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周邦彥·天才與世俗的綜合體

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曾在《唐宋詞十七講》裡說,周邦彥是個“結北開南”的人物。

所謂“結北開南”,就是集結了北宋的大成,而開拓了南宋的先聲。

從唐五代以來說吧,從溫韋馮李,晏殊、歐陽修,一直到柳永、蘇東坡、秦少游,儘管詞人們性格、風格都各個不同,但都是從“感發”取勝——我的所感,闡發了這樣的句。“感發”詞的好處,是帶有一股直接感動人心的力量,用王國維的話說,“不隔”。

但周邦彥開創了另一種詞風,“以思力取勝”——“千萬絲,陌頭楊柳,漸漸可藏鴉”,在你正在歡欣得意的時候,就埋藏了不幸的種子,得意忘形,充滿哲學的構思,理性的思維,精雕細刻的詞句。

這樣的思索,也是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摸索出來的,未嘗不是一種生存哲學。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周邦彥是宋神宗時代的人,24歲那年,他進入太學,當上了一名太學生。

出名要趁早,古往今來的才子們都是這樣想的,周邦彥也不例外。不久,他就寫了一首《汴都賦》。這篇主要是歌頌首都汴京的富麗堂皇,順道把當時正施行的新法給歌頌了一番,還用了不少古文奇字。這些字,生僻到連朝臣都不認識。果然,神宗皇帝深深地欣賞了這篇賦,隨即把賦的創作者也任命了官職,提拔為太學正。

二十八歲的周邦彥,自以為走上了飛黃騰達之路。但世間還有一個詞,叫“天有不測風雲”。僅僅兩年後,宋神宗便駕崩了。年幼的哲宗繼了位,由高太后垂簾聽政。太后是傳統派,一掌權便廢除了所有的新法,起用了舊黨。

周邦彥被趕出了汴京,下放到瀘州,後來又去了荊州和溧水。從那一天起,周邦彥變了,變得喜怒不形於色,“委順知命,人望之如木雞,自以為喜”。

周邦彥的生命,本就侷限於他自己的利害得失比較多,一遇到挫折,就更加退縮而變得自保。

一外放,就是十幾年。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高太后逝世,哲宗親政了。舊黨被打出去,新黨又被任用。

在這一波風潮中,周邦彥被召回了汴京。哲宗命他再作《汴都賦》,然而,中年的周邦彥已看盡官場鬥爭翻雲覆雨,只求“委順知命”。宋哲宗是個心懷大志,卻英年早逝的皇帝,親政沒幾年便撒手人寰。哲宗駕崩時虛歲僅二十四,膝下無子,於是,親弟弟繼了位,這就是北宋王朝的終結者:宋徽宗。

和南唐李後主一樣,宋徽宗是個藝術上的天才,卻是個治國的庸才。他“妄耗百出,不可勝數”,在南方採辦“花石綱”,蒐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開封府,修建園林宮殿,崇信道教,尊號“教主道君皇帝”,追求著窮奢極欲的享受。

在外放期間,周邦彥的詞作便已小有名氣,加上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回汴京後,名聲很快傳遍朝野。

於是,藝術家皇帝趙佶一登基,立即將他擢升為大晟府的“音樂官員”,從事審訂古調,討論古音,並創設許多音律。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徽宗時期成為周邦彥作品最多的時期,大部分都帶有他華美、輕狂的文風。或許是上寵下捧得多了,謹慎了數十年的周邦彥,在暮年時不覺放誕起來,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

彼時的宋朝也有歌女選秀,歌女載歌載舞,自以拍板打節拍,而旁邊的樂手用觱篥、龍笛、笙伴奏。佼佼者需唱出雅調,“聲音軟美”,節奏徐緩,一板三眼。《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彼時的歌女中,共有四人最擅勝場,而四人中獨佔鰲頭的,正是李師師。

作為著名的詞曲作家,周邦彥與歌妓們的交往頗多。認識李師師時,他已年過六旬,但仍傾倒於佳人風姿之下,填寫下一首《玉蘭兒》,“鉛華淡佇新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爐煙淡淡雲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一個慕其才,一個驚其貌,兩人關係很快便密切起來。

