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很危險,爲什麼大家還爭先恐後的爬城牆?原來都是爲了它

自古兵法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也就是說,只有在迫不得已無法談判的時候,才會選擇攻打城池。而在冷兵器時代,高大的城牆往往是敵方士兵的噩夢,他們必須扛著城頭的弓箭火力,越過寬闊的壕溝,推著雲梯來到城下然後開始攻城。而眾所周知,攀登雲梯是一件十分危險的行為,稍有不慎就可能變成炮灰,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還要爭先恐後的爬城牆呢?

古代攻城很危險,為什麼大家還爭先恐後的爬城牆?原來都是為了它

實際上十分簡單,因為,第一個登上城牆的人,受到的賞賜往往是現在的人難以想象的。以漢代的樊噲為例,他在戰爭中就屢次先登,幫助劉邦打敗章邯,最終被封為侯爵。而另一名勇將周勃也同樣如此,劉邦在攻打下邑、齧桑時,周勃兩次率先登城。

古代攻城很危險,為什麼大家還爭先恐後的爬城牆?原來都是為了它

而且,不說以後的提拔,就說當下立刻賜下的財物,這也值得捨命去博。例如,明代李如松率領明軍攻打日軍盤踞的平壤城時,就曾下令:“明日攻城,先登城者,賞銀五千兩!”在古代,一兩白銀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人民幣,5000兩就相當於150萬元,這對於當時的士兵來說可謂是一筆天降橫財了。

古代攻城很危險,為什麼大家還爭先恐後的爬城牆?原來都是為了它

此外,先登者除了擁有最高的財產獎勵之外,還擁有最高的榮譽,能成為先登者的一員是所有軍人的夢想,同時甚至也是現代軍人的夢想。直到今天,仍有許多我軍部隊被稱為“登城第一連”、“登城第一營”,也就是為了表彰他們當時在戰爭中的立下的不朽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