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悔銘》短短六句話,42個字的曠世奇文,說盡了人生六大悔事

世上沒有後悔藥,很多人感嘆世界上如果有後悔藥那該多好啊!我願意用我一半的家產來換回一次!

北宋有名的宰相寇凖的《六悔銘》,這就是一難得的預防藥。

晚清時期的第一名臣曾國藩,也對這篇文章推崇備至,將它奉為經典,時刻用於反省自己。

這篇文章雖然只有短短六句話、42個字,卻說盡了人生六大悔事。

《六悔銘》

官行私曲,失時悔。

富不儉用,貧時悔。

藝不少學,過時悔。

見事不學,用時悔。

醉發狂言,醒時悔。

安不將息,病時悔。

《六悔銘》短短六句話,42個字的曠世奇文,說盡了人生六大悔事

- 01 -

官行私曲,失時悔

為官徇私舞弊,失足時後悔。做官之人,心要如秤,不能為了誰而任意輕重,不止輕重;心要如水,不能為誰而任意倚側,不止不結。一心為民服務,二不能為了個人利益或者喜怒而肆意袒護,棄至於受賄、包庇、冤獄、關說等法令於不顧,當漏失被糾舉出來時,後悔就晚了。

很久以前,就有“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說法。

曾國藩也說過:“做官的人,上場當念下場時。”身在其位,就要恪盡職守,對上忠誠,對下公允,對身邊人友好。

嚴嵩,是明朝嘉靖皇帝時的內閣首輔。在位期間迫害忠臣,剷除異己;中飽私囊,買官賣官。最終,嚴氏被削官抄家,嚴世蕃被斬首,嚴嵩自己八十多歲死在墳地的茅草屋裡,連副棺木也沒有。

孟子有個學生,叫盆成括,孟子就很瞭解他。盆成括後來在齊國也不知道怎麼的忽然就發跡了,做了大官——上卿。孟子一聽,就說“死矣盆成括。”說這個盆成括你的死期到了。果然,過了不一段時間,這個盆成括就被國君殺了。孟子的那些學生、門人就問了,“夫子何以知其將見殺”呢?孟子說:“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雖然有點小才但他從未聞君子之大道,德不配位,那足以表現他要被殺了!

我們都是普通人,雖不至於都有機會做官,但大家都在生活之中。也都應該行為正派,不為私利,不憑自己的好惡行事。

如此,方能無悔。


- 02 -

富不儉用,貧時悔

凡是裝門面、講排場、驕縱揮霍的人,很快就會匱乏貧困。富時和你一起舟車趁逐的朋友,在你貧窮時,早已不見,誰願代你填補往日浪費的大窟窿呢? “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靠不住。

俗話說:“不知道勤儉節約,只好坐吃山空”,說的就是由貧入富易,由奢入儉難。

現代作家七堇年也說過:“節儉對於生命的意義太重要,不是因為它高尚,而是因為它意味著,快樂可以來自很小的事情。”

過慣了大手大腳的舒服日子,突然日子變得窘迫,回想以前的風光,富時有人敬,貴時有人捧。

不然,悔之晚矣!


- 03 -

藝不少學,過時悔

年少學藝,事半功倍。年少時,如果懶惰荒嬉,坐成痴呆,直到“一個白髮催將去,萬兩黃金買不回”,少年的時光真寶貴,不知努力,等老大時,徒留傷悲,追悔莫及。

正應了老話:“今時不學,後必悔之。”

諺語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少時沒學到能力,當要面對生存時,痛悔當初。

梅蘭芳四歲時,便孤苦伶仃,既無兄弟,又無姐妹。幸好他還有個祖母。她憫其孤苦,躬親撫養。

梅蘭芳七歲時便開始學戲,他最有名的《玉堂春》就是他伯父教的,小小年紀便堅持每天的艱苦基本功訓練,未到十歲就會唱“十六歲開懷是那王”了。

年少學藝,事半功倍。少年時頭腦敏銳,精力旺盛,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可以奠定一生知識和技藝的基礎。

如果年少時懶惰荒嬉,直到“一頭白髮催將去,萬兩黃金買不回”時,多少人想到青年時期荒廢的時光,後悔得老淚縱橫。

不學,痛悔當初。

《六悔銘》短短六句話,42個字的曠世奇文,說盡了人生六大悔事

- 04 -

見事不學,用時悔

經一事,長一智,社會是學到老的終身大學,逢事就留心,隨時便學習,儲蓄實際經驗,使人生更成熟,臨到用時,活手活腳。人只有在拒絕學習的時候,才是真的老朽。臨到用時懂得少的人,難事就多,沒有不後悔的。

經常聽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其實不獨“書”到用時方恨少,處世的智慧,做事的能力,也是同樣。

《論語·公治長》中,孔子問子貢,你和顏回誰更好?

子貢說,“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貢答道,我哪裡敢和顏回比,顏回總能聞一而知十,我不過能聞一知二罷了。

所謂“聞一知十”,便是能從一件事中悟到十件事。人若能“舉一反三”就很難得,何況“舉一反十”。

顏回的這兩大優點,便是生活的最好態度。

見事不學,便是白白錯過學習機會。事到臨頭時,腦中自然空空如也,束手無策,懊惱不已。


- 05 -

醉發狂言,醒時悔

狂飲猛拼,好像豪爽,等到醉時,胡言亂語,吐嘔遍地,無禮冒犯,失態獻醜,醒來就不勝懊悔。要明白中國人的勸酒灌醉,都是把被灌的人當成呆子看待,你又何必自以為海量而 氣雄一時?

經常聽長輩們說要少飲酒,不飲酒,為什麼?

正是因為,酒是個讓人喪失理智的東西。喝醉之後,人對自己的情緒毫無控制能力。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有個文臣,叫吳質。他回京朝拜時,曹丕讓將軍們去他那裡喝酒。

誰知吳質喝多了,竟跟大將軍曹真吵起架來。說曹真“吞而不齧喉,咀汝不齧牙”。

意思大概是,你是個什麼東西,我吳質吞了你都不用張喉嚨,嚼了你都不用動牙齒。

曹真豈是等閒人,是曹操的養子,曹丕的兄弟。

這一“醉發狂言”惹下的禍根,以致吳質死後,被朝廷諡為“醜侯”。

所以,酒小飲酌情,往大了喝可就掌控不了了。說出去的狂話,丟出去的臉皮,酒醒之後,悔之無用。

《六悔銘》短短六句話,42個字的曠世奇文,說盡了人生六大悔事

- 06 -

安不將息,病時悔

人在疾病之中,都有很好的懺悔,只可惜病一好轉,就全忘了。名利的計較,瑣屑的操勞,不加節制,不稍安息,必須等到生病,才開始後悔。如果沒有病時就想想生病之苦,許多塵心焦思,就減去了一大半。健康時不好好休息保養,生病了後悔。

很多時候,為了計較名利而日夜操勞,給自己的身體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健康的隱患就成了必然,然而此時如何悔恨,都是枉然。

人的一生,從無後悔,並不容易。

但若提前知曉哪些“後悔”可以避免,我們就會減少很多後悔帶來的懊惱和悲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