不料不久後,中間便插進一個第三者,而這人是全天下都萬萬得罪不起的,宋徽宗。

宋人張端義在《貴耳集》中記載了一段軼事,說宋徽宗幸李師師,恰周邦彥先在,一時躲避不及,便藏匿到了床下。徽宗攜新橙一顆,說是江南新貢,以討好師師。歸家後,周邦彥寫成了著名的《少年遊》,“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這首詞輾轉傳到宋徽宗耳中,徽宗大怒,將周邦彥貶出京師。

未幾,徽宗再會李師師時,師師為其歌詠周邦彥所作的《蘭陵王·柳陰直》詞。徽宗深感“小雅怨懷誹不亂”,不覺大動憐才之心,又將周邦彥召回,封他為“大晟樂正”,即首席音樂官。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周邦彥是幸運的,換了他人,與皇帝爭奪另一個女人,或許早就掉了腦袋,而他有驚無險地翻過了難關。

他最大的幸運,是不曾經歷靖康之恥,不曾經歷汴京城破,宋徽宗被俘,北宋淪亡。

他死於1121年,在他死後第五年,靖康之難爆發了。

而他生前,仍享受了北宋迴光返照的最後一絲風雅旖旎。

周邦彥的詞,在形式上出奇制勝。他本人精音樂,又搞過“專業創作”,因此能精雕細琢,研音煉字。在他的詞中,過去、現在、未來的景象相交錯,技法多變卻又前後照應,結構嚴密而又委婉曲折。他一生中未曾經歷大的變動,早年被貶官只是清愁用雅麗的詞句排列組合著,形成一股流動的淡淡愁緒,絕不過激,就如低度美酒,讓人微醉,但又不致激動人的神思。這種似雨餘粘地的情絮,固然琢磨出高妙的技巧,但要將思想感情提升到一個高度,卻是一個障礙,所以後世人眼中只見其格律華美,少談其思想內容,是必然的——大概,他的清愁沉鬱只是其精美形式賴以樹立的手段罷了。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這一名句正形象地說明了他自己的詞風——疏荷小立的一份“清圓”意味。

然而,他身處的時期,是北宋末年,國力衰弱,內憂外困,在上者昏庸,在下者抗爭,在外者犯境。他原該是國家衰亡的見證者,但末世中的詞人,卻傾盡一生,也沉浸於“清圓”的自在悠閒中。

周邦彥詞作欣賞

瑞龍吟

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佇。因念個人痴小,乍窺門戶。

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裡,同時歌舞。

惟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

吟箋賦筆,猶記燕臺句。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閒步。

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

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

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王和尚解詞

本詞是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首寫舊地重遊所見所感 ,次寫當年舊人舊事,末寫撫今追昔之情,處處以今昔對襯。全詞層次分明,由折盤旋,情思纏綿,藝術上頗具匠心。

此詞由“ 凝佇”而“訪”、“尋,由回憶而清醒,最後寫歸途之悽清 ,抒寫撫今追昔 ,物是人非的慨嘆,這與唐朝詩人崔護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蘭陵王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

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宋詞故事:皇帝、名妓和周邦彥的三角戀

據宋朝張端義《貴耳集》記載:周邦彥精於音律詞賦,因此與名妓李師師交好,而當時的皇帝宋徽宗趙佶,也常私下出宮臨幸李師師,由此鬧出一段三角戀的故事。

一次,周李二人約會時趙佶駕到,周邦彥只得躲到床下聽夠春宵,事後滿是酸醋地寫了首《少年遊》。不想這詞傳到了皇帝耳中,敢跟天子搶女人?頓時大怒。就給周郎穿小鞋,趕出了京城。待到趙佶再來找李師師,卻被告知給周邦彥送行去了,頓時再怒。等到李師師回來,不免一番質問。

冷笑聲中,趙佶也不脫詞人本色,問道“他今日遠行,不知又作得什麼詞啊?”李師師回稟以一首《蘭陵王》,並輕舒雲板,娓娓唱來。趙佶聽後大為欣賞。不禁愛惜其才,於是赦免並召回了周邦彥。而這首《蘭陵王》經天子稱揚更是萬口流傳,傳唱開來。

