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將領(1):馬利諾夫斯基,平靜的颶風

馬利諾夫斯基1898年11月出生於黑海地區的敖德薩。一戰爆發後,年僅15歲的他參軍作戰,並且因為作戰勇敢獲得了聖喬治十字勳章。

二戰將領(1):馬利諾夫斯基,平靜的颶風

馬利諾夫斯基

十月革命爆發後,馬利諾夫斯基,回國參加了紅軍並且很快的得到了晉升。1930年他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擔任騎兵第十師團的參謀長,後升任騎兵第三軍的參謀長。1937年,他被派往西班牙協助政府軍平定弗朗哥叛軍,在這場與法西斯的直接較量中,他獲得了現代化戰爭的作戰經驗。

1941年春天他在鐵木辛哥擔任“蘇聯國防人民代表”期間,觀察到德軍不尋常的大軍壓境部署,他率先向蘇聯政府警告:“德軍有犯俄意圖”,即早偵知德軍將發動全面攻俄的巴巴羅薩作戰,為強化蘇聯紅軍國防抵抗德軍蠢動,他緊急自“伏龍芝軍事學院”選派許多優秀軍官到第一線部隊服役領軍備戰,這時他又被晉升為少將,並賦予統兵權──於家鄉敖德薩防區擔任第48步兵軍軍長,一星期後德軍大舉攻俄,馬利諾夫斯基少將與48軍調派到俄國與羅馬尼亞邊界駐防。

二戰將領(1):馬利諾夫斯基,平靜的颶風

馬利諾夫斯基(左)

德軍入侵初期,許多紅軍軍團被分割包圍,馬利諾夫斯基此時終於被公認是紅軍少數具有指揮大軍團作戰能力的將軍。面對德軍閃電進攻,馬利諾夫斯基一反當時紅軍將領在後方指揮的慣例,他反而會親臨具關鍵性第一線戰場與士兵為伍並且勉勵激勵他們士氣。但是在衛國戰爭初期,紅軍無論還是戰鬥力都遠不如德軍,以至於連連戰敗,此時疑心頗重的斯大林開始怪罪馬利諾夫斯基是不是故意戰敗(斯大林疑懼馬林諾夫斯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法國交往密切)。

鑑於此,馬利諾夫斯基被派往當時血腥戰場斯大林格勒,並且一言一行都受到斯大林格勒共產黨書記赫魯曉夫監視,此時的馬利諾夫斯基展現出其高超的防守藝術,他指揮的部隊抵擋住了德軍的瘋狂進攻,使得斯大林格勒北部防區始終掌握在紅軍手中,斯大林格勒戰後馬利諾夫斯基被晉升為上將。

二戰將領(1):馬利諾夫斯基,平靜的颶風

馬利諾夫斯基紀念郵票

之後馬利諾夫斯基開始隨紅軍進行反攻,到1944年9月2日,馬利諾夫斯基指揮紅軍在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中全殲德軍後,獲得蘇聯元帥軍銜,直到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接著,馬利諾夫斯基被派至至遠東中國東北地區,在那裡他領導外貝加爾方面軍對日軍作戰。1945年8月,他領導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最後一支作戰部隊攻佔中國滿洲,原先由一支60萬強悍大軍關東軍佔領的地方。日本關東軍一向為各方讚揚的高質素精銳部隊,馬利諾夫斯基竟能在10天內擊潰“關東軍”,主要是以坦克加摩托車步兵以閃電戰模式加上古典戰術“兩重包圍”模式交互運用。馬利諾夫斯基也因為此戰榮獲蘇聯至高榮譽——“蘇聯英雄勳章”。

二戰將領(1):馬利諾夫斯基,平靜的颶風

擔任國防部長的馬利諾夫斯基

1953年斯大林死去之後,赫魯曉夫成為蘇聯領導人,他迅速提拔馬利諾夫斯基,讓其成為蘇聯陸軍總司令並取代朱可夫成為蘇聯國防部常務副部長。他也被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正式委員,藉此確認了其在蘇聯權力中樞的地位。1957年10月,對朱可夫的政治野心愈發擔心的赫魯曉夫讓馬利諾夫斯基取代前者擔任國防部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在這個職位上工作到去世,獲得了很高的聲譽,被譽為最傑出的國防部長。

二戰將領(1):馬利諾夫斯基,平靜的颶風

馬利諾夫斯基會見彭德懷元帥(1958年)

1967年馬利諾夫斯逝世,被葬於克里姆林宮紅場墓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