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康熙五十一年清朝规定全国征收丁银的总数以康熙五十年为准,总数固定不变,此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末期和雍正时期发展成为“摊丁入亩”。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张居正

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免征徭役的徭役银与土地税合并征收,清朝初期仍然推行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仍然需要征收人头税,即丁银。在实际征收的过程中,地主们总是会少报或隐瞒不报他们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没有土地的穷苦人民也经常成为流民,其数量难以准确统计。康熙年间,政治局面比较稳定,人口开始快速增长,丁银给无地或者少地的穷苦农民造成了生计上的巨大压力,经常出现贫民交不起丁银逃跑成为流民的现象,流民的增多必然导致清朝税收收入的减少。康熙五十一年,清朝决定按照康熙五十年的丁银总数为标准,此后增加的人口不再另外征收丁银。这被称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康熙帝晚年画像

丁银的总数虽然不再变动,但仍然与其他税收分别按照户口征收,在实际征收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地主与官吏打通关系,自然可以将丁银负担转嫁到穷苦民众头上,造成丁银征收过程中的不公平,户人口的增减也会对丁银的征收造成影响,因此丁银很难保持总数的固定。康熙末期,已经有一些省份出现将丁银与土地税合并征收的现象。到了雍正时期正式采取“摊丁入亩”的政策,将丁银全部摊入田赋的赋税中,废除了人头税。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古代劳作景象

经过康熙、雍正年间的改革所形成的“摊丁入亩”制度,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地主的负担则加重了。由于人头税的废除,国家对农民的束缚和控制也有所减轻,使一些农业人口可以跳脱土地另谋生路,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正山:《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赵伯陶:《落日辉煌:雍正王朝与康乾盛世》,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

3.赵梦涵:《中国财税商贸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华 兴 春 秋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如何产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