六醜·薔薇謝後作

正單衣試酒,悵客裡、光陰虛擲。

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

為問家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

釵鈿墜處遺香澤。

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

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

靜繞珍叢底,成嘆息。

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

殘英小、強簪巾幘。

終不似、一朵釵頭顫嫋,向人敧側。

漂流處、莫趁潮汐。

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宋詞故事:《六醜》詞牌由來

周邦彥精通音律,也因此有足夠自信創制新詞調,這首《六醜》就是他自創。

據說,《六醜》詞牌的音律和言辭極為考究,宋徽宗曾經聽李師師唱過這曲詞,覺得十分婉轉悅耳,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回稟道:“這是周邦彥寫的,曲子叫《六醜》。”

徽宗很好奇,就召來周邦彥,詢問為何取名《六醜》。周邦彥答道:“因為這首詞一共衝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音樂中極美、極難唱的調子。上古的顓頊高陽氏有子六人,才高而貌醜,故以此為曲調的名字。”

後來,明楊慎不識相,以其名不雅﹐易名為《個儂》。

夜飛鵲

河橋送人處,涼夜何其。

斜月遠、墜餘輝。

銅盤燭淚已流盡,霏霏涼露沾衣。

相將散離會,探風前津鼓,樹杪參旗。

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

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

何意重經前地,遺鈿不見,斜徑都迷。

兔葵燕麥,向斜陽、欲與人齊。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極望天西。

王和尚解詞

這首詞,上片寫送別,下片寫別後之思。詞中運用陪襯、反襯、熔情入景、化用前人詩文之語等多種手法,細膩曲折地寫出了送別懷人的悲悽與深情。全詞所表現的惜別、懷舊之情,顯得極為蘊藉,只於寫景、敘事、託物上見之,而不直接流露。

這首詞寫情細膩、沉著,語句起伏頓挫,結構上層層伸展,時空變幻靈動飛揚,過渡自然,風格上哀怨而渾雅,堪稱送別懷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

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王和尚解詞

此詞作於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作者任溧水縣縣令時,詞中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宦情羈思和身世之感 。詞中多處化用前人詩句,舊曲翻新,精心熔鑄,渾化無跡。

上片寫江南初夏景色,將羈旅愁懷融入景中。下片抒飄流之哀。結句以“醉眠”暗示倦客心情。詞意蘊藉而餘味不盡。

王國維推尊邦彥為詞中老杜,確非溢美之詞。此詞即突出地體現了清真詞章法變化多端 。疏密相間,筆力奇橫,寫景抒情刻畫入微,形容盡致的特點。詞中“多用唐人詩語,隱括入律,渾然天成,”“尤善鋪敘,富豔精工”(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堪稱匠心獨運的成功之作。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沈義父《樂府指迷》:

詞中多有句中韻,人多不曉,不惟讀之可聽,而歌詩最要叶韻應拍,不可以為閒字而不押。如《滿庭芳》過處“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韻,不可不察也。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衣潤費爐煙”,景語也,景在“費”字。

陳延焯《白雨齋詞話》:美成詞有前後若不相蒙者,正是頓挫之妙。如《滿庭芳》上半闋雲:“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正擬縱樂矣;下忽接雲:“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時眠。”是烏鳶雖樂,社燕自若;九江之船,卒未嘗泛。此中有多少說不出處,或是依人之苦,或有患失之心,但說得雖哀怨卻激烈,沉鬱頃挫中別饒蘊藉。後人為詞,好作盡頭語,令人一覽無餘,有何趣味?

