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老師講漢語語法:短語

春雨老師講漢語語法:短語

短語

短語,也叫詞組,是由詞語與詞語按照一定的關係組合而成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

短語有以下幾類:並列短語、偏正短語、動賓短語、後補短語、主謂短語、方位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復指短語、固定短語。

1.並列短語:沒有主次輕重之分,只有平等關係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的短語。

並列短語的特點:

①中間常用頓號或“和、及、又、與、並”等連詞

②並列短語一般要求詞性相同,但個別也有不同

③並列短語一般前後可以互換位置。但有些並列短語是不能前後顛倒位置的,因為它有一定次序。

如:又甜又酸 開天闢地 陰晴圓缺 山清水秀 莊嚴肅穆 調查研究

2.偏正短語: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它們前面起修飾作用的詞組合而成。“偏”與“正”的關係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係。

中心語是名詞、代詞時,前面的修飾成分是定語。

結構:定語+中心語(名詞或代詞)

中心語是動詞、形容詞時,前面的修飾成分是狀語。

結構:狀語+中心語(動詞或形容詞)

如:我的老師 一個顧客 可愛的人 祖國大地 非常漂亮 完全相信 更加堅強 獨立思考

3.動賓短語:由動詞和後面受這個動詞支配的詞構成的短語。“動”與“賓”的關係是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這裡的動詞為及物動詞,賓語主要由名詞或代詞充當。

結構:動詞+賓語(名詞或代詞)

如:敬畏自然 放下包袱 有幽默感 背課文 像這樣 下決心 丟下它 想念他

4.後補短語:後面的詞補充說明前面的動詞或形容詞。結構助詞“得”是補語的標誌。前面的動詞或形容詞與後面的補語為“正偏”關係,為被修飾與修飾的關係。

結構:動詞或形容詞+ 補語

如:等待久了 織在一起 打掃乾淨 賣完了 吃飽 紅得發紫 說清楚 嚇跑 機靈得很 走得急 密得不透氣 跑得快

5.主謂短語:後面的詞陳述前面的詞,前後有被陳述和陳述關係。結構:主語(誰或什麼)+謂語(怎麼樣)

如:山峰聳立 白雲滿天 心情舒暢 芳草萋萋 大雁歸來 他們很好

6.方位短語:指方位名詞附著在別的詞或短語的後面所構成的短語。方位短語是名詞性短語。方位短語主要表示時間、處所、範圍等。如表示時間的:“會議中”、“參加工作之前”;表示處所的:“池塘邊”,“黃河以北”;表示範圍的:“你我之間”,“五十左右”。 方位短語在句子中主要充當主語、賓語和定語。例如“

黑板上寫著通知”(充當主語),“她又望望天上”(充當賓語),“地裡的人正忙個不停”(充當定語),表示時間的方位短語也可以作狀語,如“文件下達之後,大家都要認真學習” 。

方位短語可以和介詞再組合成介賓短語。如“從實踐中”,“在兩個小時之內”等。

由名詞或動詞加上方位詞組成,表示處所、範圍、時間。

如:井岡山上、月光下、他們之間(名詞)

吃飯以前、改革中、揮手之間(動詞)

樹林東邊、操場上(處所)

六十分以下、三十歲以上(範圍) 開會以前、一年以上、解放後(時間)

7.介賓短語:是由介詞和賓語所構成的短語。結構:介詞+賓語。介賓短語的主要作用是在句子中作狀語。如:

為人民(服務),對群眾(說),從現在(起),關於課堂紀律問題當黎明到來的時候按規定(辦理),把大門(推開)。

8.的字短語:由名詞、動詞、形容詞或代詞等帶上結構助詞“的”構成。如:紅的 我們的 開汽車的 同我一起玩的 撲入你的視野的 我們中間幾個年長的,的字短語是名詞短語,有指稱作用,“的”之後省略了由它領屬的人或物。

9.復指短語:兩部分組成,語法地位一樣,所指內容相同,意義上有復指關係,結構上是同位關係,在句中做同一成分。如:首都北京、廠長老王、華羅庚教授、他自己、咱們學生、母子二人、魯迅先生、美麗這個詞、春秋兩季、封建統治階級、我們每一個人。復指短語都是名詞性

的,中間一般不能加入虛詞,加後意義有變化。如:我們漁民,我們的漁民。一些複製短語中間可以加入指量短語(指示代詞+量詞),如:我們漁民,我們這些漁民。

10.固定短語:結構固定的專名或成語。

固定短語·四字熟語

四字熟語,包括四字構成的成語和習慣用語。如“一絲一毫”,“年富力強”,“喜笑顏開”等。這類固定短語的語法功能比較多樣而靈活,以每一個短語接近某類詞而定,但又未必具有該類詞的全部的語法功能。如“喜笑顏開”接近動詞,故它可以充當謂語等,但它不能帶賓語。

固定短語·專有名詞

專有名詞一般是單義項詞條。專有名詞是特定的人物、地方或機構等的名稱,即特定的人名(例如周恩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地名(例如北京市、南京市、重慶市、重慶縣)、國名(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單位名稱或組織名稱(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中央電視臺)等。這類固定短語具有名詞的語法功能。

固定短語·結構對稱的習慣語

結構對稱的習慣語:如“你一言我一語”,“東一鎯頭西一棒槌”等。這類習慣語多用作狀語來修飾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如:“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說開了。”“他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上走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