要贡献。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文化成就

傅恒能文能武,其作品范围较广,他主编、参与了《周易述义》、《春秋直解》、《西域同文志》、《增订清文鉴》、《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平定准噶尔方略》、《皇朝职贡图》、《吏部则例》、《钦定诗义折中》、《钦定大清会典》、《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撰写工作。深受乾隆帝赞誉。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礼贤下士

或许由于傅恒是继讷亲之后,乾隆所倚重的第二个名相,因而时人总好自觉与不自觉地拿两人作以比较。两人同为能臣,均练达有为。但此起讷亲的骄愎来,傅恒却以谦和礼下深得人心。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兵部尚书舒赫德因准噶尔之役办理军务不当,被革职查办,遣戍黑龙江,家产亦遭籍设。这是舒赫德最为晦气,众人亦皆远避的时候,傅恒却在暗中不声不响地为他赎回了府第,等他官复原职返京之日,回赠子他。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吏部尚书汪由敦病故,傅恒眷念故人,为其子代请恩荫。

傅恒莅相位二十余年,为他赏识和重用的将吏不计其数,如岳钟琪、毕沅、孙士毅、阿尔泰、阿桂等位至封疆、官拜宰辅的大吏亦皆其一手拔擢。因而,随着他久执枢垣,拜相年久,在他身边也聚集起奔赴往来的势力,依毗阿附之人比比皆是。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生死旷典

一,乾隆十三年(1748年)讷亲被杀,傅恒代之为首席军机大臣,其时年不过二十五、六岁,可称之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宰辅。

二,傅恒是当时唯一一个将府邸建在皇城内的大臣,且"其面积之广,建筑之壮丽,当年为北京第宅之冠"。

三、傅恒出身满洲勋旧世家,又是乾隆皇帝结发妻子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因此与皇帝有着特殊亲密的关系,白天在军机处时被召见,晚膳后乾隆与他常有要事相商,近臣称为"晚面",乾隆朝六十年,堪称臣子独一无二的"异数"。

四、傅恒是清朝首位被赐三眼花翎者。(三眼孔雀翎为宗室独有,无赏给大臣之例。)

五、两度晋封为一等公的,在清朝傅恒当是绝无仅有。

六、整个清代,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加于一身的宰辅寥寥无几,傅恒则是其中之一。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七、傅恒在乾隆朝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时间最长。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接着当太上皇三年,实际掌控皇权六十三年。在其统治期间,任首席军机大臣时间较长的三人:初期鄂尔泰,从元年到十年,前后十一年,他实际上是雍正朝红人,是两朝间的过渡性人物;之后是傅恒,从十四年(1748年)干到三十五年(1770年)死去为止,前后二十二年;尔后是阿桂,从四十五年(1780年)干到嘉庆二年(1797年),前后十八年。其间,讷亲、尹继善、刘统勋、于敏中、和珅先后担任过渡性首席军机,短的如尹继善仅九个月,长的如于敏中也不过六年。论担任首席军机时间,傅恒独占三分之一,堪称首席军机中的常青藤。

文韬武略天之骄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

八、赐大学士忠勇公傅恒、照宗室公等例舆前对引马。

九、傅恒是清朝首位赐赐红宝石顶及四团龙补服者。

十、其园寝与亲郡王一同祭奠。

十一、将怡亲王允祥子侄交还的赐园转赐给了傅恒,并以傅恒的字"春和"命名--"春和园"。傅恒死后,其子福康安又春和园还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傅恒的功劳,没有将其赏赐给他人,并将"春和园"改名为"绮春园",正式归入圆明三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