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句話,道出中國人爲人處事的準則

剛柔並濟,進退有道

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象傳:即鹿無虞,以縱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周易·屯卦》

六句話,道出中國人為人處事的準則


追趕野鹿接近山腳無虞人引導,隻身進入山林中。君子如明智,不如放棄。繼續前往,會有遺憾。

《小象傳》說“即鹿無虞”,是因為隨從禽獸。君子之所以必須放棄,前往會有遺憾,是因為會走向絕路。

人生最大的哲學在“存亡”、“進退”、“得失”這六個字中。一個高明的人,在這六個字上做得最適當。整個歷史的演進也是在這六個字之間,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退,如果在這些地方搞不清楚,就太沒有智慧,太不懂人生,也太不懂做事了。

很多人在做事業的時候,總是憑藉一股勁兒橫衝直撞,從來不對自身的實力和眼前的形勢進行分析,結果把所有都賠進去。一個人一旦剛猛有餘而陰柔不足,做起事來就很容易不夠沉穩,事情往往會辦得不好。任何事情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做成,若是我們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而勉強自己去做,終究是辦不好的。

六句話,道出中國人為人處事的準則


生氣不如爭氣

不要抱怨懷才不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孔子說:“不因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憂慮,卻應當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孔子還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在孔子看來,不因為別人不瞭解自己而生氣是君子的修養。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說過:“人們都有的一個通病,就是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們說錯一句話,臉紅了,但三秒鐘以後,臉不紅了,自己馬上在心裡頭找出很多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完全對,再過個把鐘頭,越看自己越對。人就是這樣,所以人總是怪別人不瞭解自己,而對於自己是不是瞭解別人這個問題,就不去考慮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總是抱怨自己懷才不遇,認為這個世界缺少伯樂,自己一身的才華沒有施展的空間,然而他們卻從來都不考慮自己為什麼遇不上伯樂,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瞭解自己、賞識自己。會不會有這種可能呢?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值得別人瞭解和關注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問題就大了。

與人為善,善莫大焉

尊重他人,才能保護自己。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論語·述而》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這裡列舉了他教育學生的四個方面,其中有一項就是“行”,南懷瑾先生對此進行了解讀。他認為文章好,知識淵博,充其量是個文人。學者們要注意,古人早就有“文人多無行”的說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把那股傲氣看做是自己的標籤和象徵,在他們看來,不與俗人交往是他們的與眾不同之處。在這股傲氣的支配下,他們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得罪很多人,結果遭到報復。 自以為是瞧不起他人的人,難免會引來禍患。不管自己有多大的才能都不能輕易折辱他人。

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要相互尊重,“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心理。若是你仗著才華,胡言亂語,傷害了別人的尊嚴,那麼自己失掉的就不只是尊嚴那麼簡單了。

六句話,道出中國人為人處事的準則

包容是一種大境界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論語·子張》

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詢問怎樣結交朋友。子張說:“子夏是怎麼說的?”答道:“子夏說:‘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拒絕他。’”子張說:“我所聽到的和這些不一樣:君子既尊重賢人,又能容納眾人;能夠讚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夠的人。

如果我是十分賢良的人,那我對別人有什麼不能容納的呢?如果我不賢良,那人家就會拒絕我,又怎麼談能拒絕人家呢?” 個人覺得對於不及我們的人,不必討厭他,要同情他,能夠幫助的就儘量幫助,即使不能幫助也要能包容他。

其身正,不令而行

有調查,才有發言權。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泰伯》

孔子說:“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孔子認為這是為政最基本的素養。在他的眼中,人與人是有嚴格的身份差別的,每個人安分守己,社會才能井然有序而不至於陷入混亂。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本來是強調等級差距的,然而拿到現在來說也是很有意義的。

這句話告訴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人曾說過:“文人總喜歡談論戰爭,開口就是應該打。他們可不知道打仗的難處,自己又沒有打過仗,也不知道怎麼打。等於有人在街上看到別人打架,自己在旁邊吆喝著大聲喊打,可是叫他自己來,只要一揚拳頭,他就先跑了。這就是歷代文人的談戰爭。知識分子喜歡談軍事、談政治,大多數絕對外行。現代人也一樣,總是對別人的處境不瞭解,卻喜歡瞎指揮。

六句話,道出中國人為人處事的準則

自立自強是立身之本

有名無須自顯,實力才是根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

老子在這裡論述了一個哲理,即“曲則全”。他抓住了我們老祖宗傳統文化的原則,指出了做人處世與自利、利人之道——“曲則全”。為人處世要講藝術,要講究曲線的美。

很多事情看似很棘手,其實只是因為我們不會轉彎而採取了直來直去的辦法來解決,結果碰了一鼻子灰。“以曲求全”方能圓轉如意。很多時候,面對很多事情,我們刻意為之,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以旁敲側擊的方式來處理,就很容易解決。

人生在世,誰都想擁有美好的名聲,希望自己能夠有所成就。然而,很多人為求名而求名,反而一生也得不到名。人所追求的名是靠實力爭取來的,而不是靠吹噓得來的。每每取得一點點成績便感到驕傲,四處宣揚,接受來自別人的讚賞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求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