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投资者应该避免这些认知偏差

人性是贪婪的,经验的匮乏固然使人烦恼,但往往人们不但不积极应对,还把头埋到沙子里面等待危险消退。

很不幸,许多投资新手遭遇了骗局。但这也未必不是有益的经历,因为我接下来所说的会让你重新考虑投资策略。

令人痛苦的是,我们的主观认知偏差往往使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有些认知偏差是为了保护大脑而产生的。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世界里,这种思维模式更为便利,能够使人们节省认知时间和精力。

那么这种认知偏差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的投资行为呢?

事后偏差

现在比特币价格已经反弹,因此我们都会认为,之前我们坚定持有比特币以及对比特币的预感是正确的。这就是事后偏差,它作为一种应对机制来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 否则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错了。这种精神状态也被称为认知失调。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不是吗…

事后偏差是我们用“明显的”倾向来解释过去事件的方式。我们归因于正面的解释,因为它让我们觉得我们控制着自己的投资(或者说是命运)。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比特币价值下跌,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或什么时候它会再次回升。人们把它交给了命运。然而,现在比特币正在反弹,所以人们纷纷跳出来说自己其实“早就知道”它会反弹,然后再说出他们蹩脚的理由。

别再自欺欺人了。你其实并不知道背后的原因,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会变得越好。

提示:回顾过去,我们可能走在唯一的一条道路上。展望未来,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很多条康庄大道。其实过去的道路同样多,我们应该试图找出可能存在的不一样的结果。将你零星的想法记录下来,并时常回顾一下,你将受益匪浅。

确认偏差

如果我给你们推荐代币,并告诉你们,它的价格将在下周涨三倍,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会去网速搜索那些与我的观点一致的资料。这很正常,但是这种形式的偏差具有欺骗性。

确认偏差是用新的证据来解释已经存在的信念或理论的倾向。

确认偏差让人们继续待在舒适圈里。你可以看看你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大部分人物和内容其实都在确认你认定的客观事实。

这在加密社区中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我们已经熟悉了这种套路,这种偏差其实降低了我们处理多个想法(甚至那些与我们相冲突的想法)的能力。

提示:如果你想在下次交易时保持客观态度并避免确认偏差,你只需将你的想法从“为什么要投资这个代币”改成“为什么我不应该投资这个代币”。

这能够帮助你在确认立场之前意识到到否定因素,并且可以权衡不同的观点。

“牧民只是为了羊”

我们都是社会动物,而且倾向于从我们“信任”的人那里寻求共识。因此我们在社交媒体群里回复认识的人 。

这些群组是很好的讨论工具,而且可以促进对某个主题的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

团体的目标可能与你自己的目标有所冲突。

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有多少钱投资?你的投资期限是多久?你愿意失去多少? 在参与群组思维并确定你的目标与群组中的目标相匹配之前,你应该想想这些问题。

最后,应考虑90-9-1法则。

90-9-1法则是当一个群体中90%的人在群中潜水(仅查看内容)时,9%的人讨论原始内容,而只有1%的人展开新的内容。

也就是说,你对任何群组的关注,都应该基于该群组是否能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某个投资或主题。因此,你应该利用群体中的观点,来帮助你合理化你的投资理论。

提示:群组里面有哪些人是大部分讨论主题的发起者?你可以去看看这些人在过去都讨论了哪些主题,看看是否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推论。或者也可以看看原始海报里面的议程,或者存在欺诈风险。其实最好的办法是直接问他们对什么感兴趣。

最严重的偏差陷阱——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由于同时相信两个相互矛盾的事物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

这可能与加密世界中大部分人的观点相悖,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能想到的认知失调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持币现象。

想一想,我们持币是因为我们认为加密货币(在很多情况下是比特币)的价格会继续增长。这最初是通过查看历史价格表,并且了解了它们在过去5年中的涨幅情况而得出的结论(虽然过程中有涨有跌)。然而,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个故事有点苍白。

当市场刚刚开始转向时,2017年的牛市走向终点,除了继续持币之外,这些人几乎没有其他的补救办法。

我们最初的持币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也就是认定了加密货币是未来,而对于更贪婪的人来说就是相信它会增值。

这个信念存在的问题是,持币并不总是正确的行动方案,甚至可能会阻止你看到其他的替代信号。

所以重申一下,认知失调是一个让我们陷入认知偏差的陷阱。

提示:历史不会重演,它只会不断演变。如果你只是基于自己之前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就断定某件事情一定会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在你搜索资料证明你的已有信念之前,可以去搜索那些反驳你的信念的资料,并扮演反向投资者的角色来进行权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