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外婆家,岩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巖頭村,美麗的班溪穿村而過,村口獅子、白象兩山左右護衛,山清水秀,風光旖旎。

斑溪,原叫巖溪,巖溪流過獅子、白象二巖,故名巖頭。

巖頭村豐富的歷史與文化,聲名遠播,2006年6月,巖頭村入選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巖頭村,始建於明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明朝開國,明朝開始後的第三年,巖頭村建制。

1381年,朱元璋將明州府改為寧波府,意為海定則波寧,這是寧波定名之始。

巖頭村民,主姓毛,宋初從衢州江山一帶遷來。

浙江衢州江山一帶,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年間開始,就有毛氏聚居。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建立宋朝,始稱北宋。開寶年間,即公元968-975年,明州知州之子毛旭,隨父來明州,毛旭遊覽了奉化剡溪之源,感嘆巖頭一帶山清水秀,環境宜人,遂定居於此。

毛氏居巖頭,歷經一千多年,繁衍生息,漸成大村落。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時光流轉到1882年11月9日,巖頭村中毛鼎和家中,誕生一女,取名毛福梅。

五年之後,1887年,溪口鎮蔣肇聰家,生下一子,名叫蔣介石。

1895年,蔣肇聰病故,生性頑劣的蔣介石,由母親王採玉獨自撫養。王採玉心想為蔣介石早點娶妻,“為這匹野馬套個籠頭”。

1901年,王採玉託人到毛鼎和家說親,一說就準。

那一年,毛福梅19歲,蔣介石僅14年,相當於現在還在讀初中的少年。

結婚當天,蔣介石還和小夥伴一起撿拾燃放的爆竹,傳為笑話。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1905年4月,蔣介石赴外地學習,毛福梅與蔣介石從此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逐漸形同陌路。

1909年夏天,在日本學習的蔣介石回國度暑假,可他卻沒回家,而是住在上海。

抱孫心切的王採玉,帶著毛福梅來到上海。蔣介石暑假後又赴日本。

1910年4月27日,毛福梅在溪口,生下一子,取名蔣經國。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1921年6月14日,蔣母與世長辭。

蔣母安葬之後,蔣介石向家人宣讀了與妻妾脫離家庭關係的文書。

離婚不離家,毛福梅同意解除婚約,成了蔣家特殊的女主人。

1925年,15歲的蔣經國被蔣介石送往蘇聯深造,毛福梅從此獨守蔣家。

12年後,1937年,毛福梅才與蔣經國有了團聚機會。

然而好景不長,1939年12月12日,日軍轟炸溪口,毛福梅在豐鎬房後門被炸遇難。

蔣經國從江西晝夜兼程為母奔喪,揮淚手書:以血洗血。

毛福梅,寬宏大量、委屈隱忍的一生,就此走完。

中華大地,抗日戰爭,艱苦卓絕,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歲月變遷,蔣經國與章亞若之子,蔣孝嚴先生從2000年開始,先後七次回溪口,拜謁毛福梅墓,躹躬獻花。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巖頭古村,村中還出過毛邦初、毛瀛初、毛懋卿、毛景彪、毛聖棟、毛思誠等民國將軍,被稱為“民國將軍第一村”,是一座研究民國曆史的“活化石”。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我曾三次去巖頭古村遊賞。

村中的一棵樹,見證了古村近年的變遷。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歷史已被風吹雨打去,巖頭村,舊貌換新顏。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蔣經國外婆家,巖頭風雲,毛福梅遇難,手書:以血洗血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改寫,也不能忘記。

巖頭村交通攻略:

自駕:導航巖頭村即可。

公交:從寧波火車站,乘坐988路公交車,至溪口客運中心,轉乘奉化303,或305、或306,到巖頭村下車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