賙濟《宋四家詞選》:體物入微,夾入上下文,中似褒似貶,神味最遠。

黃蓼園《寥園詞選》:此必其出知順昌後所作。前三句見春光已去。“地卑”至“九江船”,言其地之僻也。“年年”三句,見宦情如逆旅。“且莫思”句至末,寫其心之難遣也。末句妙於語言。

鄭文焯《鄭校清真集》:案《清真集》強煥序雲:溧水為負山之色,待制周公元祐癸酉為邑長於斯,所治後圃有亭曰“姑射”,有堂曰“蕭閒”,皆取神仙中事,揭而名之。此雲無想山,蓋亦美成所居名,亦神仙家言也。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陳洵《海綃說詞》:方喜嘉樹,旋苦地卑;正羨烏鳶,又懷蘆竹;人生苦樂萬變,年年為客,何時了乎!且莫思身外,則一齊放下。急管繁弦,徒增煩惱,固不如醉眠之自在耳。詞境靜穆,想見襟度,柳七所不能為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在溧水作。上片寫江南初夏景色,極細密;下片抒飄流之哀,極宛轉。“風老”二句,實寫景物之美。鶯老梅肥,綠陰如幄,其境可思。“地卑”二句,承上,言所處之幽靜。江南四月,雨多樹密,加之地卑山近,故溼重衣潤而費爐煙,是靜中體會之所得。“人靜”句,用杜詩,增一“自”字,殊有韻味。“小橋”句,亦靜境。“憑闌久”,承上。“黃蘆”句,用白香山詩,言所居卑溼,恐如香山當年之住湓江也。換頭,自嘆身世,文筆曲折。嘆年年如秋燕之飄流。“且莫思”句,以撇作轉,勸人行樂,意自杜詩“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尊前有限杯”出。“憔悴”兩句,又作一轉,言雖強抑悲懷,不思身外,但當筵之管絃,又令人難以為情。“歌筵畔”一句,再轉作收。言愁思無已,惟有借醉眠以了之也。

解語花·上元

風銷焰蠟,露浥紅蓮,花市光相射。

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

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

年光是也。惟只見、舊情衰謝。

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蝶戀花

月皎驚烏棲不定。

更漏將殘,轆轤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

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

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

樓上闌干橫斗柄。

露寒人遠雞相應。

解連環

怨懷無託。嗟情人斷絕,信音遼邈。

縱妙手、能解連環,似風散雨收,霧輕雲薄。

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絃索。

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藥。

汀洲漸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謾記得、當日音書,把閒語閒言,待總燒卻。

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宋詞故事:師師情未了

北宋末年,金人攻破汴京後,其主帥欲獨佔李師師,師師不從自殺。這是當時流傳的《李師師外傳》的說法。

不過,另有傳說李師師自殺未遂,後潛逃南方。

一次,在一家農舍中竟然偶遇周邦彥,一時相對淚流。隨後,師師有意委身同行,奈何周郎老婆卻不答應,周邦彥無奈,遂寫下《瑞龍吟》詞一首相贈,兩人從此分別,再無想見。

三年後,李師師已經在江浙一帶安居,卻收到周邦彥的一封書信,內裡就有這首《解連環》詞,李師師看後淚流不止,從此憔悴。據說,師師80多歲時依然深念周郎,常吟周詞而淚溼衣襟。這又是何苦……

夜遊宮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沉沉千里。

橋上酸風射眸子。

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

不戀單衾再三起。

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西河·金陵懷古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

想依稀、王謝鄰里。

燕子不知何世。

向尋常、巷陌人家,

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宋詞故事:大宗師周邦彥,竟惹出一樁天大的緋聞,天才?俗人?

王和尚評詞

此詞系隱括劉禹錫《石頭城》和《烏衣巷》二詩而成。詞中詠史情古,抒情寄慨,以鋪寫景物抒發人事代謝古今滄桑的感慨。作者在詞中化用前人詩句為己所用,以己筆寫己情,把劉禹錫原詩中生動具體的形象——山川、草木、風潮、月、燕等,融入自己的感觸。用“敷陳其事而直言之”的賦體,從容不迫地一一道來,使人更覺真實可感。

此詞與王安石《桂枝香》堪稱雙璧,為懷古詞中的佳作。全詞不直寫歷史事件,不加些許議論,純以景寫情 。作者寫景時疏密相間 ,既有烏瞰,又有特寫;既有遠景、中景,又有近景,整首詞疏朗而又細密,藝術效果極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