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这个80后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

作者 | 孙瑞希

2018年4月3日晚,摩拜作价27亿美元并入美团。许多网友都调侃,以后可以骑着单车送外卖了。但我更关注的,是一80后的美女她是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在资本的助推下,仅仅三年,她就把摩拜做成了创业公司的典范。这次收购,A、B 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共计套现 7.5 亿美元现金。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表示:从企业来讲的话,很多创业公司可能3年刚刚把商业模式想清楚,团队第一轮淘汰完成,刚开始跑,但对摩拜来说,好像3年走完了一辈子的路。

胡玮炜的“一夜暴富”在互联网上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有的人说:胡玮炜专注的做一件事情,终于成功了;有的人说:胡玮炜不动声色的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毫无疑问,胡玮炜是一个商业精英,但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是,我从胡玮炜身上看到的2条职场潜规则。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这个80后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

01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胡玮炜,1982年生于浙江省东阳市。

2004年胡玮炜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毕业后(三本学院),进入《每日新闻》经济部成为一名汽车记者,后来又去了《新京报》、《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 做科技报道。行走于汽车江湖多年,职业贯穿汽车厂商、财经类报纸、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和一线杂志。

据报道,和许多大学生一样,胡玮炜刚参加工作也是从4位数的月薪干起,她的第一份工作月薪3000块。后来到了北京的《新京报》,随后又跳槽到了《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做和汽车相关的报道,在这个行业,她一干就是10年。不是做汽车相关的报道,就是采访汽车领域的相关企业管理者。这期间,她的薪水一直小有涨幅,但做了10年也不过月薪破万。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这个80后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

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接触的人多,十年的采访,加上她发自骨子里的自信乐观,让她在传统媒体里,获得了宝贵的行业经验,也收获了不可多得的人脉。

2014年,胡玮炜回到杭州虎跑,想要骑行,希望能租一辆公共单车,但办卡小岗亭关门,最后这次希望中的骑行没有成功,而且在瑞典哥德堡也遭遇了租赁公共单车失败的经历,于是胡玮炜从汽车朋友圈里拉了一支团队,成立摩拜单车项目。更加幸运的是,在以往的人脉圈子里,有人愿意做她的天使投资人。

2015年1月,胡玮炜成立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并拥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工厂,胡玮炜创办摩拜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结合新型商业模式,寻找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途径 。摩拜单车的出现,努力实现着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用骑行去改变城市。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正式上线,并在上海投入运营,9月1日正式进入北京。

从月收入3000元到月收入破万,胡玮炜用了整整10年时间。

从月收入万元到资产上亿,胡玮炜仅用了三年时间。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这个80后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

胡玮炜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她无疑是幸运的,但这巨大的幸运背后其实是一条职场潜规则: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古典在他的著作里举过一个例子。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曾经说过:“我最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媒体都把我说成一夜暴富的主儿。”江南春,31岁,身家2.72亿美元。他积10年之功才打造出分众传媒。

从大三开始,他就创办自己的广告公司,做了11年的CEO和销售冠军,日夜冥思苦想,才捕捉到了给电梯旁边加上一块LED屏幕的创意。从想到到说服商家花了半年时间,从群雄割据到统一市场,又用了三年。“……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关于成功这件事,古典讲的实在太好,我就不再赘述,这个部分我就直接引用他的理论:职业生涯的成功犹如熔岩,在地下奔腾积累多时,一朝爆发,于是无可匹敌。而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走到山顶,在地上挖个洞,就火山爆发了。能不浮躁?

只有他们才知道,需要多么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

02

修炼你的内职业生涯

从生涯规划的角度看来,胡玮炜的案例很好地解释了内外职业生涯的关系。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取决于两样东西:内职业生涯发展和外职业生涯发展。外职业生涯意味着从事某种职业的时间、地点、单位、内容、职位、工资等外显因素的发展和变化。而内职业生涯则意味着从事某种职位时的知识、观念、技能、才干、经验和资源等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如果用粉色来表示外职业生涯,用灰色表示内职业生涯,胡玮炜的职业生涯发展如下图所示: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这个80后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

我们很容易看到她外职业生涯的飞跃——获得融资、成功上市,却很难看到她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她如何积累的知识、如何识别机会、怎样获取资源……

成功是小概率的事,胡玮炜有十年磨一剑的定见,这种定见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未必人人都有这样的耐心。

从胡玮炜的内外职业生涯发展图谱上我们能够发现一些规律:

1、外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向上跳跃的,当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达到质变,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一鸣惊人。

2、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向内凹显的,一步大的跃迁,往往要经过漫长的积累。

这里蕴含着一个普遍的规律:通往成功的路,最慢的是前面的那段旅程。越往后,人脉、资金、资源越密集,加速度越大。

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够看到成功人士辉煌背后的付出,就可以把这个思考推进到你的职业生涯里。当你不能一下子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时,最好把它分成几步,只要方向是朝着大目标前进就好。这期间,

如果你没有生存问题的困扰,就不要只想着赚钱,而要考虑的是赚本钱,做那些未来能够为你兑现价值的事。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这个80后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

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你还需要拥有做事的能力和才干,只有这样,你才能参与竞争,而不至于沦为围观者。当一切准备就绪,你还要有几分好运气,遇到了贵人的提携、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最后,你成功了。

古典在著作《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讲了个故事:

有个叫上帝的人,他开了一家努力银行。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名下的努力账户。每个人每天都在往里面存自己的努力。有的人存得多,有的人存得少。有人存了第二天就取,有的人则在很多年后一次性取出来。

上帝要保证每个账目公平,不能有错账。上帝还要标注那些存努力存得最多的金卡客户,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回报。

每隔10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金卡客户,抽一次奖,然后随机把一个巨大的成功分给中奖的那个幸运的家伙。

所以,只要努力,就会有合理的回报。而那些巨大的成功,往往来自幸运——但是请先确定,你努力地拿到了金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